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產業協同 融合發展 第六屆「絲路海運」國際合作論壇開啟全球港航業合作新篇章

2024-09-12心靈
潮起東南,向海而歌。本月7日至8日,第六屆「絲路海運」國際合作論壇(以下稱論壇)在福建廈門隆重開幕。福建省省長趙龍,柬埔寨副首相兼發展理事會第一副主席孫占托,塞爾維亞經濟部部長梅薩羅維奇出席並致辭。省領導王永禮、李德金參加,黃文輝主持。
趙龍在致辭中表示,不久前閉幕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完善推進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機制,構建「一帶一路」立體互聯互通網路。絲不斷、海相連,「絲路海運」是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推動海運服務從「有」到「優」的重要實踐。
趙龍說,我們希望與各方一道,共商港航合作,攜手加強「絲路海運」與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有效銜接,提升多式聯運效率,推動港航互連、高效協同;共建絲路通道,壯大「絲路海運」聯盟,最佳化國際海運網路布局,推動物暢其流、通達天下;共享經貿繁榮,加大運輸往來、貿易投資、人員進出等對外開放力度,提升產業、投資、貿易等領域合作水平,推動共同發展、互利共贏,真正實作「港」連四海、「航」達五洲、「貿」通天下。
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中國航海學會有關負責人作主旨演講。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部份駐華使節,國家有關部委、機構和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誌等參加。
本屆論壇以「推進‘絲路海運’港航貿一體化發展」為主題,開展主論壇、專題論壇、2024「絲路海運」圓桌會議等活動。此外,本屆論壇還首次舉辦了港航貿對接會,旨在加強產業鏈、價值鏈上下遊的直接聯絡合作,進一步打造「絲路海運」的「朋友圈」。
本屆論壇邀請了來自國內外航運、物流、貿易、金融、科技等領域的超600多名代表參加,圍繞「絲路海運」技術、港航、金融和貿易等重點議題展開對話討論,促進產業的跨界融合,形成推動「絲路海運」港航貿一體化發展的合力。
本次活動由廈門市人民政府、中國航海學會、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福建省交通運輸廳、福建省商務廳、福建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和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福建省委員會等單位主辦,福建省港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承辦。
融合發展 賦能全球航運
過去6年中,「絲路海運」對內服務產業發展,對外促進交流合作,逐步打造出一個全球性的航運綜合服務品牌。下一步,推動港航貿一體化發展將成為「絲路海運」的主要發展方向。
在7日的主論壇期間,【2023-2024絲路海運建設藍皮書】釋出。作為「絲路海運」國際合作論壇的重要成果之一,每年在論壇上定期釋出,今年的藍皮書重點聚焦於「六個一」,即一個聯盟、一批航線、一套標準、一個平台、一組政策和一個論壇。
除此之外,主論壇還釋出了第14批,共10條「絲路海運」命名航線。值得註意的是,境外港口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和阿聯阿布達比港首次推薦命名航線。
聯盟建設方面,「絲路海運」還為13家新成員舉行授牌儀式,12個港航貿共建計畫現場簽約,旨在打造聯盟成為港口、航運、貿易等各界夥伴開放對話、凝聚共識、共謀發展的重要平台。
截至目前,「絲路海運」聯盟成員超340家,命名航線132條,通達46個國家和地區的145座港口,完成貨櫃吞吐量超過1900萬標箱。
在同一日舉行的「絲路海運」圓桌會議上,與會代表充分認識到港航貿一體化發展在促進「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互聯互通、加強國際經貿合作中的重要作用,並共同發起【「絲路海運」港航貿一體化發展倡議】。
倡議中提到,各方將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共商港航合作、共建絲路通道、共享經貿繁榮,積極推進「絲路海運」港航貿一體化發展,共同保障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專題論壇 細化產業協作
本次論壇開設了四場專題論壇,與會嘉賓們分別以「物流通道高品質發展」、「金融助力港航貿一體化」、「航貿融合 投資賦能」以及「綠色引領 智慧賦能 打造新質生產力 助力港航高品質發展」等為主題展開深入討論。
近年來,受多種因素影響,以海運為主要運輸方式的國際貿易面臨挑戰,如何推動海運物流通道安全、高效、高品質發展成為業界關註的重點。在8日上午舉行的「物流通道高品質發展」 的「絲路海運」港航論壇上,來自政府、國際組織、學術機構和企業界的國內外人士就圍繞「物流通道建設助力互聯互通」與「科技賦能物流通道建設」兩大議題分享了觀點與經驗。
與會嘉賓在致辭中強調,全球化背景下,海運物流通道是世界經濟的「生命線」,承載了國際貿易的重任,連線著世界各地的經濟體,物流通道建設是當前交通運輸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當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維護海運國際通道的安全與暢通,中國在穩定國際供應鏈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以港口吞吐量計算,全球前十大港口有8座在中國,前十大貨櫃港口中有7座在中國。此外,中國港口在服務效率、裝卸效率等方面也表現優異。
從人工智慧、雲端運算,到5G、物聯網,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深刻影響著各行各業,科技創新也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在主題為「綠色引領 智慧賦能 打造新質生產力 助力港航高品質發展」的「絲路海運」技術論壇上,多家港口營運公司介紹了他們在港口自動化、綠色轉型和數位化升級領域的最新成果。與會公司負責人一致認為,大力推進人工智慧、5G、北鬥導航等新技術研發套用,已成為全球港航產業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行業技術。
8日下午,來自港口、銀行、證券等行業的嘉賓在主題為「金融助力港航貿一體化」的「絲路海運」金融論壇上探討了金融在港航貿一體化開發中的作用與機遇。
論壇上,應進一步加強金融對港航貿一體化的支持成為共識,來自不同行業的嘉賓分享了他們的思考與實踐。近年來,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與東南亞各國的貿易和投資交往更加密切,對金融服務的需求也同步增長。多家銀行、金融機構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提供優質服務內容,加大對港口、運輸、物流等領域的金融支持,助力國內外航運事業發展。
8日下午平行舉辦的主題為「航貿融合 投資賦能」的「絲路海運」貿易論壇邀請到港航貿、宏觀經濟、法律、金融等不同領域的嘉賓,以跨行業、多元化的視角共同探索港航貿融合發展的未來機遇。
隨著全球貿易不斷深化,航運企業需要在「港口+貿易」「港口+航運」「港口+投資」等多個維度上實作深度融合與協同發展。以廈門港務控股集團為例,該企業的業務板塊覆蓋現代臨港物流、供應鏈商貿、港口建設開發、港航金融投資等多個領域,正在向「港航物流+供應鏈」的全流程方案服務商進行轉型。
產業對接 共築合作橋梁
9月8日,首屆「絲路海運」港航貿產業對接會在論壇期間舉辦,旨在透過航運促進貿易,推動投資、金融、文化等多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吸引了來自塔吉克、葉門、摩洛哥、巴基史坦等9個國家的超過100位國內外企業代表參加。
福建港口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朱勇進在致辭中表示,福建港口集團作為建設「絲路海運」的重要主體、「絲路海運」聯盟的發起單位之一,將整合資源,除港口裝卸服務業態外,可提供全流程物流供應鏈方案。同時提質增效,助力最佳化口岸環境,構建一流的港口綜合服務體系。
塔吉克共和國東方集團駐華首席代表達姆多羅夫·卡隆介紹了塔吉克與中國之間的經貿合作現狀,並表達了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高度評價。他指出,塔吉克與中國在經濟、工業、商務、金融等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雙方關系處於歷史最高水平。他希望借助「絲路海運」平台,進一步加強塔中兩國在貿易、投資等領域的合作,實作互利共贏。
在產業對接會上,來自國內外的知名企業代表紛紛展示了各自的最新產品和服務,一致認為打造高效的物流體系對於產業的供應鏈管理至關重要。此外,資訊科技也被廣泛用於現代化物流體系中,極大程度提高物流效率和安全性。
來自塔吉克、摩洛哥、巴基史坦等國家的采購商對中國產品表現出濃厚興趣,並希望透過此次對接會尋求更多合作機會。
連結世界 展示最新成果
本屆「絲路海運」國際合作論壇恰逢第二十四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以下簡稱「投洽會」)在廈門開幕。本屆投洽會以「投資連結世界」為年度主題,展覽總面積12萬平方米,共吸引119個國家和地區、18個國際組織參會參展。其中,福建港口集團的「絲路海運」展館也在本屆投洽會的全球合作展區中精彩亮相。
「絲路海運」展館的設計理念融合了「海洋藍」、「科技感」與「國際化」三大核心元素,旨在透過現代設計手法展現「絲路海運」的悠久歷史、蓬勃現狀及未來展望,同時傳達出開放包容、創新發展的時代精神。展館內設立了展館體驗區、聯盟矩陣船模展示區以及全自動化碼頭動態模型等,來往觀眾紛紛駐足觀看、上手體驗。
展館分為「‘絲路海運’介紹專區」、「聯盟重要合作夥伴專區」和「福建港口專區」等板塊,全面介紹了國際航運綜合服務平台、遠洋氣象導航、智慧貨櫃等「絲路海運」特色服務,重點展示了智慧綠色港口建設、科技創新、多式聯運等港航貿一體化發展的亮點,以打造線下高規格展廳的方式呈現了「絲路海運」及其聯盟夥伴成員的發展成果。
行穩致遠 布局全球戰略
2023年10月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中國宣布支持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積極推進‘絲路海運’港航貿一體化發展」被納入其中。6年積累與開拓,「絲路海運」始於福建,服務於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各個國家,助力海上絲綢之路煥發新的光彩。
「向海而生」是福建的傳統,這裏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也是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2018年,作為中國第一個以航運為主題的「一帶一路」綜合服務品牌和平台,「絲路海運」從這裏出發。
經過6年時間探索,「絲路海運」充分認識到港航發展的最終目標是更好地服務貿易,並以貿易為紐帶擴充套件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全方位交流,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22年6月,首條「絲路海運」跨境電商快線順利開行,僅靠泊廈門港和菲律賓馬尼拉港,海運時間被壓縮到2天。開通兩年來,「絲路海運」電商快線航線貨櫃吞吐量突破5萬標箱,其中跨境電商出口貨物超145萬件,商品總值達113億元。
今年5月,往返於廈門和江西向塘國際陸港的「絲路海運」海鐵聯運「天天班」班列開行滿1000列次,進一步暢通閩贛間這條「東南物流黃金通道」。透過公路+鐵路+海運等方式的靈活統籌組合,貨櫃得以在多種運輸方式之間有效流轉,極大壓縮了貨物在途時間。
5月22日,滿載著汽車零部件的「絲路海運」智慧貨櫃裝載上船,從廈門出發駛向沙烏地阿拉伯。這標誌著「絲路海運」首條通往海合會國家的多式聯運通道常態化執行,透過海鐵聯運,讓地處內陸的江西省能夠便捷出運貨物,把「出海口」搬到「家門口」。
一條條國際航線通達世界各地,千萬個貨櫃在全球流轉,一系列成績詮釋了「絲路海運」為打造覆蓋全球的海運網路的不懈努力和高瞻遠矚。在全球貿易波動的大背景下,「絲路海運」港航貿一體化是單一物流服務向綜合物流方案轉變的探索,這也將在紛繁復雜的國際形勢下,為中國的供應鏈安全穩定做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