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如果你遇上更好看、優秀、價值匹配的人,會離開現任嗎,為什麽?

2018-06-30心靈

在一些描述出軌的文藝作品裏,出軌是有合理性主要來源於婚姻本身的不合理。比如安娜卡列尼娜一開始就沒嫁對丈夫,導致她的悲劇。但在當時來說,她也沒得選,現在是男女平等的時代,就不會存在那種被迫嫁給不合適的人的這種本身不合理的婚姻。實際上,很多人自詡為人,但行為更接近自私自利自大的動物,那麽他們的婚姻就只是負責解決發情期問題,而不是追求理想的愛情。嚴格定義的理想的愛情是很難達到的,這首先對人的要求就非常高,你要會愛自己,並且愛別人,兩件事都做得很好的人,很少,哪怕經歷再多都看不到成長,終究還是那只自私自利自大的動物,這些人是不存在價值匹配的伴侶的。

現代社會並不會出現強迫性婚姻,那麽出軌的合理性就會減弱。而出軌最大的合理性,則是人的不穩定性。比如最初夫妻關系還很好,結果一方慢慢變化,到最後夫妻關系已經完全冷淡了下來,走到了破滅的邊緣,結果雙方都先後在家庭之外遇到更合適的人,然後和平分手。這種型別的出軌很多導演拍過,大家也看得津津有味,不覺得有什麽不適,有些事情就是果斷比拖拖拉拉好,自己處理好自己的事,也是給後代做個好榜樣。

當然,如果題目假設的是,先遇到一個情投意合的戀人,再遇到一個更合適的人,於是不假思索果斷拋棄現任。這沒問題,但是不符合人類的情感思維慣性。比如你去酒吧搭訕一個女孩子,肯定不是直接扒光人家衣服幹,而是先聊幾句天,彼此熟悉熟悉,然後博取她的好感,經過一輪漫長的攻略戰才把她拿下。曾經有個天才就指出「人類做這些事太假正經了,應該直接表明來意,別浪費時間」,結果他挨了很多個巴掌。大家明明都是畜生,為什麽要拿那麽多道貌岸然的東西包裝自己呢?想清楚這個問題,大概也能很好解答題主的疑問了。遇到更好的,果斷換人才是更合理的選擇,但我們卻不能這樣做,必須要整各種道貌岸然的理由來給出軌提供充足的合理性,這樣才能讓聽這個故事的人更容易接受。比如我假設一個故事:

民國時代,兩個年輕人相戀,結果婚後出現變動,男的越來越暴躁,開始家暴妻子,並且把妻子囚禁在家中,限制人身自由。這時一個幫工在修窗戶的時候偶爾聽到女人的哭泣聲,於是好心地安慰屋子裏的人,時間長了,兩人互生好感,然後幫工終於鼓起勇氣砸爛牢窗營救女人,並與之私奔。

這個故事,只要把女人的經歷塑造得足夠慘,壞丈夫足夠地壞,幫工足夠地善良,沒人會不祝福這對新人。很多大文豪寫的出軌小說情節內容遠沒有我上面描述的那段離譜,僅僅是展現出一絲人性的光輝、萌芽,就足以撼動讀者們的心,去共情出軌的女主角。所以,題主的疑問不是一個是或否的問題,而是你怎樣把自己出軌的理由合理化、高尚化,要麽你是寫小作文的高手,能把自己寫得很慘,不出軌就生不如死,讓絕大部份讀者都能共情你的。要麽你就是真的很慘,愛上一個錯的人,面對一個對的人的時候就算面對千夫所指也不願再壓抑自己。關鍵看你怎樣去寫這個故事。

更好看、優秀、價值匹配的人,和原本好看、優秀、價值比較匹配的人相比,前者是從零開始的一段關系,後者是擁有早已發生了的無數故事的關系。之所以情人眼裏會出西施,那是因為你在你們的故事中看到了很多其他人發現不了的東西,所以在你眼裏,她更好看,在你心裏,她更優秀,而你們的價值觀,也早已在相處中趨同了。想找一個誌同道合的人,無非是因為想縮短價值趨同的時間,比起磨合十年才誌同道合,還不如一開始就誌同道合,就好像魚兒得水一樣。所有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管鮑之交不應只存在於男人之間的友情上,而戀人兼知心好友的關系,甚至可以解決更多的問題,因為婚姻關系更能把兩個人整合成一個共同體,而兩個同性好友關系再好,也只是兩個家庭的人。

最後,最好的選擇,為什麽不是兩個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