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封建時代嫡庶分明,就連權勢滔天的袁世凱都無法逾越封建規矩。
因袁世凱的母親是妾室,她死後就不得葬入祖墳。
當時,袁世凱手握重兵,但他的二哥執拗地認為不能破壞禮法,並聯合族人極力阻攔。
無奈之下,內心憤恨的袁世凱也只好在別處安葬母親。
但同時代的譚延闿,卻偏偏做到了,雖然母親是偏房,但在母親去世後,他卻極力為母親爭取了從正門出殯的權利。
譚延闿究竟是什麽人呢?他的一生又有哪些傳奇故事呢?
01
譚延闿,1880年生於湖南茶陵。
奇人的誕生,都有與眾不同之處。譚延闿出生時便頗為奇異。
他的父親兩廣總督譚鐘麟,在睡夢中見晚清大臣何文安前來拜訪,夢醒時便聽見仆人報信說:「恭喜老爺,李夫人生了,是個少爺」。
譚鐘麟大喜,心中暗想:「這個兒子將來必成大器」。
春去秋來,年歲漸長的譚延闿果然與其他兄弟不同。
他自幼聰穎好學,五歲便入私塾讀書,父親要求他三天寫一篇文章,五天作一首詩。
譚延闿每次都認真完成,不僅如此,下學後他還自己加練書法。
十一歲時,他的文章就得到了帝師翁同龢的青睞,極力誇贊,還稱他為「巫師」。
1904年,幸運的譚延闿趕上了清末科舉試的末班車,居然還考出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即會元。
一時之間,譚延闿的名字傳遍整個湖南。
要知道在清代二百余年的歷史裏,湖南從未出過一位會元。
在全省人民的期待中,塔克辛心滿滿的參加了殿試。
原以為,即便不是狀元,也可能是探花。
畢竟,那時的譚延闿才24歲,可謂青年才俊。
然而,結果卻令人大失所望,竟然只位列二等第三十五名。
打探之下,才得知,譚延闿原有狀元之才,本該實至名歸。
但是,當慈禧太後得知他是湖南人,又姓譚,因此想到戊戌變法時的譚嗣同,憤恨之下便把譚延闿踢出一甲之列。
就這樣,他錯失狀元之位。
不過,他並沒有如眾人想象中一般,頹廢自棄。
反而,在政壇混的風生水起,人送外號「混世魔王」。
02
盡管因為慈禧太後,他才遺失了光宗耀祖的狀元之位,但在慈禧晚年主持新政改革時,譚延闿依舊積極呼應。
此時,他處事隱忍和圓滑的一面已有所展現。
然而,所謂改革不過是掛羊頭賣狗肉罷了,註定會失敗。
1911年,武昌起義後,應各方勢力的擁促,他任湖南軍政府參議院議長。
同年十月底,立憲派殺害正副都督焦達峰、陳作新後,他被咨議局推舉為湖南省都督。
此後,他審時度勢,抓住機會三次出任湖南督軍,成為民國時期一位有影響的人物。
袁世凱稱帝時,譚延闿積極響應孫中山號召,參與了護國運動。
然而,民國政壇派系鬥爭激烈。
譚延闿雖然三次擔任湖南督軍,但每次時間都不長,再加上他堅持「不建言、不負責、不得罪人」三不原則,所以也沒有做出太多顯著貢獻。
1920年底,一再小心的他還是被政敵驅逐,最終離開湖南前往上海。
盡管在政治上遭遇挫折,但譚延闿對孫中山的支持卻從未動搖。
1922年陳炯明叛變時,譚延闿為了支持孫中山,不惜變賣家產,東拼西湊了5萬,他分文不留,全部捐給孫中山作軍餉。
正所謂,報之以木桃,投之以瓊瑤。
孫中山也很信任譚延闿,就連黃埔軍校的建立,一開始也是重托給譚延闿,甚至還有意讓他做黃埔軍校的校長,但是他辭讓了,並舉薦了蔣介石。
不僅如此,譚延闿後來還當了一把助攻,撮合了蔣介石和宋美齡。
所以,後人戲言如果不是譚延闿,或許就不會有後來的蔣介石。
有人愛江山更愛美人,也有人不愛江山亦不愛美人,其實他曾親自拒絕和宋美玲成為眷侶。
03
1918年,譚延闿喪妻,孫中山既看中他的才華,又相信他的為人,於是便將宋美齡介紹給他。
此時22歲的宋美齡,青春貌美,不少男士追求她。
郎才女貌,本該是一則佳話,知情人士本來都等著吃喜糖呢?
誰知,卻傳來譚延闿認宋母當幹娘的訊息。
眾人恍然大悟,原來他是用認親的方式,委婉拒娶宋美齡。
譚延闿之所以拒娶,一方面是因為他和妻子方榕卿少年夫妻,感情深厚,另一方面是受母親李夫人的影響。
小時候,譚延闿多次看到母親因為父親的冷落,默默垂淚。那時,他就想,為什麽男人不能只愛一個人呢?
後來,他果真信守承諾,一生一世一雙人。妻子死後,不僅沒有續娶,還年年給妻子寫悼亡詩。
作為丈夫,他堪稱癡情典範;
作為兒子,他簡直是「民國第一大孝子」。
譚延闿的母親是小妾,地位極其低下。
甚至連同老爺、夫人一同吃飯的資格,也是因為譚延闿考中會元後,母憑子貴才被允許。
要知道,以前每次吃飯,她只能站在桌旁幫家人添飯夾菜。
這極大刺激了譚延闿的自尊心,所以他對傳統禮教非常反感。
1916年,譚延闿母親去世。按照封建習俗,小妾死了是不能從族祠大門出殯的。但譚延闿堅持讓母親的棺材從大門出去。
全族人都力勸他不要壞了規矩,從側門擡出即可。
譚延闿一氣之下,不惜大鬧祠堂。他爬在棺材蓋板上,一邊大喊:「今日譚延闿已死,擡我出殯」,一邊命人擡著棺木往外走。
族人見狀,誰也不敢出聲阻攔。畢竟,人們忌諱說「死」字,也少有人能如此豁得出去。
最終,族老們拗不過,只好同意。就這樣,譚延闿順利把母親的靈柩從族祠大門擡出。
要知道,當初同樣的事情,袁世凱都沒能為母親做到如此地步。
譚延闿,不愧是公認的「民國第一完人」。
晚年,他不再插手政治,而是醉心於美食,創立組庵湘菜,苦心鉆研書法,有「近代顏書大家」之稱。
譚延闿在政治上雖然沒有做出太多於國於民有利的功績,但從個人角度來說,他的人生無疑是成功的。
而他對母親的孝以及對妻子的忠誠,更是為後人所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