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5周年:生態賦能,「產城融合」勢起

2024-10-20心靈
以綠色生態為基底的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正在構築「產城融合」新生態。
今年是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建設5周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一財經記者在走訪這片滬蘇浙交界處的「試驗田」時發現,在青嘉吳跨域河湖,水域已經進入智慧化、精細化管理階段的同時,一批科創載體也逐步落成,產城融合新生態正在展現其出獨特的功能。
跨域「產城融合」
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下稱「示範區」)如何實踐跨域科創?其背後又有哪些功能作賦能?
「西岑科創中心(下稱「中心」)的東片區以華為青浦研發中心為主,這一計畫已於今年10月14日起正式有員工入駐;西片區則以西岑科創園區(下稱「園區」)為主,主要由我們來打造,園區將對標華為上下遊產業鏈,如芯片、通訊等電子和數據類企業來做一些功能匹配,包括商業載體,住宅,文化、體育中心和水鄉公園等。」該中心主要建設方、「長三角(上海)投資有限公司規建部高級經理屈夢璇告訴記者。
長三角(上海)投資有限公司規建部高級經理諸曉旻稱,園區到周邊吳江、嘉善的車程在10分鐘左右,方便了跨域人才的流動,「園區的目標是要成為‘世界級科創小鎮’,這意味著園區會透過打造開放式活力混合社群,融入新江南水鄉的生活方式,來吸引全球年輕科創人才安居樂業。」
綠色生態是示範區科創產業發展的底色。記者了解到,在上述西岑板塊的城市設計規劃中,將保留全部11條現狀河道和2個湖區,透過理水入岸、擁水融城、連水成徑,把原先破碎低效的藍綠空間提升為「可淹沒」的韌性水鄉公園。諸曉旻告訴記者,「可淹沒」,指的是城市水生態的基礎會以自然潮汐流動水體為主,並塑造出動態彈性、雨洪調節的韌性基底;同時,透過設定入河口軟圍隔、濱水生態緩沖帶、漂浮濕地島、點源凈化裝置以及構建水生動植物群落等措施,逐步提升西岑科創園區水質。
「目前,西岑科創園區規劃水面率達12%,藍綠比約為27%,如計入地塊內綠地率,藍綠比將達到55%。」諸曉旻補充。
(圖為微康益生菌(蘇州)股份有限公司菌種研發實驗室。鄒臻傑/攝)
示範區的產城融合勢能正在吸引更多的企業落地。「考慮到公司多條菌種生產線的布局,我們在2013年整體入駐吳江。多年來,隨著長三角一體化在交通、設施方面的便利程度不斷提升,公司也實實在在享受到了‘紅利’。」微康益生菌(蘇州)股份有限公司副總馬張良告訴記者。
馬張良舉例稱,比如,人才供給上,公司與上海不少高校如華東理工大學、上海海事大學等開展校企合作,挖掘一些優秀的生物醫藥人才來吳江就業,這也為公司提供了紮實的技術力量;再如,產業鏈配套上,公司的客戶和供應商有約80%來自長三角,「蘇錫常的企業在原料供應上的能力強,包裝材料環節我們和浙江、安徽的企業合作較多。」
一體化整體治理
「產城融合」綠色新生態的背後,是精細化、智慧化的整體治理。
「作為示範區第一條建立‘聯合河長制(專為解決跨域交界河湖存在治理難題而提出的制度創新)’的河道,5年來,太浦河的水域整體治理已經建立五大跨域聯合機制,包括聯合巡河、聯合管護、聯合監測、聯合執法和聯合治理,工作機制的執行和落地不但改善了此前可能出現的跨界河湖權責不清等問題,最重要的是,在突破了青嘉吳三地的行政‘柵欄’後,太浦河的水域生態環境和面貌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惠及了沿湖的居民和企業。」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水利工程執行中心副主任沈建偉表示。
沈建偉告訴記者,示範區三地目前已共同聘任了75名聯合河長,他們負責對跨界河湖進行治理和管護,發現問題會及時「點對點」進行反饋、聯系和溝通。
「太浦河上的水葫蘆,它是屬於由風向而動的,可能今天出現在吳江境內,明天風向調換了後就可能會出現在嘉善境內。有了聯合河長的管護,我們可以提早發現水葫蘆,在上遊區域就將水葫蘆聯合進行打撈,避免水葫蘆隨著時間迅速激增後覆蓋到了下遊區域後就更難處理。」沈建偉說。
一體化整體治理的背後有哪些數位技術?為此,江蘇省蘇州市吳江環境監測站副站長施誌偉告訴記者,目前,一套被稱為「太浦河管家」的智慧管理平台覆蓋了從太浦閘到金澤水庫的約44公裏水域,他表示,智慧管理平台的建立,可以針對水域內發生的問題進行感知、辨識、預警、報告,套用場景則包括:船舶智慧管理、水質異常應急處置、水面漂浮物智慧辨識等,極大提升了管理效率。
施誌偉稱,以水質異常應急處置為例,截至今年5月,示範區三地共設有14個水質自動監測站,這些站點24小時不間斷執行,每4小時報告1次數據,「跨域水質管理,可以改變以往水質問題處置滯後的問題,將汙染物的發現和處理進一步前置,避免了對相關區域的影響。」
生態環境的跨域整體治理也將持續賦能三地新一輪提質發展。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作為示範區最早投入營運的跨域科創載體之一,祥符蕩創新綠谷正在環太湖布局浙大綠洲、研發總部、未來數位、生態低碳、醫械智研等7大創新組團,其中藍綠空間占比達79.6%。
「透過3年多的打造,祥符蕩創新綠谷的整體科創內涵更加豐富了。」嘉善示範區管委會招商服務中心主任潘莉蘊告訴記者,以浙大長三角智慧綠洲未來環境實驗室為例,該實驗室聚焦多介質汙染協同治理的關鍵核心技術問題,率先形成了先進環境材料、智慧環保裝備量大研究方向,「這些研究成果將同步為示範區三地的生態環境改造提供更多技術支撐。」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