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新舊勢力之爭,上海湖北吉林被反超了

2024-03-27心靈

圖片來源:攝圖網501553629

去年初「國補」退場後,一場起自新能源汽車,高潮在燃油車的降價熱潮呼嘯而來。從龍頭車企,到地方政府紛紛下場「促銷」,新舊沙哈霍德羅之間的角逐已然「劍拔弩張」的地步。

這註定,2023年是汽車實力版圖巨變的一年。近日,國家統計局陸續公布2023年及2024年1-2月全國各省份汽車產量數據,過去一年中,全國汽車產量猛增297.67萬輛,一舉邁過3000萬輛大關。除甘肅、西藏、青海、寧夏4省份外,其余27個省份均生產汽車。

對於各汽車大省而言,不僅是如何守住自身基本盤,更重要的是「以攻為守」,在近300萬輛的增量中瓜分更大的份額。

從這一維度來看,汽車第一大省廣東是唯一增量過百萬輛的省份,山東、江蘇增量超70萬輛,而上海、廣西則下滑超過70萬輛……由此全國汽車十強省份格局已然生變,上海湖北吉林陜西被反超,廣西更是排名下滑最大,跌出十強名單。

全盤來看,全國汽車實力版圖發生何種變化?新舊汽車大省的「攻守戰」,又呈現出哪些新的趨勢?

增量榜:廣東獨霸,魯蘇崛起

在全國汽車版圖上,第一汽車大省廣東正迎來新一輪風光。

2021年的重慶,2022年的陜西,都曾在汽車增量上與廣東比肩。而進入2023年,廣東汽車增量率先跨入百萬輛門檻,產量規模、增量都成為難以比擬的存在。過去一年中,廣東汽車產量達519.19萬輛,占全國的17.2%。

圖片來源:攝圖網600543388

隨著比亞迪等龍頭車企的放量,新能源汽車已然成為廣東汽車產業的核心增長引擎。2019年,廣東的新能源汽車產量僅為15.59萬輛,僅占全省汽車產量的5%。而2023年,廣東新能源汽車產量已經飆升至253.18萬輛,占全省汽車產量的48.76%。

即便從全國來看,廣東的新能源汽車產量已經占到26.8%,要遠高於上海、安徽、陜西等在新能源汽車產量上排名前列的省份。對於廣東而言,一個極具指向性意義的事件是——深圳新能源汽車產量(178.6萬輛)超越上海(128萬輛)、西安(98萬輛),首次晉級新能源汽車第一城。

而在2022年,深圳新能源汽車產量才87.47萬輛,而西安、上海都已經在百萬輛上下。從一定程度而言,深圳在新能源汽車格局中登頂,是老牌汽車強省廣東在新能源汽車浪潮中成功轉身的縮影。

數據顯示,2023年廣東、山東和江蘇新增汽車產量分別為103.82萬輛、77.77萬輛和70.67萬輛,分別占據全國增量的34.88%、26.13%、23.74%。這也意味著粵魯浙三省,瓜分了全國超過八成的增量。

在廣東龍頭強化的同時,山東、江蘇成為攪動格局最重要的變量。從全國汽車產量前十陣營來看,山東以197.39萬輛的產量從全國第10位上升至第5位,江蘇以165.03萬輛的產量從全國第11位上升至第7位,妥妥的增長明星。

老牌汽車省份重慶、安徽也憑借亮眼的增長實作晉級。2023年,重慶汽車產量達231.79萬輛,一舉超越吉林、上海,成為全國排名第2的汽車大省(市)。而安徽汽車產量達增長208.8萬輛,超越廣西、湖北,躍升至全國第4位元。

與之相比,去年的汽車增長大省陜西驟然減速。受比亞迪熱銷車型產地轉移的影響,導致西安、深圳在新能源汽車版圖上位勢變化,產量出現下滑。這也導致過去一年中陜西汽車產量「保九爭八」的目標未能如願,被山東、江蘇、浙江反超,排名從第8位元後退至第10位。

不過,陜西在新能源汽車上的表現依然可圈可點。過去一年中,全省新能源汽車產量105.2萬輛,排在全國第3位,產量同比增長33.9%。其中,新能源汽車占全省比重為71.6%,幾乎是絕無僅有的存在。

尤其是,西安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90萬輛,西安吉利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7萬輛,在仰望U8、卡玫基、奔馳smart等多款新能源車型的帶動下,接下來一年陜西仍然具有挑戰格局的機會。

減量榜:滬桂大跌,吉林減量

從一定程度而言,省域汽車產量的增減就像一面鏡子,直觀地對映出新舊沙哈霍德羅之間「此消彼長」的拉鋸戰。往往是新能源沙哈霍德羅「攻」,傳統沙哈霍德羅「守」,而勝敗之關鍵就在於新能源汽車沖量、燃油車轉型。

縱使強如上海,仍然面臨汽車產量下滑的挑戰。2023年上海汽車產量215.61萬輛,相較2022年縮水近三成。從過去三年來看,上海汽車產量增量分別為36.64萬輛、19.13萬輛和-86.84萬輛,呈現出逐年縮水的勢頭。

不過,2021~2023年,上海新能源汽車產量分別為63.2萬輛、99萬輛和117萬輛,增長十分迅猛,新能源汽車占全省汽車產量的比重也達到54.26%。其中,上海特斯拉超級工廠2023年累計交付量達到94.7萬輛,同比增長33%。

這反映出,新能源汽車正成為上海汽車產量增長的核心動力,而增速放緩的核心原因則是新能源汽車創造的增量未能填補燃油車銷量下滑的「窟窿」。

以上汽集團為例,2023年整車合計產量為502.53萬輛,同比下滑5.61%。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109.26萬輛,同比增長2.01%。尤其是合資車企產銷量下滑成為整體產銷量下滑的重要因素,如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產量下滑振幅均超過10%。

這也使得上海汽車產量罕見被重慶超越,失去全國汽車產量第二省份的排位。在上海之外,汽車大省廣西汽車產量直接跌破百萬輛,排名從第6位下滑至第12位元。2023年,廣西汽車產量97.52萬輛,相較2022年減少79.48萬輛,下滑振幅達44.9%,傳遞出逼人的寒氣。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一座曾經站在全國新能源汽車制造中心的省份。2021年,廣西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48.6萬輛,占全國比重的13.7%,排在全國第3位,五菱宏光MINI EV成為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

而在過去一年中,廣西龍頭車企產銷量明顯下滑。上汽通用五菱汽車產量為140.42萬輛,同比下滑11.51%,而廣西正是其最主要的生產基地之一。同時,東風柳汽產量15萬輛,同比下滑18.92%。如此一來,廣西的「跌落」自然不難理解。

相比之下,受傳統汽車轉型步伐較為緩慢,新能源汽車沖擊加速等因素影響,老牌汽車大省吉林的日子也不好過。2023年吉林汽車產量下滑至155.89萬輛,同比減少59.69萬輛。從「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43.6%」來看,目前頻頻發力的新能源汽車依然難以承重。

圖片來源:攝圖網601089437

這也導致吉林汽車產量在全國的排位從第3位下滑至第8位元,甚至要開始面臨浙江的威脅。與之相似,近兩年來使出渾身解數轉型的老牌汽車大省湖北,也被後來者山東攻擂成功,排名從第5位後退至第6位。2023年,湖北省汽車產量178.99萬輛,同比減少10.6萬輛。雖然下滑振幅有所收窄,但是尚且未能擺脫負增長的窘境。

新趨勢:抱緊龍頭,汽車大省「轉身」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要繼續鞏固擴大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領先優勢。而近期以來,工信部、商務部、發改委、住建部等多部委都已經表態,將采取更多舉措助推新能源發展。

過去一年中,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全國比重超過60%,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光伏產品「新三樣」出口增長近30%。而在新一輪政策和市場的雙輪驅動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拉升,而新舊沙哈霍德羅的拉鋸戰也將更趨激烈。

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20余個省份在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新能源汽車或充電基礎設施的布局,進一步加碼新能源汽車產業。尤其傳統汽車大省更是力度空前。

如吉林提出深入實施汽車產業集群「上台階」工程,推動奧迪一汽等新能源汽車計畫投產達效建設,推進遼源新能源汽車產業配套基地建設;湖北提出,打好汽車、鋼鐵、化工產業轉型三大戰役,推動傳統行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升級。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倍增計劃,推動「光芯屏端網」、汽車制造與服務、大健康三大產業達到萬億級規模等。

從目前來看,一些傳統汽車大省已經有逐步回暖的跡象。今年1-2月,全國20個主要汽車生產的省份中,已經有11個實作正增長。

其中,安徽、重慶、吉林、河北新增汽車產量分別為10.81萬輛、5.84萬輛、4.46萬輛、4.02萬輛,安徽(32.73萬輛)已經超過上海(23.91萬輛),吉林(22.14萬輛)已經超越江蘇(22.08萬輛),都已經實作進位。

尤其是今年以來,奧迪Q6 e-tron預批次車在位於吉林省長春市的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總裝車間下線,以及一汽弗迪新能源動力電池計畫成功投產下線等一汽集團新能源汽車標誌性計畫的相繼落地,成為老牌汽車大省吉林「轉身」的標誌。

在新能源汽車新秀們加速放量的同時,老牌沙哈霍德羅以及與之深度繫結的龍頭車企也顯然已經下定決心全力轉型,加速產業鏈重構。如一汽之於吉林,東風之於湖北,長安之於重慶,龍頭車企的轉型無一不與城市賽道的轉型都高度同步。

「當下的新能源汽車競爭已進入下半場,接下來的競爭主題主要是從動力系統之爭轉化為智慧系統之爭。」火石創造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馮雷此前對城叔分析,動力系統之爭反映在電機、電控、電池三大件,未來還會圍繞節能化、輕量化、降本化持續叠代;而智慧系統之爭則主要集中在智慧駕駛、智慧座艙、智慧網聯協同發展,是一個更廣闊的產業賽道,真正實作汽車產業、現代化生活方式和智慧城市發展的融合。

對於老牌汽車大省而言,整車份額所代表的「電動化」程度是十分重要的方面,但更重要的是依托產業基底優勢加速重構自身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生態。在新的產業網路以及資源配置中掌握更內送流量備援容錯機制動權,或許才是老牌汽車大省們真正轉型成功的訊號。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