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痛苦誰改變」?
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原則」,更像是在實際生活中發生得比較多的「現象」 ——畢竟不痛苦的人,他沒有必要改變呀,如果一個人內心平靜、生活幸福,那他改變什麽呢?
同時,我理解這個說法可能會讓人覺得不公而委屈: 「誰痛苦誰改變?所以現在痛苦是我的鍋咯?」
「我男朋友從不聽我好好說話」、「我媽從來不理解我想要的到底是什麽」、「我的垃圾老板總是讓我無償加班」……在這些不舒服的情境和關系中,我們好像預設了對錯——「錯」在對方身上,責任也在對方身上,所以應該由對方來改變,而不是我。
我們當然可以這樣想、這樣歸因, 但伴隨而來的是自己的無力感,類似於把自己痛苦或愉悅的鑰匙交到了對方手上。 畢竟只有對方改變了,我才會不痛苦,可如果對方就是不改變呢?
而「誰痛苦誰改變」,則是把鑰匙拿回到自己手上。 「是我選擇不換男朋友」、「是我選擇用這樣的方式和我媽溝通」、「是我選擇不跳槽」——雖然聽起來像是在自罪,但是卻幫助我們找回了對生活的選擇權和控制感: 我們隨時可以做出新的選擇和改變,重新掌控我們的生活。
這不是為了爭對錯,因為世界上很多事情就是沒有對錯的。用「對」與「錯」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很容易出現「施害者」和「受害者」的角色,而如果我們覺得「我沒錯」、「我沒得選」,那常常是把自己放到了「受害者」的位置上,並把責任全推到了所謂「施害者」身上。
但其實我們需要承擔對自己的責任,即使那有時很痛苦。
因為就算我們沒有錯,但很多時候還是只有自己可以使事情發生改變。
解決問題還是感受?
兩者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選項。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也許需要先定義「問題」,因為 咨詢可能沒有辦法解決現實中的具體「問題」 ,無法讓死去的人重生、無法讓地震不再發生、無法讓過去的創傷不再重演……從這個維度上來說,咨詢無法解決問題,更多地確實是在關註感受。
但咨詢又確實是在解決「問題」的 ,心理咨詢和普通談話的不同之處,很重要的一個部份就在於咨詢有「咨詢目標」, 奔著咨詢目標而去的過程,就是一個問題解決的過程,同時,這個過程中,非常關註感受。 (當然,有時「感受」本身成為了「問題」,那可能就需要對感受做更多的工作。)
最後再多說兩句為什麽咨詢這麽關註感受。
1、輔助治療
有些問題具有神經生化機制,需要藥物治療,而在心理咨詢中可以讓其體驗到被關懷、被支持的感受,從而可以增強持續服藥的動機。
2、協助評估
「是否能區分行為和感受」、「是否能用語言來描述自己的感受」……關註和回答這些問題有助於理解和評估來訪者,以便采取最適宜的幹預方案。
3、矯正性體驗
很多人在成長過程中的情緒和感受是被養育者所忽視的,咨詢師對這部份的關註和感興趣,可以彌補成長過程中由於忽視所造成的影響。
4、促進情感和社會的成熟
準確地展示自己(也包括我們的情感狀態)可以增加我們的自尊感和勝任力;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有助於增加我們對情緒的掌控感;而自己表達的感受能被人所理解,則可以讓我們感覺備受支持。
在咨詢中,透過咨詢師準確辨識情感,以及來訪者對情感的言語化,來訪者可以獲得對復雜而困難的情感喚醒狀態的控制感,獲得一種全新的組織自己體驗的方式,對自己和世界有新的體驗和認識,進而不斷成熟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