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腳、註意膝蓋、核心收緊……」
走進安徽師範大學體育學院體操館
曾獲得2008年北京奧運會女子體操團體冠軍
和2012年倫敦奧運會平衡木冠軍的鄧琳琳
正在指導學生做動作
↑9月3日,在安徽師範大學體操館,鄧琳琳(右)在指導學生。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在奧運賽場上
鄧琳琳以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卓越的表現
贏得了榮譽與掌聲
當退休走下運動場
她踏上了另一條充滿挑戰的道路
——成為大學教師
2013年正式退休後
鄧琳琳坦言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迷茫
「頂級運動員轉型非常難的一點在於
經歷過頂峰
首先要面對的是內心的反差
心理上要調適」
沒想明白該做什麽的時候
她選擇去學習
先是到北京大學讀本科
之後又繼續攻讀北京體育大學的研究生
並被公派留學
畢業後鄧琳琳決定回到家鄉
最終選擇成為一名高校教師
↑9月3日,在安徽師範大學體操館,鄧琳琳(右)指導學生。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2023年2月
鄧琳琳作為高層次人才被引進
入職安徽師範大學
目前工作主要是
帶運動訓練專業的體操專項學生
和體育教育專業的專業課
「我的導師是鄧琳琳老師
大家都很羨慕我」
2005年出生的殷浩然
是該校運動訓練專業的學生
作為體操專項學生
他提起自己的「冠軍老師」
顯得十分驕傲
「之前擔心奧運冠軍會非常嚴厲
但相處起來發現鄧老師很溫柔
像姐姐一樣
還教我怎麽思考未來的發展」
↑9月3日,在安徽師範大學體操館,鄧琳琳(左)指導殷浩然。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以前也曾帶過小隊員訓練的鄧琳琳
覺得「教師」這個身份
有著很大的不同
也意味著多了一份責任
「不僅是要教學生知識
更多的是要育人
正確地去引導他們」
她希望透過自己的力量
去幫助學生充實大學生活
為未來打好基礎
「不和別人比幸運
只和自己比堅持」
這是鄧琳琳鼓勵學生時說的話
看到越來越多的優秀運動員、教練員
進入高校任教
鄧琳琳覺得這是一個好的現象
「優秀運動員進入高校
能給學生帶來的不僅是自己的個人技巧
更多的是去給大學生傳遞一種精神品質
讓他們學到堅持和拼搏
不斷超越自我
尋找到自己成長的內驅動力」
↑9月3日,在安徽師範大學運動館,鄧琳琳(中)與學校健美操隊的成員合影。新華社記者 杜宇 攝優秀運動員進入高校
轉型為教師已非個例
在東京奧運會上重新整理男子百米亞洲紀錄的蘇炳添
是暨南大學體育學院的教授
網友戲稱他為
「跑得最快的大學教授」
↑2021年8月1日,中國選手蘇炳添出戰東京奧運會田徑男子100公尺決賽。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桌球奧運冠軍丁寧
入職了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
她在微博裏寫道
「從運動員到老師
不管是打球還是教學
我都一直保持著沖勁兒
努力向前!」
↑丁寧微博截圖隨著體教融合的深入發展
運動員轉型成為教師的政策保障
也在不斷完善
2023年
國家體育總局、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
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
四部門聯合出台了
【關於在學校設定教練員崗位的實施意見】
為運動員進入校園擔任教練
從事體育教育工作提供了切實的政策保障
「這些優秀運動員
可以將他們的實踐經驗轉化到教學中
把他們的意誌品質傳遞給更多青少年
促進全民健身
助力體育強國建設」
安徽師範大學體育學院
黨委書記黃德春說
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也意識到
體育對於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意義
組織各種活動邀請優秀運動員
以不同形式進入校園
給青少年以激勵
↑2023年4月12日,奧運冠軍鐘天使在華東師範大學進行主題宣講。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我們期待
未來可以看到
更多的優秀運動員、教練員
走進校園、走近青少年
記者:周暢
部份素材來源於網路
編輯:吳俊寬、王沁鷗、牛夢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