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無情,眾生難以做到。其實作實生活當中,也有榮辱不驚、看淡世間的人,這一類人,並不是真正喪失了人的感情。之所以如此,是對世間了悟得通透,理解其前因後果!聖人無情,洞悉萬物,看透人情,這才是精髓所在!——唐雷恒
真正的大格局,不是眼前的得失,而是站在歲月長河中審視人生,洞察內心深處夢想,做到人間清醒。
覺醒,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提升出世心,獲出世智慧,乃佛陀心,修煉入世事,得入世手段,是帝王術!人是由獸性和神性組合,人的一生,其實就是抑制獸性,釋放神性歷程!
入世手段,靈性覺醒的前提出世之心,靈性覺醒的核心
真正的高手,沒有情緒,只是順勢而為循道而做單一維度是吃瓜打醬油,而多維度的是上帝視角。何謂上帝視角,既深入其中,置身事外,成為一打醬油的,站在更高維度,冷眼看世界。
唯願力可改業力,有願力人為少數,大多數人都是從於業力的,就是遵從自己生物本能的。眾生自以為是,隨波逐流、無明愚癡乃大多數人常態。
來自:舊城分享視訊 文字稿
題目:唐雷恒談:對世界認知的啟示
正文:唐雷恒談:你對世界所謂的認知的,其實一切都是錯誤的。唐雷恒是現代思想家和哲學家,他提出來一種新的思想觀點,認為人們對世界的認知都是錯誤的。
他認為,傳統的知識和哲學觀點,都只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真理。唐雷恒的思想源於他對現代文化的批判和探索。
他認為,現代人對世界的認知方式過於簡單和機械,追求一種看似無限知識積累,但卻將人類對世界的認知局限於一種特定的結構和觀念之中。這種認知方式不僅限制了我們對世界的理解,還影響了我們的思維和行為方式。
唐雷恒認為,人類對世界的認知是建立在某種結構和觀念上, 而這種結構和觀念是相對的。由於不同的文化、歷史和社會環境,人們對世界的認知方式也不同。這種相對性使得人們所認識的世界是永遠無法達到絕對真理的。
唐雷恒認為,認知的相對性是一種啟示,它告訴我們應該保持開放的心態去理解世界。我們需要放棄對知識的追求,而去直面世界本身。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了解世界,理解我們自己存在的方式。
總之,唐雷恒的顛覆了我們對世界的傳統認知方式。他提出的開放式認知方式和對相對性的接受。讓我們意識到,人類認知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對世界持謙卑的態度。
悟道修行的三重境界:
無明階段,心迷。
就是糊塗蛋,愚癡就是驢,自以為是,執念過重,皆是心劫,自負傲慢。
覺悟階段,心死。
透過思索追尋,接觸到聖賢文化或是得高人指點,發現這個世界並不是自己看到的想象的那樣,表象背後還有不為人知的真相。 所有事物的美醜好壞,人性的善惡,友情、親情、愛情,似乎都不是那麽真實的存在。真實的又是什麽?
此刻你開始對世界,人類人生更深入探索。 非要找到那個世界的真相,在探索中,你的固有認知會逐漸土崩瓦解。此刻,有人就會墜入虛空,認為人生無聊沒趣無意義有人會對世界和人性極度失望。從此變得迷茫惆悵,冷漠無情。這都很正常,知道楚門世界,尚未重塑新世界,生命沒有支撐。這個階段就是否定過往一切,身心破碎無助的階段。
合一階段:心明。
擺脫固有知見,業力、習性纏結。明心見性,證悟了緣起性空、實相無相世界。也接受了世俗世界的虛妄與混亂,更看到了無明眾生的被業力、欲望、幻相纏結折磨的痛苦。
從此大慈大悲的菩提之心。最終,將外在的相與內在空性合而為一。所有散亂的知見,意念重歸為一,這個一,就是你的本心,由本心關照世界,用般若應對世俗。無所分別又了了分明,世界還是那個世界,世界又不是那個世界。歸去來兮,不染一塵。這就是身心合一、知行合一、天人合一的開悟階段。
世界上一切道理,
都敵不過一句:隨便你;而所有的解釋,
也都不如一句:隨他去。
在但凡成年人的世界裏,
90%的爭辯都無聊沒趣!
松弛感源於內心確定性,
不在意外界評價與眼神,
也不是如何去刷存在感,
始終有自己的步驟節拍,
這就是松弛感構成基礎。
松弛感是別樣生命狀態,
不緊繃從容淡定的松弛。
魅力在於允許一切發生!
寵辱不驚的本質,是超越寵辱。
出世間般若,已是通透與虛空;
入世間智慧,即是隱忍與承受。
了悟之人活的不緊繃有松弛感!
只有當你可以自由地做任何事情,不需要明顯的目的、理由和別人的要求時,你才算真正存在於這世上。
人成功的方式只有一種,就是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聖人對萬物自然本性有完全的理解,所以無情。綜觀古往大聖人,他們往往都是一些無情的人,像中國的孔子、莊子,西方的蘇格拉底,古印度的喬達摩悉達多——佛陀。
聖人也是有愛有恨的,所以聖人並不是無情之人,但聖人的愛恨跟凡夫有所不同。
凡夫的愛是私愛,恨是私恨,其中有一個為己之私心。而聖人的心是如如不動的‘中’,所以聖人的愛是無私的愛,恨是無私的恨,所以【大學】裏說聖人是:「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
有人說,天地只此一心。也說,天地原本無心。這兩說卻讓人迷惑。
有人說,聖人原是有情。也說,聖人原本無情。這兩說也讓人迷惑。
上面的那兩種說法都沒有錯。
天地有心、聖人有情,這個相對容易理解。此心原為天地之主宰,既是理學之理、也是心學之心。聖人有情,情系天下,絕不是幹枯枯的沒有生命活力,它是活潑潑的,如有源頭之水。
天地無心,指的是天地沒有自己的心,它的心全放在天地間的萬物上。日月輪轉從而有了白天黑夜,四季交接從而有了春華秋實。這便是天地之心放在萬事萬物身上,從而實作其無心而主宰。
聖人無情,指的是聖人的情感蘊發,全是放在天下百姓身上,其喜怒哀樂由乎百姓的喜怒哀樂,是情順天下。聖人之喜,是見到應喜之事物,聖人之怒是遇到當怒之情景。聖人沒有自己的情緒。如同鏡子,無情而對映。
故而【道德經】中雲: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其道理就是上面所說。天地沒有自己的私心,聖人也沒有自己的私情。因無私心、無私情,所以視天下萬物、所有百姓為平等。
天地無常,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
聖人之常,
以其情順萬事而無情。
不是讓人無情;聖人無情境界沒幾個人可以達到;在實際運用中,我們只要牢記,不要隨時陷入感情的制約當中,理性為要!
人是天生的,不是因為感情而生的。人的先天智慧也是天生的,不是因為感情而有智慧。做事如果融入感情,心境就難以開闊;只有遠離感情困擾,才能生出大智慧。
被感情困擾,因喜怒哀樂而產生偏見,就無法達到聖人境界;要想得道,就得無情。
聖人的境界,不是隨隨便便就能達到的;差之毫厘,失之千裏;行百裏者半九十;無論是差很多,還是差一點點,都難以得道。
無情不是冷血,是沒有喜怒哀樂愛惡欲,沒有私心,是對一切眾生一視同仁。
凡夫用意識心,攀緣、分別、取舍,產生喜怒哀樂愛惡欲七種味道(七魄)即是偏見。聖人用自性真如(本心),裏面清凈無染,沒有七情,公正無私,沒有偏差,即是正見。七情六欲之未發謂之中,就是在說本性。 /這裏的情指的是偏見偏執,任何人都理所當然認為自己是正確的,這裏就有涉及法治立法非常重大的環節,即每個人都是,認為正確,想象正義的。
這裏的情指的是偏見偏執,任何人都理所當然認為自己是正確的,這裏就有涉及法治立法非常重大的環節,即每個人都是「,認為正確,想象正義的。
你是否發現,修行越高的人往往越無情。天地無情,萬物皆為草芥;聖人無情,百姓亦為草芥。洞察天道的人最善良,以最無情為最高境界。他們善良卻不會傷害螻蟻,無情卻不會六親不認。這其中的奧妙就在於一個「道」字。他們善良、自知、自強,有親情卻不依賴親情;有界限感卻不驕傲自滿,也不會越過底線。他們懂得禮儀、有廉恥之心,不因成功而驕傲自滿,不因失敗而怨天尤人。修行高的人視官民、貧富、苦樂如一,最重要的是他們內心充滿平靜和喜悅。
最好和最差的兩類人都無情,聖人無情是通透,下人無情是不懂情,最會動感情的反而是文藝人士了,此處無貶義。
聖人只是遵循自己的本性罷了,所以聖人無情是由於其至善至純,不是世俗人和儒棍們辯論的無情。
馮友蘭特別提出莊子對於情感的來源和情感的作用的了解:
莊子說人之所以有情感,因為人的知識不夠,若有充分的知識,則不會有情感。譬如大風天氣,使人出去不方便,在大人亦不覺得有什麽情感發生。可是小孩子們不能出去,就會很生氣,罵天是混蛋。這因為孩子們沒有大人知道的多,就較大人受情感的痛苦多。西人斯賓諾莎的倫理學說,情感是人的束縛,若人有完全的知識,就可以把這束縛打破。
人不能順應自然變化去理解世界與人生,就是遁天;人因為遁天而遭受這些消極情感的折磨,就是受遁天之刑。另一方面,他認為,情感之發生是由無知所致,而知識有兩種,一種是對於自然的知識,如氣象;一種是有關生死窮達的知識,其實是指哲學的了解。缺乏這兩種知識,人就會受情感的束縛折磨,而不能解脫。
人之所以不能擺脫情感的束縛,主要的原因還不是人不能避免情感的發生,而更在於「心累於物」,即情感發生後,不能為理所化,而累系於物。
【定性書】說:「天地之常,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聖人之常,以其情順萬物而無情。故君子莫若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
人應當做的,不是無情,不是免除一切情感,而是使七情不要著累於物而傷苦。
七情所以累物的根本原因是在於 有我 。 我 的存在是心有所累、不能廓然大公的根源。 人至有所累與物否,完全在於 有我 與無我的存在。以現在的話說,就是客觀的態度之有無。廓然大公,的確是對於人生幸福有莫大關系,對於一個人的事業成功,亦很重要。人之所以不能作到情順萬物而無情,原因在於 有我 ,「人有 我 則對未來常懷憂慮,如果知道 我 為本無,以我合於宇宙,就能內外兩忘,廓然大公,一切憂悔、私意、計慮、打算等不復存在。達此境界,無論任何變化,皆不滯留心中,這就是動靜合一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