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菊 李 月
編者的話:美國現任總統喬·拜登是愛爾蘭裔,在今天的美國,愛爾蘭裔約有3600萬人,占美國人口總數的12%,是僅次於德裔的第二大外來族群。相對於德裔在經濟、科技上取得了顯著成就,愛爾蘭裔在政治上獲得了很大成功。美國迄今46任總統中,20多位有愛爾蘭血統,其中名氣較大的是第35任總統約翰·甘迺迪。
圖片說明3:老約瑟夫·派屈克·甘迺迪與大兒子(左)和次子約翰·甘迺迪(右)在佛羅裏達州合影。
圖片說明2:畫作中描繪19世紀緬因州愛爾蘭天主教堂被焚毀的場面。
圖片說明1:19世紀,愛爾蘭移民乘船前往北美。
馬鈴薯瘟疫讓大批愛爾蘭人來到美國愛爾蘭與英國隔海相望,是歐洲通向北美的通道。17世紀,愛爾蘭徹底淪為英國殖民地,剛萌芽的工業基礎被摧毀,成為英國的農耕附庸。因為營養豐富,又易於種植,馬鈴薯成為愛爾蘭土地上不可多得的實用作物。美國「歷史頻道」網站報道稱,馬鈴薯是當時愛爾蘭人的主要食物來源,愛爾蘭人平均每年消耗約700萬噸馬鈴薯,他們早餐吃馬鈴薯,午餐吃馬鈴薯,晚餐還吃馬鈴薯,根據書籍【愛爾蘭饑荒事實】記載,一個愛爾蘭男性平均每天能吃掉14磅馬鈴薯。過於依賴單一作物會削弱當地農業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19世紀40年代,愛爾蘭暴發「馬鈴薯瘟疫」,給當地帶來巨大打擊。當時,人們從倉柯瑞取出馬鈴薯準備蒸煮,在清洗的時候發現上面有黑色斑塊,這是之前沒有發生過的情況。剛開始,這種斑塊沒有引起人們特別註意,但情況很快變差,病斑迅速變多,儲存的馬鈴薯成堆腐爛,完全無法食用。地裏生長的馬鈴薯也出現了黑斑,收成銳減。就這樣,愛爾蘭陷入了多年饑荒,絕望的農民開始在地裏灑所謂的「聖水」,用長滿老繭的雙手在地裏反復搜尋,希望能找到一個能吃的馬鈴薯。饑餓的父母帶著孩子沿街乞討,以草為食,疫病四起。愛爾蘭人在這波饑荒中並沒有得到英國政府的援助,短短幾年,上百萬愛爾蘭人死亡。為了活命,當地人紛紛離開家鄉,逃往海外謀生。美國「歷史頻道」網站報道稱,饑荒結束時,愛爾蘭的人口幾乎減少了一半,約200萬人離開家鄉另謀生路。其中的大多數人選擇了美國,他們當時對美國並不了解,只是認為,去美國一定比留在愛爾蘭強。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甘迺迪的曾祖父派屈克·甘迺迪就是這波移民中的一員。派屈克出生在一個貧寒的農家,家裏人口多,他分不到什麽家族財產,又趕上饑荒,只得選擇冒險移民美國。像多數愛爾蘭人一樣,派屈克擠上曾用來販賣非洲黑奴的船只,待在狹窄陰暗的房間,忍受著充滿船艙的惡臭與汙穢物,被疾病與死亡追逐一路。人們給這種運載愛爾蘭移民逃離饑荒的船起了個綽號,叫「棺材船」,1847年,「棺材船」載著8.5萬名乘客前往北美,近1/4的人沒能撐到目的地,永遠沈睡在海底。因為經濟拮據,成功來到美國的愛爾蘭人集中生活在東海岸附近的城市,如波士頓、紐約等。他們擠在狹小的房屋中,地下室、閣樓等地就是他們的家。剛到新大陸的愛爾蘭人文化水平胡技能都不占優勢,加上「逃荒者」的身份,美國底層的臟活累活都給了他們。愛爾蘭裔從事著沒人幹的低薪、危險的職業,比如碼頭扛活、工地搬磚,或深入荒野修鐵路、挖礦。修鐵路在當時是非常危險的工作,有人說,美國「每條枕木下都埋著一個愛爾蘭人」。提升地位的過程十分艱辛,愛爾蘭移民經過兩三代的打拼,才逐漸在美國社會站穩腳跟。派屈克比多數愛爾蘭移民幸運,在波士頓的一家制桶廠找到了工作。1849年,他與移民女性布裏奇特·墨菲結婚,育有5個子女,二兒子派屈克·約瑟夫·甘迺迪就是約翰·甘迺迪的祖父。墨菲經營的雜貨店為家裏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收入,年輕的派屈克·約瑟夫·甘迺迪得以就讀波士頓的私立學校。長大後,他收購了一家瀕臨破產的酒館,涉足酒類分銷,甘迺迪家族的財富就此開始積累。曾被「一無所知黨」歧視針對愛爾蘭人多為天主教徒,19世紀中期,大量愛爾蘭移民湧入美國,引起美國新教徒的恐慌。當時有「陰謀論」流傳——羅馬教皇指使愛爾蘭教會策劃對美移民活動,透過對移民控制征服美國。1844年,費城反天主教、反愛爾蘭暴徒摧毀房屋、焚燒教堂;1854年,緬因州反天主教暴徒將耶穌會牧師拖到街上虐待……在抵制愛爾蘭裔的情緒中,維護美國本土文化的「美國星條旗騎士團」成立了。該組織由一群信仰新教的美國本土主義者組成,以「維護美國不受外來移民破壞」為己任。在成立初期,該組織成員為保守秘密,面對任何提問都回答:「我什麽也不知道。」因此,該組織後來也被稱為「一無所知黨」。「一無所知黨」迅速崛起壯大,幾年內就發展成美國的全國性政黨,成員人數激增,參選勢頭強勁。在19世紀50年代的美國選舉中,「一無所知黨」在麻薩諸塞州、賓夕法尼亞州等地得票率很高,8人當選為州長,在8個州議會取得控制權,在國會贏得100多個席位,還在一些州議會成為實力強大的少數派。「一無所知黨」支持嚴格管控移民入境,驅逐外國乞丐和罪犯。在麻薩諸塞州掌權後,該黨強制在公立學校推廣指定版本的【聖經】,解散愛爾蘭裔民兵組織並沒收其武器,將近300名貧窮的愛爾蘭人遣返。該黨還禁止在美國居住時間短於21年的入籍公民投票。「一無所知黨」只選本土公民。曾經的田納西州州長威廉·B·坎貝爾表示:「我對人們普遍支持他們那種觀念的態度感到震驚,也就是說美國本土主義和反天主教主義無所不在。」後來,「一無所知黨」內部因奴隸制問題產生分歧,分裂瓦解,他們中的部份人加入了共和黨,成為共和黨的一部份。集中在大城市,更好獲得政治力量備受壓迫、流離失所讓愛爾蘭人重視起政治——政治代表著權力。因為一些愛爾蘭人酗酒、愛打架、搞犯罪活動,少有私人企業願意雇他們。但農業文化出身的愛爾蘭裔生產能力強,他們人口數量龐大,喜歡抱團,政黨和政客們為了愛爾蘭裔的選票,往往會給一些符合要求的愛爾蘭裔安排「體制內」的工作,比如警察、消防員、政府機構司機等公職,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全美大城市的警察隊伍和消防部門,多數被控制在愛爾蘭裔之手。有人說,在美國,「所有的政治都根植於地方」。愛爾蘭裔能說會道,富有個人魅力,這樣的民族特點讓他們在夯實群眾基礎、發展政黨黨員方面遊刃有余。加上愛爾蘭裔愛聚集在城市發展,19世紀末開始,愛爾蘭人逐步掌握紐約、波士頓等地區的政黨機器。1880年,威廉·葛瑞絲當選為紐約市第一任愛爾蘭裔天主教徒市長。1884年,休·奧布萊恩當選為波士頓第一位愛爾蘭裔天主教徒市長。美國首位愛爾蘭裔總統是第七任總統安德魯·傑克森。1767年,傑克森出生於北卡羅來納州和南卡羅來納州交界處的一戶愛爾蘭移民家庭。他青年時學習法律,到田納西州發展自己的職業生涯,與當地軍官女兒結婚讓他獲得了更多的經濟、政治助力。在第二次美英戰爭中,傑克森擔任軍官指揮戰役。他治軍嚴格、驍勇善戰,積累了大量軍功,尤其是紐奧良戰役的勝利,讓他成為美國人民心中的戰爭英雄,為其以後入主白宮鋪平道路。1828年大選中,傑克森作為民主黨候選人獲得勝利,當選總統,開啟了美國歷史上的「傑克森時代」。傑克森大大提高了總統的權力和威望,被稱為「美國總統制之父」。波士頓是當年愛爾蘭裔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甘迺迪家族就在此興起。因為約翰·甘迺迪祖父打下的經濟基礎,約翰·甘迺迪的父親老約瑟夫·派屈克·甘迺迪1888年出生在波士頓,享受到了更舒適的成長環境,獲得了當地頂尖的教育資源。取得哈佛大學的學位後,老約瑟夫·派屈克·甘迺迪進入金融業,並在造船業、電影業、酒業等領域全面開花。財富的積累讓他躋身富裕階層,並開始涉足政治。他在1932年大選中積極支持民主黨候選人富蘭庫林·羅斯福參加總統競選,羅斯福當選後,老約瑟夫·派屈克·甘迺迪被委以重任,成了當年頗有名氣的民主黨「大佬」。他暗下決心——自己已經到達了財富的巔峰,要把兒子送上權力的巔峰。在父親的精心培養與支持下,約翰·甘迺迪1960年競選總統成功,成為美國最年輕的總統之一。喬·拜登也是愛爾蘭裔,他1942年出生在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個中產家庭。10歲的時候全家搬到了德拉瓦州,父親在那裏幹起了二手車銷售的營生,維系一家人的生計。1972年拜登被選舉為聯邦參議員,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參議員之一,後在2020年當選美國第46任總統。美國愛爾蘭裔和民主黨之間頗有淵源。早期的愛爾蘭移民主要聚居在紐約、波士頓等東西部大中城市,他們中的大部份人後來都變成了產業工人和城市上班族。很多家庭抓住二戰後的高科技革命,變成美國的新興中產階級,進而被列為民主黨的主要發展物件。也正是從那時開始,愛爾蘭裔在美國逐漸擺脫「沒文化」「犯罪分子」的負面人設,各種針對該族群的排擠和歧視隨之湮沒於時代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