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滴灌通澳交所上線整體市場系統,澳門探路特色金融新模式

2024-09-28心靈

界面新聞記者 | 張熹瓏

澳門金融業又有新動作。

9 26 日,滴灌通(澳門)金融資產交易所(簡稱「滴灌通澳交所」)釋出了整體市場系統「滴灌之星」及其相關的完整規則框架。「滴灌之星」是滴灌通澳交所數位化營運系統的總稱,旨在豐富市場現有的交易產品。

滴灌通創始人李小加在媒體會上表示,這標誌著世界上第一個以收入分成為底層資產的數位化權益交易所正式啟航。隨著「滴灌之星」正式推出,滴灌通大範圍的自營投資歷史階段結束,針對品牌連鎖小微門店的「定標」工作已基本到位,滴灌通澳交所開啟「大錢進小店」的新篇章。

據悉,「滴灌之星 包含五個核心元素:收入分成憑證( RBO )、單一資產融資載體( SPV )、特定資產組合投資載體( SPAC )、交易所指數交易載體( ETF )和收入分成份額( RBU ),分別對應上市公司的底層資產、上市公司、上市投資基金、上市指數基金和上市主體的股票。

盡管這幾乎復制了傳統股票市場的核心元素,但與傳統股票市場最大的區別是,這五個元素都是數位化的投融資載體,而不是在公司法、證券法和基金法下組織的實體公司或基金。

9 26 日,首批 39 SPV 掛牌上市,包括中國大陸、澳門、香港、以及海外的消費企業和電商企業;首批 25 SPAC 掛牌上市,包括專業投資基金、券商、 RBF 投資機構及行業投資專家;以及第一個 ETF 掛牌上市和交易,其底層資產包括了滴灌透過往三年投入的 10000 多家小微門店。

2021 12 月開始,滴灌通用自有資金,系統性地在中國內地 200 個城市中,實驗投資餐飲、零售、服務和文體四大消費行業中的各類小微門店,完成對 13000 多家門店的投資。截至 2023 年底,累計投資了 44 億人民幣。

「我們解決了一個全球性的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希望會對澳門的多元化發展,特別是金融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李小加向界面新聞指出。

滴灌通澳交所誕生於澳門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化的背景中。在產業發展上,澳門采取 「1+4」 適度多元發展策略,其中現代金融就為四大重點產業之一。

2022 年底,滴灌通澳交所由澳門特區政府批準設立,與港交所在香港的法律地位很類似,為法定交易所,受到澳門金融監管條例的條款監管,監管機構為澳門金融管理局。

整體來看,滴灌通業務模式是 海外募資 - 內地投資 - 澳門交易 ,在滴灌通澳交所掛牌的產品包括每日收入分成憑證( DRO )和每日收入分成組合( DRP )。

作為自由港,澳門在發展金融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金融體系穩定、監管環境良好,擁有極低稅收政策以及無外匯管制。

不過,李小加告訴界面新聞,金融實際上是澳門最弱的一項,幾乎可以說是一張白紙。但這一張白紙成為澳門發展金融的優勢,而不是劣勢,「由於沒有太多歷史包袱,本身金融沈澱不多,因此改起來的時候也沒有很大的制約和牽扯,可以比較大膽地創新。」

滴灌通創造了一種全新的資產類別,即每日收入分成。李小加提到,交易所之所以能在澳門取得牌照,也跟澳門博彩產業及稅收模式有關,「澳門當局其實很理解這種新型方式,因為澳門政府就是從博彩業收入中收取稅項,相當於也是一種每日收入分成。我們跟監管機構溝通時,他們對這種收入模式很熟悉。」

傳統金融發展成熟的市場如香港、新加坡等,都設有【證券法】對投資產品進行監管。但 DRO 作為新的投資產品,沒有現存的法規去監管。而澳門金管局在法例上容許其監管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從政策上為滴灌通落地提供了可能性。

「澳門對傳統金融存量的依賴很少,又有既往產業的經驗,兩方面疊加,有可能成為澳門金融彎道超車的優勢。」李小加提到。

2015 年底,澳門特區政府首次提出發展特色金融產業戰略,以財富管理、債券市場和數位金融為三大支柱,拓展金融業發展新生態。 2021 年,金融業躍升成為澳門第二大產業,占整體行業增加值總額的比重,由 2019 年的 6.9% 擴大至 2021 年的 15.4%

「我這幾年在澳門有很深的感受,從上到下散發著一種想發展、想多元化、開足馬力(的氛圍),這個以前在澳門是很難看到的。畢竟之前博彩業很發達,躺著都賺錢,這種環境下也不會有轉型的念頭。」李小加說。

澳門大學金融與商務經濟學系原系主任、教授顧新華提到,澳門倡導發展的現代金融包括兩個,一個是銀行金融,另一個是資本市場金融,「為什麽要布局金融?因為現代金融業用地少、新開發難度小、附加價值高、賺取利潤快。而且澳門具有雄厚的公共儲蓄,這些錢可以用來開發投資。」

據澳門特區釋出, 2023 年,財政儲備的資本金額為 5804.7 億澳門元;其中,基本儲備及超額儲備分別為 1520.6 億澳門元及 4284.1 億澳門元。

滴灌通澳交所成氣候尚需時間。李小加提到,新市場誕生後需要時間積累才能形成迴圈,「就像滬港通、深港通,當時我們也不斷講,這件事情要一兩年以後才能夠真正形成規模。但是今天,滬港通、深港通已經是港股市場氧氣般的存在。所以要慢慢來、要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