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資源高度集中、大三甲比比皆是的北京,北京大學國際醫院的「先天優勢」並不多:地理位置相對偏僻,附近十公裏都沒有大型居民社群。隨著平安集團簽署方正重整投資協定,以北大國際醫院為代表的醫院資產,在2022年正式成為平安集團的重要成員。
兩年後,北大國際醫院煥然一新,預計全年總門診量達122萬人次、CMI值超全市三甲綜合平均水平。
「一個醫院從接診第一個病人開始,用十年時間發展到今天,門診量、住院量、醫療品質、社會影響能達到這樣的程度,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北大國際醫院初創院長韓啟德院士在本月初的2024年醫院改革與高品質發展論壇暨北京大學國際醫院開診十周年學術大會上如此評價。
成立第4年被贊「中國最美醫院」,開診10年門診量較接管前翻倍,煥然一新的北大國際醫院做對了什麽?
「國際一流醫院」之路不好走,十年踏平三道坎
依托北京大學的眾多優質醫療資源,北大國際醫院在籌備之初的目標是「建設國際一流醫院,領跑醫療體制改革」。站在醫院成立十年後的今天看,這句話不只是一句口號。
從硬體看,醫院占地297畝、總建築面積44萬平方米,是亞洲最大的單體醫療建築,擁有手術室48間、ICU床位171張、診室209間、核準床位1800張,除了引進了PET—CT、SPET—CT、直線加速器、DSA-數位減影血管造影等世界一流的醫療裝置,具備搶救室、手術室、留觀室,ICU、CCU、RICU、NICU、EICU等危急重癥硬體資源,甚至擁有搶救轉運的直升機坪。
從團隊看,全員職工超過2000人,醫護技人員占比85%,副主任以上核心專家157人,國家級醫學會擔任委員及以上職務的專家21人,北京市醫學會擔任委員及以上職務的專家13人。穩定的多點執業醫生隊伍中,來自北大醫學部附屬醫院等共建醫院的兼職專家近80人。
台下掌聲不斷,但只有北大國際醫院黨委書記、院長梁軍知道,這條「內外兼修」的路有多難走。據他回憶,過去十年醫院總共遇到了三道大坎,初期管理模式的探索,疫情期間對醫院管理工作的挑戰以及方正重組後的重塑重建,一度讓一棵好醫院的苗子陷入「風雨飄搖」。
由於醫院地處偏遠的北京北部,方圓近10公裏內幾乎沒有居民,在外界看來,當時的北大國際醫院不具備天時、地利、人和,但被平安集團接管兩年後,北大國際醫院迎來了翻番的全年總門診量。
對此,梁軍特別強調完整學科體系和頂尖的人才的作用。他表示,學科建設是辦一家醫院之本,如果沒有學科建設和人才、沒有文化沈澱,這家醫院將是荒漠。北大國際醫院在特色學科的發展上別有建樹,目標是做強做優部份學科領域及專業,達到齊平甚至超越其他醫院的成果。
具體而言,北京大學國際醫院的學科建設重在以疾病為中心,重點發展腫瘤醫學中心、婦產兒醫學中心、急危重癥醫學中心、特色老年醫學中心四大醫學中心,這些重點學科體系均匯集了多個學科資源,比如神經中心統一神內和神外,腫瘤中心統一放療、化療,在制定疾病的治療方案時,做到多學科會診(MDT),提供一站式服務,這便是北京大學國際醫院的「特色學科」。
從三個維度做好「國際」醫療服務
梁軍表示,發展歷程中,北大國際醫院始終牢記「建設國際一流醫院、領跑醫療體制改革」的初心。篳路藍縷創業艱難,實作從一片荒地到現在高樓拔地而起現代化的醫院,實作了醫療品質與技術質的飛躍,成為醫院多元化發展的領跑者、創新者。
「開診十年間,我們迎接了無數新生命的誕生,成功救助了無數危重的病人,為人民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我們積極引進新技術、新計畫,不斷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在諸多復雜疑難疾病診療與治療上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我們堅持加強學科建設,打造獨具特色的四大學科中心和國際醫療服務體系,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醫學人才。」梁軍進一步介紹,截止至2024年,醫院共開放56個學科,整合醫療服務資源,打造「預防(查體)+治療+康復」三位一體的全生命周期服務模式,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
北大國際醫院的願景是打造以患者為中心的國際醫療服務理念與中國高品質、高效率結合的創新醫療樣板,成為真正的國際一流醫院。
梁軍介紹,目前醫院已獲得DNV GL國際醫院管理標準和感染控制標準雙項認證,配備MDT多學科聯合會診和「全科+專科」雙醫師團隊,提供線上私人醫師等服務,建立了八大國際化服務體系對標國際一流診療水平。
為了滿足外籍患者的特殊需求,北大國際醫院開通了外語預約、咨詢專線、外語預約掛號平台,可接診外籍患者的科室和外籍醫師,並配備可實作51種語言與中文互譯的轉譯機。
「醫院將打造國際醫療轉診服務平台、國際醫療服務專業平台和國際醫療支持平台三大平台,服務三大客群。」梁軍說,這三大平台致力於為外籍患者與海外華人、有跨境就醫需求的患者以及國內高端人群。
未來,北大國際醫院將以科技賦能和資訊化建設為核心驅動力,深度融合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於醫療服務全鏈條,實作醫療服務的智慧化、精準化飛躍。同時,還將積極構建海外醫生協會,拓展國際合作網路,深化與全球知名醫療機構的合作,全面提升服務品質和國際影響力,為全球患者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