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瞭望·瞭望訪談|文化「兩創」山大擔當——專訪山東大學黨委書記任友群

2025-01-15心靈
山東大學黨委書記任友群
深刻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努力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開發中走在前、勇擔當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張力元
作為一所紮根齊魯文化沃土、深受儒家文化滋養的高等學府,山東大學大力實施文化引領、學術興校的發展戰略,爭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的先行者和引領者。
山東大學黨委書記任友群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專訪時表示:「學校將深刻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努力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開發中走在前、勇擔當。」
積極探索文化「兩創」的生動實踐
【瞭望】: 近年來,山東大學在系統性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任友群: 山東大學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秉持高度的文化自覺與使命擔當,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揮以「古文、古史、古哲、古籍」為標誌的中國古典學術優勢,開展了一系列積極探索和生動實踐,產出了一批重要學術文化成果。
一是建強一流學科。聚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和構建中國自主知識體系,重點建設「中國語言文學與中國古典學術」一流學科群,凝練多個重點學科方向。其中,古籍整理研究推動海內外中國古籍系統性調查研究,文藝美學研究開辟了中國美育研究新局面,國際影響廣泛。
二是建強人才隊伍。堅持以教育家精神引領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凝聚強大師者力量。支持「中華三千年文學傳統」「中華文明的形成與發展」「儒學當代闡釋與中國話語體系建構」3個創新團隊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及其對國家治理、對外話語體系建設的當代價值。加強各類青年團隊計畫建設,目前已有「黃淮海地區文明探源的科技支撐與多學科合作研究」等47支隊伍入選省市各類青年人才團隊。
三是建強科研平台。構建多學科交叉、跨領域協作的中華文明研究格局,面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與中國式現代化,推動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教育部備案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轉型升級和特色發展。積極對接國家重大文化需求新建高級別平台,獲批習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首批協同研究基地,入選八部委聯合實施的「古文字工程協同攻關創新平台」。同時積極整合社會優質資源聯合或獨立設定科研平台,推動科學研究、人才培養與合作交流。
四是承擔重大工程。「【永樂大典】存卷綜合整理研究」列入國家「十四五」規劃;「全球漢籍合璧工程」列入「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山東大學作為唯一高校參加國家版本館首批捐贈儀式捐贈工程成果;學校負責挖掘的章丘焦家遺址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29處核心遺址中唯一由高校牽頭挖掘的遺址,發現的焦家古城是目前黃河下遊年代最早的史前城址,成為實證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典型「黃河樣本」;此外,「【(新編)中國通史】春秋戰國卷」等一批重大工程計畫和科研計畫獲批,推出一大批研究成果並產生廣泛的學術影響和社會反響。
【瞭望】: 在推動文化「兩創」中,山東大學如何發揮文史見長的優勢?
任友群: 得益於文史見長的深厚學科積澱與豐富學術資源,學校相關學科能夠以獨特視角與專業力量,深度融入並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工作,在立德樹人、學術成果轉化、文化傳承等多方面發揮作用。
一是發揮「古文、古史、古哲、古籍」四古領域的優勢,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深度挖掘和研究闡釋。「【永樂大典】存卷綜合整理研究」計畫聚合國內70余所高校、不同學科專業的200余位專家致力於解決「看不懂」的問題,目前已完成對現存800多卷的標點斷句工作,陸續交付中華書局即將出版。
截至目前,「全球漢籍合璧工程」聚合了900多位中國學者、海外華人,調查了境外1988家藏書機構,初步了解約135.25萬部境外中華古籍的存藏情況,已現場目驗完成50萬部境外漢籍的版本目錄編纂工作,出版成果【漢籍合璧精華編】第一輯獲得國家出版基金資助,列入「十四五」國家重點出版物。
二是探索將中國古典學術研究成果轉化為當代價值的方法、路徑和模式,在闡釋、普及和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作出新貢獻。依托儒家文明協同創新中心等平台,紮實做好文化普及工作,持續推進「鄉村(社群)儒學傳播基地」和「中華美德學堂」建設,大力普及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三是加快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自主知識體系,推動哲學社會科學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融合。立足新的時代條件,山東大學充分發揮「新中國第一家高校文科學報」【文史哲】的引領作用,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精髓,系統闡釋自主知識體系的文明根基,加快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
將「兩創」融入人才培養各環節
【瞭望】: 學校如何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的育人作用?
任友群: 山東大學堅守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持教育與文化傳承創新緊密結合的理念,依托豐富的學科資源與深厚的文化底蘊,從專業教育到通識教育,從課堂傳授到文化浸潤,全方位地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的精神與內涵融入人才培養各環節。
一是創新育人體系。圍繞文史哲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設立尼山學堂、吳金鼎班、薛暮橋班等特色人才培養班。如尼山學堂已連續13年招收學生,按照文史會通的傳統原典體系建立培養機制,培育出一大批古典學術拔尖人才。
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國學系列、藝術系列通識核心課程,上線中國大學MOOC平台,【中華文化體驗與傳播】獲得首批國家級一流線下課程。立足文科實驗室建設智慧體驗課程,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推動課賽融合,深化產教融合,研發「膠囊體驗坊」並廣泛服務社會。
二是打造育人品牌。依托中華文化體驗館、文學生活館等創新浸潤式人文教育,建設「體驗式博雅課堂」。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及傳統文化社團活動,積極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文化根脈。
三是搭建育人平台。打造集校史館、博物館、中華文化體驗基地為一體的文化育人平台。創辦大學生新文科實踐創新大賽,設立文學、歷史、哲學、藝術專門賽道。
創新策略助力中華文化走出去
【瞭望】: 山東大學如何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任友群: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需要我們多維度、全方位地構建傳播體系,整合各方資源,創新傳播策略,讓古老而深邃的中華文化跨越國界,在世界舞台上煥發出嶄新活力與獨特魅力。
一是深化高層次國際學術交流。山東大學積極推動多學科、多維度、全方位研究闡釋,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進一步提供學理支撐。承擔【國際儒學發展報告】等多項攻關課題,實施「中華典籍外譯工程」,創辦【文史哲】國際版,深入挖掘中華文明的世界價值與當代價值,著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向世界傳遞中國聲音和立場;與法國等國家開展國際聯合考古,探索人類文明起源和文化發展脈絡,為促進文明交流互鑒作出積極貢獻。
二是加強高規格國際學術組織合作。學校牽頭成立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聯合建立國際儒學聯合會山東大學研究基地、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山東大學分中心等平台。聯合多所國內外大學共同成立中希文明互鑒中心,致力於中希文明交流互鑒。承擔首屆國際古典學大會系列學術活動,近百位海內外學者圍繞儒家文明與古希臘哲學主題展開對話。
三是創新文化教育與對外傳播模式。學校建成「一站式、整合式、綜合性」文化體驗場館「中華傳統文化研究與體驗基地」,在法國、俄羅斯、泰國等國建設「斯文在茲」中華文化體驗教室,用具身體驗方式深切感知生活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下一步,我們還將與海外高校、機構聯合設立研究中心,建設具有強大影響力的海外教育中心,開展在地化研究、人才培養和文化交流。
山東大學原創話劇【暮色瓊橋】演出現場(2024年11月攝) 受訪單位供圖
推動文化「兩創」向縱深邁進
【瞭望】: 山大在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方面,還將有哪些舉措?
任友群: 展望未來,學校將多維度布局,全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邁向新高度,展現新作為。
一是強化人才支撐,打造人才集聚高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向縱深邁進。全面升級人才強校戰略,堅定不移深化人事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全方位營造「近悅遠來」生態環境,努力將山東大學打造成各類人才向往的高地。深入實施「頂尖人才突破計劃」「領軍人才倍增計劃」和「青年人才托舉計劃」,有針對性地加強和改進哲學社會科學領域頂尖領軍人才和青年人才引育、考核評價激勵、團隊建設和作用發揮等。
二是堅持協同創新,深化一流學科建設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的融合發展。大力實施文化引領戰略,弘揚「文史見長」學術傳統,以建強「中國語言文學」「考古學」等一流學科建設為抓手,進一步鞏固「古文、古史、古哲、古籍」領先優勢,大力推動學科匯聚融合創新,重點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學科集群,持續增強服務國家文化戰略、承擔國家重大文化工程的能力。
三是強化有組織科研,聚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開展卓越科學研究。持續加強重大選題策劃,組織實施校設重大研究培育計畫,積極申報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計畫,重點建設「中華文明的形成與發展」等創新團隊。
四是全面提升文科實驗室建設水平,在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古籍整理、儒學、新聞傳播學、國家治理、國際問題等領域布局一批文科實驗室和文科資料庫建設,借助大數據與可視計算、人工智慧與演算法等新技術,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取得新的更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