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黃奇帆:抓新質生產力必須抓好生產性服務業,中國要多幾個「華為」

2024-12-08心靈
生產性服務業是制造業高品質發展的溫床和基礎,其自身也「內建光環」就是新質生產力,是經濟增長的最大增長極。
在12月7日舉行的2024海南高等教育創新發展國際論壇上,第十八屆中央委員、原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在主旨演講中分享了上述觀點。
他強調,抓新質生產力必須抓好生產性服務業。各行各業的發展都很重要,但新質生產力要圍繞自有的主賽道來推進。主賽道即新能源、新材料、新的生物醫藥,新的人工智慧和新的高端裝備這五大新興產業。推動中國制造高品質發展的關鍵環節,是抓好以創新為主線的十大生產性服務業。
2050年生產性服務業GDP占比將超40%
黃奇帆表示,過去100年裏,任何一個國家的技術進步以及發展成為現代化國家的過程中,GDP增長的最大板塊就是生產性服務業。比如,1950年美國的服務業占GDP的40%,其中的30%是生活性服務業,10%為生產性服務業。去年美國GDP對比1950年增長了100多倍,其中農業占比從10%降至2%,工業占比從50%降至18%,服務業占比提升至80%,其中生活性服務業仍是30%,生產性服務業在GDP的比重則從10%提升到了50%左右。其他已開發國家、G20國家的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大體在40%-50%。
對比而言,中國1980年的GDP總值為2000億美元,其中生產性服務業的占比不到10%,現在達到了27%左右。作為接下來最大的增長極,生產性服務業將有望在2050年提升至40%-45%。
中國要多幾個華為這樣的鏈頭
黃奇帆提出,具體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方式有幾種情況,一是成千上萬家中小企業的參與,覆蓋物流、金融、數位化、采購、跨境貿易等多個環節。二是像格力、海爾這樣的龍頭制造企業,全面掌控著產品的制造和生產性服務業。三是像蘋果、高通、輝達這類有著「生產性服務業靈魂」的行業鏈頭,從零部件到總裝的生產線均外包給制造企業,把制造業產業鏈和生產性服務產業鏈變成兩條線,自己抓住後者變成鏈頭。他認為,全球的獨角獸企業往往是全產業鏈生產性服務業的掌控者。
「中國專門成為生產性服務業的鏈頭企業就是華為。」黃奇帆說,華為的20多萬員工裏沒有人自己去擰螺絲刀,不管芯片還是筆記本、手機和汽車等制造,華為尋找的都是代工合作。自身是輕資產執行,最大的成本即人才投入。「如果有5個、10個這樣的生產性服務業鏈頭企業,中國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高品質發展和新質生產力發展就會走向新的高度。」
黃奇帆說,中國此前的經濟發展主要靠三個傳統要素的投入,即勞動力、資金和礦物資源,「比較粗放,現在已經到了不永續,無法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地步」。因此,必須調整結構,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關鍵就是創新,從技術創新到組織創新、管理制度和各種生產要素的創新。
生產性服務業是貿易強國的基礎
「生產性服務業發達了,一個國家的服務貿易也會發達。」黃奇帆提出,中國要成為貿易強國必須抓好服務貿易,成為制造貿易大國只能是大國,只有成為服務貿易大國才能成為強國。而服務貿易發展的基礎就是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
目前,生產性服務業仍是中國貿易發展的短板。根據黃奇帆在現場分享的數據,中國目前服務貿易占比僅12%多,全世界的服務貿易占比約25%,歐共體等已開發國家的服務貿易占40%,美國則約占30%。
他認為,中國的生活性服務業主要包括國際旅遊接待,這是服務貿易輸出,屬於勞動密集型,附加值較低。而中國服務貿易進口則主要是高附加值的生產性服務業。因此發展自身的生產性服務業也將最終改變中國的貿易結構。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