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心理咨詢在多大程度上有流派之分?

2016-12-26心靈

心理治療的流派還是很多的,包含但不限於 心理動力學(精神分析)、人本主義、行為主義、構造主義、完形心理學、認知行為等等

另一種分類是 個人一對一治療和團體心理治療 ,包括夫妻治療和家庭治療。

一、精神分析流派

這些心理流派鼓勵將患者的所有想法用語言表達出來,透過 自由聯想、夢的解析、生活史法以及催眠 等方式,分析師從中制定出過去和現在導致患者癥狀和性格問題的 無意識沖突

代表有:

  • 佛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 ,這個流派現在還在做的比較少了,不過畢竟是精神分析的祖師爺,很多理念還是經久不衰,重視性沖動、夢的解釋;
  •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 ,這一流派不溫不火,不過在兒童教育方面確實有了不錯的發展,比如著名的兒童教育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以及「 正面管教 」的創始人簡·尼爾森等。重視 早期經驗以及家庭順序 等的影響。
  • 卡爾·榮格的分析心理學 主要有三種治療方法: 積極想象、箱庭療法、藝術治療
  • A.佛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學 重視對自我的研究,強調防禦機制,與自我心理學最常相關的臨床技術是 防禦分析
  • 克雷因等人的客體關系學派 強調 早期母嬰關系 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客體關系治療師認為來訪者和治療師之間的所有互動都發生在來訪者的內在客體關系世界中。
  • 沙利文等人的人際心理分析 ,強調分析師可以透過檢查他/她的 反移情 來有效地辨識患者使用的不同防禦方式。
  • 拉康的精神分析 提出了「可變動時長會談」機制,說是佛洛伊德的繼承者,也是近些年比較火的一個精神分析流派了。
  • 除這些外其實還有 科胡特的自體心理學 (研究自體,認為自體是心理世界的核心)、 索姆斯等人的神經精神分析、存在分析 等。

    雖然較曾經有所衰落,但還是主要的心理流派之一,但其所需治療時間較長。

    二、認知行為療法(CBT)

    認知行為療法是一種心理社會幹預,旨在減輕各種心理健康狀況的癥狀,主要是抑郁癥和焦慮癥。

    中間的三角形代表了 CBT 的信條,即所有人類的核心信念都可以概括為三類:自我、他人、未來。

    CBT是「以問題為核心的」和「以行動開始的」,意味著它用來解決和特定精神紊亂相關的特定問題,治療師的角色是幫助客戶發現和練習有效的機制來達到確定的目標並且降低紊亂的癥狀。

    主要由 艾伯特·艾利斯( Albert Ellis) 與阿倫·貝克 (Aaron T. Beck ) 將此方法普及。受到艾伯特·伊利斯的啟發,雅連·貝克在1960年代發展出認知治療。

    由艾利斯建立的 理性情緒行為療法 REBT ),以前稱為 理性療法 理性情緒療法 ,其目的是解決情緒和行為問題和障礙,並幫助人們更快樂、更快樂地生活。更充實的生活。

    讓來訪者透過獲得關於自己、他人和世界的更理性和自我建構的認識,使得他們更有可能以有益於生活和適應的方式行事和表達情感。

    認知行為療法也成為了心理咨詢一塊非常重要的一個流派。

    其實還有一個比較流行的治療方式即 人際關系心理治療( IPT ) ,它是一種簡短的、以依戀為中心的心理治療,其核心是解決人際關系問題和癥狀恢復。

    這是一種經驗支持的治療 (EST),遵循高度結構化和限時的方法,預計在 12-16 周內完成。

    三、人本主義

    人本主義心理咨詢師主要關註人類的發展和個人的需求, 強調主觀意義 ,拒絕決定論,關註積極的成長而不是病態。

    他們認為治療師工作不是改變來訪者而是提供一種氛圍 使得來訪者能夠自己幫助自己 。那麽需要做出三種努力:

    1. 治療師與來訪者建立恰當的關系;
    2. 治療師的無條件積極關註;
    3. 治療師透過一種反思過程(比如復述來訪者的陳述)幫助來訪者更好了解自己。

    四、家庭治療

    家庭治療代表心理學家有 卡爾·惠特克以及奧古斯都·納皮爾 等人。他們認為,家庭是一個整體,其中存在一個強大而又穩固的 家庭體系 ,所以解決一個人的心理問題需要改變這樣一個家庭體系。

    他們重視家庭體系中的各種現象,比如:

  • 三角關系: 父母在感情上相互疏離,在極端的孤獨下,會連累孩子也過度介入他們的挫敗情緒當中;
  • 責備怪罪 :家庭最痛苦的掙紮就在於它迫切尋求某位成員作為可以怪罪的物件。
  • 所以他們指出家庭治療必須從兩方面入手: 一個是個人內在、一個是人際關系 。成功的治療是每個家人都應能在自己的「危機」時刻,得到治療師的註意力。

    家庭治療師又分很多流派:

    1. 內森·阿克曼的心理分析導向,同時他也是家庭治療的創始人,主張幫助家庭深入洞察他們存在的問題,特別是了解由過去經驗所造成的扭曲以及其「殘余」部份;
    2. 維吉尼亞·薩提亞、唐·傑克森等人的溝通學派,強調家庭成員間目前的互動(尤其是溝通的形式),提出「家族體內穩定」、「家庭規則」、「雙重束縛」、「溝通形態」等理論;
    3. 薩爾瓦多·米紐慶的結構治療法,認為工作的重心應該在於改變家庭刻板的人際關系「習慣」;
    4. 佩姬·派普的「家庭雕塑」理論,要求每個家庭成員透過姿勢(即非語言形式)呈現他們對家庭的體驗,為家庭定位;
    5. 卡爾·惠特克的「經驗性」治療,強調個別會心接觸、允許家庭在治療中回歸到過去的經驗中、治療師自覺地親身投入「父母撫慰」的歷程,並且在治療結束時,締造家庭各級系統間相互關愛及個體對個體的關系。

    五、其他流派

    我們再簡單介紹下其他一些流派:

    1.正念療法

    埃倫·蘭格以其對正念和無意識行為研究的貢獻而聞名,這些研究側重於人類無意識行為和決策過程的個體差異。蘭格將正念定義為「註意新事物的簡單行為」。

    除此之外,喬恩·卡巴金,他以正念的東方思想為基礎,與西方科學相結合發展出了 MBSR,也叫做 正念減壓療法

    MBSR是一項透過有針對性地引導註意力和發展、練習和穩定擴充套件正念來管理壓力的計劃。該計劃的部份內容將包括用於各種行為和心理動力學心理治療方法。

    2.行為矯正

    行為治療的套用是十分廣泛,除了可以糾正一些不正常的行為或個人問題如恐怖癥、強迫癥、抑郁癥、成癮行為、攻擊性行為以及違紀行為等,也可增加目標的一些好的行為。

    行為治療認為,人的中心任務是要學習如何適應當前社會的和物理的生活環境。而當人無法學習如何有效的應付環境時,他們可以透過以重新學習為基礎的治療,去克服那些非適應行為。

    比如 系統減敏法、暴露療法、厭惡療法 等等,也是被經常使用的一些方法。

    總而言之,各種流派都有其代表的一些治療方法,而治療師應該積極主動去學習各種流派,對癥下藥才是最好的,一條路走到死總是不好的。

    這裏是熱愛分享知識的小稀 @翼犀稀 ,感謝你的關註與點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