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得到後就不知道珍惜」這是一種什麽心理?

2024-09-20心靈

【祛魅】會導致稀缺感消失。

在沒有獲得某個體驗或者事物時,人們可能會由於各種原因誇大其重要度、情緒價值和必要性,並可能賦予其很多不具備的特征和意義。

在這個過程中,就會產生稀缺感,稀缺感無法得到滿足,就會延伸為饑渴感,而饑渴感本身又會促使當事人去幻想「獲得之後」的情景。

而通常,這種幻想是加強了刻奇的,極端化提升「魅力」的。

久而久之就會把「未獲得」的體驗和事物增加了很多重的濾鏡,並泛化到個人價值體現、社交貨幣、階層辨識、幸福的標準、道德意義、與完美生活的繫結等等。

【賦魅】就被做到極致了。

消費主義、優績主義和社群網路一直在利用上述的心理回路,來制造消費擴張需求、投資/投機成癮和對婚戀生活的濾鏡化。

而這些本身就會透過社交貨幣作為載體,利用攀比、雌競、人設需求、安全感、從眾心理和機械降神幻想等,來進行傳染。

當饑渴感驅動人們,付出各種代價,「獲得」的時候。

當事人真的接觸到了這個體驗或者事物,近距離的接觸就會在較短周期內,從饑渴感變為滿足感,從而進入無聊的心理狀態。

這時候,祛魅就完成了。

而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