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我在新疆治癌痛(大健康觀察·醫之大者)

2024-11-13心靈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圖為柳江。受訪者供圖
圖為柳江(右二)在評審「癌痛規範化治療病房」。受訪者供圖
柳江跟腫瘤杠了20多年了。
作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腫瘤科主任,柳江的診治領域很「寬廣」:「我們是綜合性醫院腫瘤科,從頭到腳所有的腫瘤,包括一些罕見腫瘤,比如黑色素瘤、皮膚腫瘤、四肢的肉瘤,都要面對。」
在這樣一個「腫瘤全科」工作多年,柳江越來越看到了醫學的能力邊界,越來越明確了診療的目的,越來越堅定了「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很多情況下,患者的癥狀管理,尤其是癌痛的應對,我覺得重中之重,可能比疾病本身的進展還重要。」他說。
基於這種認識,借著2013年新疆成立癌痛規範化診療專家委員會的東風,擔任了主任委員的柳江開始跑了起來——致力於在全疆推廣「癌痛規範化治療病房」的建立工作。
這一跑,就是十來年。這一跑,大大改善了新疆的癌痛治療面貌。
疼痛是癌癥患者最常見的癥狀
治療癌癥時,人們往往忽視對疼痛的應對。對此,柳江很清楚。
「初診癌癥患者的疼痛發生率約為25%,而晚期癌癥患者的疼痛發生率可達到60%—80%,其中1/3的患者表現為重度疼痛,難以忍受。甚至有些腫瘤患者治愈以後,還會有疼痛的感覺。」柳江說。
在行醫過程中,「忽視癌痛」的場景給柳江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查房時,我們經常遇到這種情況,一邊是大夫滔滔不絕地給患者分析病情,講解治療方案,另一邊呢,患者已經疼得不行了,面部表情非常痛苦。」他說,「這個時候醫生還需要講解嗎?還需要介紹其他治療方案嗎?對患者來說根本沒有任何意義,這時候就應該立即進行止疼治療。」
效果是立竿見影的。「一支嗎啡下去,患者立即喜笑顏開。那種感激之情,那種信任的眼神,令我過目不忘。」柳江說,「所以,我覺得在治療癌癥患者過程中,要看他當前最大的需求是什麽,要看他目前最大的癥狀是什麽,痛苦是什麽。如果疼痛都沒有解決,還大講別的治療方法,患者是沒法接受的,意義也不大。」
同時,研究顯示,相較於癌痛未得到積極治療的患者,癌痛得到積極治療的患者生存期更長。
基於此,在柳江心目中,疼痛治療和腫瘤治療同等重要,有時候前者的被需要程度遠超後者,尤其是當癌癥進入晚期的時候。「各種治療已經失效的情況下,患者最大的需求往往是無痛——無痛生活、無痛睡眠等。」他說,「雖然醫學界對腫瘤的治療有了極大進步,如今已經進入了靶向治療時代、免疫治療時代,但並不是總奏效的,復發機率很高。這個過程中,患者的身心經受著疼痛。我們把癌痛控制好了,無論對於醫學還是對於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都特別巨大。」
在【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提到,疼痛是癌癥患者最常見、最主要的癥狀,可以在醫生幫助下透過科學的止痛方法積極處理疼痛。這說明在政府層面已經意識到,癌痛對於患者生活品質的影響是巨大的,不可等閑視之。
把規範化治療送到家門口
2001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創辦腫瘤科。時年35歲的柳江擔任科主任。
「從創科開始,我們一直致力於腫瘤尤其是癌痛的規範化診治。」柳江回憶,10年後,2011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獲得國家頒發的「癌痛規範化治療病房」稱號。當時全國僅有68家醫院獲得該資質。「這以後,對於腫瘤患者的治療,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我們就有了規範化的標準、可執行的體系以及理論基礎,更好地指導了臨床,為癌癥患者提供了更加科學有效的、貼合他們需求的治療方案。」他說。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從2013年起在全疆推廣普及「癌痛規範化治療病房」建立活動。同年,新疆成立癌痛規範化診療專家委員會。作為主任委員,柳江的視野擴充套件到了全疆。
推廣工作遇到的第一個困難就是——新疆太大了。「之前,很多地市州醫院沒有治療癌痛的藥物。許多患者就為了拿幾塊錢的藥,需要長途跋涉,比如喀什的患者,要奔波將近2000公裏到烏魯木齊,拿了藥再回去。」柳江說,「這就給患者帶來沈重的經濟負擔和高昂的時間成本。對此,我們希望讓新疆的腫瘤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癌痛規範化治療服務,這是我們的最高理想。」
幅員遼闊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各地區醫療發展不平衡。「很多基層腫瘤醫生對癌痛持有錯誤的理念,對阿片類藥物的認識存在誤區,認為只有疼痛劇烈時才需使用、長期使用會成癮等。」柳江說,「甚至有時會用錯誤的藥物、錯誤的方法對患者進行癌痛治療,比如使用杜冷丁。杜冷丁在癌痛規範化治療中是禁止使用的,它容易成癮,還有很大的不良反應。」
為盡快改變這一現狀,柳江帶領團隊常年奔波在新疆各地,推動建立「癌痛規範化治療病房」。僅2015年一年,評審第一批病房的時候,他們足足跑了1.7萬多公裏。帶著責任和使命,柳江和團隊透過培訓、交流、查房、會診等多種形式,推廣介紹國家衛生管理部門制定的癌痛規範化診療指南,提升各地對癌痛診治重視程度和應對水平。「全疆的腫瘤科醫生護士對活動給予了積極的響應和巨大的支持,踴躍投入到建立活動中來。」他說,「這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截至目前,新疆天山南北,包括一些縣級醫院,已經有了將近40家醫院的病房獲得了自治區級的「癌痛規範化治療病房」的稱號,極大提升了癌痛規範化治療水平以及毒麻藥品的管理水平,推動了醫務人員腫瘤診療理念的轉變,提醒他們更加註重人文關懷,更多地關註患者生活品質。
鼓勵患者說出疼痛
向癌痛說不,為患者解除痛苦。這是柳江大力推動「癌痛規範化治療病房」建立活動的初衷和動力。
「透過建立活動,向社會普及癌痛的基本知識,向大眾說明這是可以治療的,是可以緩解的。患者不應該也不必要帶著痛去生活。我們要讓腫瘤患者無痛生活,無痛睡眠,無痛休息,像正常人一樣工作、生活、學習。」柳江說。
這背後是推廣工作遇到的第二個困難——患者的忍痛傾向。「民眾普遍對疼痛疾病認知不足。很多患者病恥感強烈,覺得講出疼痛來顯得嬌氣,會被瞧不起。」柳江說,「腫瘤患者一定不要忍痛。我們應該鼓勵患者說出他們的疼痛,要讓他們相信醫護人員對於癌痛的控制是有非常好的手段的,癌痛治療是科學有效的,不良反應是非常輕的,成癮性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從這個角度來看,建立「癌痛規範化治療病房」的活動,其實也是推廣普及醫學人文關懷的過程。「人文關懷不是一句空話,不能光說一說而沒有具體行動。」柳江說,「在工作過程中,能夠設身處地從患者角度出發,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能夠給患者貼心的、符合實際的治療,這才是真正的人文關懷。」
對於癌痛患者的人文關懷,那就是具體的治療了。「我們運用多學科綜合治療手段,藥物是最簡單的,也是最有效的。此外還有微創、放射治療、神經毀損、心理治療等多種方法可以止痛。」柳江介紹道,1986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癌痛「三階梯療法」,2018年對此做了調整,增加了一個階梯,並弱化了第一階梯的治療,目的是快速滿足患者鎮痛的需求。
「我們國內有國家衛健委的癌痛診療指南,理念與國際上是一樣的。而在用藥上,中國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柳江說,「一方面,我們有新的藥物、新的治療方法,另一方面,我們有中醫藥,效果非常好,這是其他國家沒有的。」
為了防止「癌痛規範化治療病房」的建設品質滑坡,柳江不辭辛苦地帶著團隊抓復審。既要評審新的,又要復審舊的。就這樣,柳江每年幾乎都在路上奔波。讓他欣慰的事,「癌痛規範化治療病房」已經覆蓋全疆了。「南疆最遠的喀什和田都有,北疆的伊犁就不用說了,所以說是全覆蓋。」柳江說。
在新疆,在中國,「癌痛規範化治療」的步伐走得越發有力,「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越發深入人心。「為更多癌痛患者消除疼痛是我們的責任。」柳江說,希望越來越多的醫務工作者加入到這項工作中,幫助癌痛群體緩解疼痛,享受有品質的人生。
連結
鼓勵開設疼痛門診
為進一步提高中國癌痛治療規範化水平,提高腫瘤患者診療效果和生存品質,國家衛健委於2018年修訂【癌癥疼痛診療規範(2018年版)】,明確癌痛的治療原則及治療方法,規範癌痛藥物選擇與使用。2023年,國家衛健委部署開展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主題活動,明確提出鼓勵醫療機構開設麻醉、疼痛等新型門診;鼓勵三級醫院積極探索建立覆蓋門急診和住院全流程服務的疼痛管理新模式。
規範使用鎮痛藥品
國家衛健委高度重視醫療機構麻精藥品使用管理,在定期釋出的惡性腫瘤等疾病診療規範中,指導圍術期、癌痛管理中麻精藥品的合理使用,充分發揮鎮痛鎮靜等作用,最大程度地減少麻精藥品的依賴性、成癮性。2023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將臨床常用的麻精藥品如芬太尼、嗎啡、羥考酮已納入醫保支付範圍。同時,透過醫保準入談判將富馬酸奧賽利定註射液等降價納入醫保,有效減輕了患者負擔。
推動開展疼痛科普
2022年,國家衛健委印發【疼痛綜合管理試點工作方案】,推動加強醫院疼痛管理,規範醫院疼痛綜合管理流程,要求相關醫院開展疼痛相關知識的健康宣教,對患者及家屬開展疼痛自我評價知識科普,提高患者及家屬對疼痛的正確認識,提升社會對疼痛相關知識的認知度。同時,國家衛健委組織制作安寧療護教學片、安寧療護宣傳片和「生命教育」主題科普視訊,積極推動安寧療護的知識教育和社會宣傳。(本報記者 熊建)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4年11月12日 第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