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砥礪登攀 奔湧潮頭——上海市‘好記者講好故事’宣講活動」第四場區融媒專場在普陀區舉行。上海市記協副主席、區融工作委員會主任、解放日報社黨委副書記、總編輯丁波,普陀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東昌出席並致辭。
丁波表示,當前,新聞媒體正在開啟系統性變革,在導向要求、技術變革、社媒發展、輿情治理等多重趨勢之下,新聞工作者必須更快地學習、更多地交流,才能跟上時代的浪潮,發出自己強有力的聲音。近年來,區級融媒體中心快速發展,努力建成主流輿論陣地、綜合服務平台和社群資訊樞紐的目標,打通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深融互動,工作觸角不斷向街鎮、社群延伸,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媒體融合發展之路。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好記者講好故事」宣講活動,以激勵全市廣大新聞工作者強化政治擔當,堅持守正創新,切實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為打造文化自信自強的「上海樣本」積極貢獻力量。
宣講會上,來自新民晚報、澎湃新聞、上海人民廣播電台、上海廣播電視台融媒體中心,及普陀、寶山、松江、閔行等區融媒體中心的8位元宣講團成員,逐一上台講述親身經歷與難忘故事,分享他們對新聞工作的思考和理解,展現新時代新聞工作者的責任和擔當。他們也用自己勇於前行、踔厲奮發的新聞實踐探索,回答了如何做一名新時代的好記者,去用心、用情講好中國故事。
行動網際網路時代,怎麽樣才能繼續天天接待老百姓?新民晚報高級記者、晏秋秋工作室負責人晏秋秋堅持用老百姓的話,說老百姓的事,從今年大年初一開始,他每晚進行100分鐘公益直播,迄今已直播超過300天。「因為是接待,因為是陪伴,所以不能缺席。」他一邊用通俗表達解讀民生政策,一邊線上解答民生疑惑,當好政府和老百姓之間溝通的橋梁。
「作為一名中國記者,有責任和義務讓更多的中國貢獻被世界看見。」澎湃新聞調查新聞部首席記者王選輝講述了去年4月,他與兩名同事跟隨中科院科考隊,登上海拔6500公尺的珠峰絨布冰川,持續26天以第一視角實地記錄中國科學家開展的冰川科考工作的故事。面對低溫、大風、高原反應、發燒和長時間徒步等一系列的考驗,他們始終沒有掉隊,順利完成報道任務。
5081公裏,是上海到新疆喀什的距離;4363.5公裏,是上海到西藏日喀則的距離;2749公裏,是上海到青海果洛的距離;2316公裏,是上海到雲南昆明的距離……「這些見高見遠的地方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上海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地區。」現場,上海人民廣播電台記者王瓊動情分享,三年間她作為記錄者,見證了上海對口幫扶為偏遠地區帶來的改變。這些經歷不僅治愈了她,更激勵她不斷前行。
2021年,從傳統媒體轉型新媒體,打造了個人的國際時評IP【環球葉問】;2024年,粉絲一百多萬,總點選量2億左右,單篇點選最高約1000萬……上海廣播電視台融媒體中心國際新聞部主編章一葉,與大家分享了媒體轉型的苦與甜。「我覺得先做起來,再摸索和改進,一定會有機會。」章一葉直言,在媒體轉型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挑戰和困難,也有很多做得不完美的地方,需要做的同時去克服、去完善。
紮根新聞一線17年的普陀區融媒體中心記者吳鍇,在現場分享了外賣小哥王福召選房背後的溫暖故事,展現了區融媒體中心踐行「新聞+服務」理念,展現城市溫度的同時,也透過深度報道引發社會關註,助力更多新就業群體找到歸宿。
寶山區融媒體中心的記者馬斯曼,是一名工作5年的融媒新兵。現場,她講述了自己深入寶山各處去遇見城市轉型發展的驚喜,在感受城市變遷中,她用鏡頭記錄「煥新」與「傳承」相容,轉型升級帶來新變化、新驚喜。
松江區融媒體中心視覺創作部主任、主任編輯母萌現場講述了微視訊【古今交織,續寫「衣被天下」傳奇】制作的心路歷程,用文字和鏡頭詮釋中華文化以天下為己任的情懷和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鮮活真實的采訪經歷和經驗也激發了台下新聞同行的共鳴和討論。普陀區融媒體記者蔡劍飛表示:「我也是一名正在轉型中的媒體人,聽到他們的分享,倍感振奮,也充滿信心。」
2019年,在市委宣傳部的指導下,各區根據建設要求,將原有的報、台、網等新聞機構進行整合重構,升級打造區級融媒體中心。圍繞努力把區級融媒體中心建成主流輿論陣地、綜合服務平台和社群資訊樞紐的目標,五年來,各區融媒體中心不斷探索實踐,推動融媒體中心建設從「相加」邁向「相融」,記者隊伍從單打獨鬥的傳統媒體人轉型為全媒體人才,平台建設打通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深融互動,工作觸角不斷向街鎮、社群延伸,實作了從零基礎到強基礎,從整合平台到建設平台,從單一功能到多元功能全面發展的精彩跨越。除了做好新聞宣傳報道外,各區不斷深入探索「新聞+政務服務商務」的營運模式,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媒體融合發展之路。
未來,上海各區級融媒體中心將更好發揮「引導群眾,服務群眾」作用,持續提升內容生產力、文化創新力、品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