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北京中軸線是一根怎樣的線?

2024-08-31心靈

大國居中,環顧四野,而「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對曰:在德不在鼎」。今天,面對中軸線這種與自然(散漫)形成強烈對比的非自然物(工整),也許還可以思考一個問題:它曾經象征著慷慨抑或欲望,認知抑或控制?無論如何,我們承認,中軸線的「中」與中國的「中」的確彼此呼應,北京中軸線是中國傳統哲學和美學在城市空間秩序營造中的物質體現。我們亦欣慰地見證,這座城市的這條生命線,慢慢沈澱、轉化為歷史長河的人文回響、京華煙雲的釅冽至味,最終,由人民書寫未來的命運。(孔冰欣)

記者 | 周 潔

北京中軸線沿線分布著7000多株妙態千姿的古樹名木,包括側柏、圓柏、國槐、銀杏、油松等樹種。

當夏天濕潤的東南風刮來,經過天壇和先農壇300多萬平方米的綠化帶時,空氣會得到凈化,清潔濕潤的空氣吹進北京老城,形成良好的區域小氣候。

每年7月,雨燕從北京出發,經內蒙古、新疆等地,飛越中亞、西亞數國,穿越紅海最終抵達非洲大陸南端,次年2月再啟程返回北京。這是全世界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鳥類,它們在正陽門、雍和宮、頤和園等古建的梁、檁、椽間繁衍生息,世世代代。

站在北京中軸線最南端的永定門城樓上北望,筆直的永定門內大街成為「步行走廊」,遊人可以沿著這裏一路向北,欣賞一次次春榮秋枯之間的古樹之美,感受雨燕對這裏的流連和親昵,它們都是中軸線重要時刻的見證者,承載著許多歷史記憶,依然充滿生機。

7月27日,在印度新德裏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透過決議,將「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由此,人們愈發渴望深入了解:漫漫歲月長河中,北京中軸線有什麽樣的發展歷史?北京中軸線的申遺經過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這根中軸線對北京究竟意味著什麽?近日,記者實地走訪北京,一探究竟。

天安門廣場及建築群。

北京中軸線是一根什麽線?

1932年,梁思成發表【我們所知道的唐代佛寺與宮殿】,總結了中國建築平面布局的基本原則和特征,使用了「南北中線」的說法。在後來的【中國建築史】中,他開始使用「中軸線」一詞描述中國建築平面布局的特點。

「一根長達8公裏,全世界最長,也最偉大的南北中軸線穿過全城。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線的建立而產生;前後起伏、左右對稱的體形或空間的分配都是以這中軸線為依據的;氣魄之雄偉就在這個南北引申、一貫到底的規模。」梁思成不吝用最美好的詞語贊美這條中軸線,在他眼中,中軸線甚至「是有音樂節奏」的。

老照片裏的紫禁城遠景。

巧合的是,在近一甲子以後,當北京市2011年啟動中軸線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是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主任、北京中軸線申遺文本編制團隊負責人呂舟接過了梁思成的衣缽。作為後輩學者,呂舟本人深受梁思成的影響。「雖然我沒能親眼見過他,但梁先生的眼光是放得很遠的,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有前瞻性,所以他才會提出北京全城要保護,提出北京中軸線是決定北京城特點的基礎和核心。」呂舟說。

申遺文本是申報世界遺產的基本檔,它需要把中軸線中蘊含的價值提煉出來,根據世界遺產對文本的要求進行撰寫。呂舟團隊參與過多項中國世界遺產的申報,對此可以說是輕車熟路,他告訴【新民周刊】,他一直在做的事,就是「希望既要讓外國專家明白什麽是中軸線,更要讓中國老百姓甚至小孩子也看得懂,知道中軸線的價值」。

事實上,當梁思成在上個世紀40年代提出北京中軸線的概念以來,中國學者就開始探尋北京中軸線的起源和演進。在記者的北京之行中,【周禮·考工記】是采訪物件提到中軸線概念時最常提及的一部著作。

【周禮·考工記】記載了西周時期的制度,是中國古代城市規劃理論中影響深遠的著作,【周禮】開宗明義的第一句話,是「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以為民極」,即王者建立都城,首先要辨別方位,確立宮式居所的位置,目的是使天下人各安其位,烘托君子重威。

它提出的都城規劃和布局思想被認為是理想王城範式。部份業內人士認為,北京中軸線是將【周禮·考工記】中所載的傳統都城理想範式化為現實,留存至今的唯一例項。

北京擁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公元1153年,金朝海陵王完顏亮下詔遷都北京,以大興府(今北京)為中都,是北京建都之始。有學者認為:「海陵王完顏亮在建造金中都城的措施中,最重要的貢獻就是建造出了北京都城史上的第一條中軸線。」

不過,金中都的中軸線,還不是元大都的中軸線。

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北京中軸線」,肇始於元大都。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古都學會會長王崗告訴【新民周刊】,元滅金後,放棄沿用金中都城,而是在東北方向另選新址,建造元大都城。

明清北京城與元大都有空間承繼關系,不久前,王崗發表了他的最新學術觀點,認為明代重建的鼓樓和鐘樓應該就在元代鐘鼓樓的舊址之上。「鼓樓和鐘樓代表了國家報時的權力,向來只在都城之中才配置。元代前,鐘鼓樓的位置皆東西相向,並列在皇城的前面,被看作是都城中的輔助設施。到了元代,都城設計者卻把鼓樓和鐘樓放到皇城和宮城的北面,都城中心的位置,無疑是一種創新,意味著他們把宇宙的活動,或者說是萬物執行的規律,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明成祖將都城遷往北京後,北京城較元大都整體南移,太廟和社稷壇從皇城兩側挪到了皇城前,但中軸線的設計仍被嚴格保留,形成了中軸對稱的建築布局模式,突出紫禁城的核心地位。人們如今所看到的北京中軸線大部份建築,基本是在明朝時期建造的。

晨鐘暮鼓,鐘鼓樓曾是帝都的秩序的彰顯,也見證著中軸線歷經的輝煌與滄桑。

13世紀末,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東方,他眼中的元大都「街道甚直,此端可見彼端,蓋其布置,使此門可由街道遠望彼門也。……全城地面規劃有如棋盤,其美善之極,未可言宣」。他對東方的描寫不知勾起多少中世紀歐洲人的向往。

後來,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進京並在北京生活了十余年,他記載:「皇宮建築在南墻之內,像是城市的一個入口,它一直延伸到北墻,長度貫穿整個的城市並且一直穿過城市的中心。城市的其余部份則分布在皇宮的兩側……其建築的雅致和優美由於它細長的線條而顯得突出。」他恐怕是第一位關註到北京傳統中軸線並明確指出其作用的外國友人。

1665年,荷蘭人約翰·紐霍夫隨使團覲見順治皇帝,後來在他的【荷使初訪中國記】中的一張版畫中記述:「皇帝接見使節的廣場上,鋪著兩英尺見方的地磚,荷蘭使節被告知,要跪在第十一塊方磚後面的地方。」在中軸線上的接見,就這樣讓現代歐洲人感受到了東方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

1792年前後,英國馬嘎爾尼使臣出訪中國,從中軸線一路向北,領教了乾隆「萬國來朝」「輸誠納貢」的傲慢,也讓中國與當時的世界大勢錯失機會。

再後來,八國聯軍攻打北京,俄軍攻崇文門,日軍攻朝陽門,英軍攻廣渠門,美軍攻北京南門,而南門直通北京城的中軸線,美軍因此見識到了中軸線上的門禁重重。炮火聲中,清朝皇室從神武門倉皇出逃,八國聯軍的官兵們在中軸線上舉行了勝利閱兵式……

而不論是怎樣的過往,都是中軸線上的國家記憶。

申遺成功是意料之中

「大約十幾年前,北京文物局提出三條文化帶建設,即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但我認為,這三條文化帶都在北京城的邊上,缺少了真正顯示北京歷史文化的核心的地區,即北京老城。他們接受了我的建議後,提法變為‘一城三帶’,而北京中軸線無疑是老城的核心,核心中的核心。」王崗向【新民周刊】回憶。

北京中軸線走上申報世界遺產之路,與北京承辦2008年第29屆奧運會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2008年,奧運會成功舉辦,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奧林匹克運動與五千多年傳承的燦爛中華文化交相輝映,共同譜寫了人類文明氣勢恢弘的新篇章。此時,大家意識到北京最大的優勢是文化,北京文化的最大優勢是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名城最大的優勢是中軸線——開幕式的禮花從永定門開始,一直放到鳥巢,讓大家知道了北京還有一條中軸線。

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焰火「腳印」從永定門騰空而起。

所以,當時提出北京老城要整體保護,要保護它的城市脊梁和靈魂——北京中軸線。

呂舟很早就參與了北京中軸線的申遺工作,「當時大家都在討論這樣的一個問題,什麽樣的東西能夠表現中華文明,能夠體現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的貢獻。

2009年開始,呂舟開始進行撰寫申遺文本的準備工作。

2013年,北京中軸線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預備清單】。

2017年,【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公布,再次強調了中軸線對北京未來發展的決定性作用,北京中軸線申報世界遺產是北京未來重要的工作。

2018年,北京市召開了第一次國際專家研討會,邀請了多位世界遺產界的權威專家來探討北京中軸線申報世界遺產的可能性。

2019年,北京市召開了第二次國際專家研討會,探討北京中軸線的世界遺產價值及申報世界遺產的方法。

2021年,北京市啟動北京中軸線申報世界遺產的三年行動計劃;北京政協建議啟動中軸線整體保護立法程式。

2023年,北京中軸線申報世界遺產的文本正式送出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

2024年,北京中軸線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我們一直堅信北京中軸線是一個具有世界遺產價值的遺產,15年對於這樣一個計畫來說,時間並不算長。」呂舟對於這個計畫一直充滿信心。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們不是在賭博,而是在做一件工作。這件工作就是要把北京中軸線的價值挖掘出來、呈現出來,然後用一個所有人都能懂的方式把它講出來。

當然,對於北京中軸線這樣一個龐雜的計畫來說,受到關註的課題有很多。

比如北京中軸線的起點到底是永定門還是鐘鼓樓?北京中軸線的長度到底是多少?7.8公裏的說法被一些專家學者認為不符合中軸線的文化內涵。以王崗為代表的一些專家認為,在數位表達上,應該用中國的度量衡表述,比如7.8公裏應該為15裏,又比如正陽門的高度應該為九丈九,「在古代中國,數位有陰陽之分,單數為陽,雙數為陰,9是單數中最大的數位……如果不用度量衡來表達,這些中國文化的東西就體現不出來了」。

鐘鼓樓作為北京中軸線北端的地標建築,地處北京老城商貿街區之中。

在國際上,要讓外國專家理解北京中軸線也不是一件易事。比如「北京中軸線」所體現的中國傳統都城規劃理論和「中」「和」哲學思想,對於外國人來說,就缺乏語境。「中軸線蘊含的‘中’‘和’思想是外國專家很難理解的,這就需要我們從中國古代文獻當中找到涉及相關內容的表述,然後找到中軸線上的物質形態是什麽樣子的,逐一去展開它,讓他們覺得確實中軸線見證了中華文明。」呂舟說。

中國傳統文化在生產生活中探索時空,掌握了以測日影、觀天宇來確定時間節令和空間方位的方法,在此過程中形成以「中」為美為尊的觀念,並將之延伸至社會領域,發展出「以中為尊」「象法天地」的價值觀、秩序觀:上天以「極星」為中心,大地以「土中」為中心,人間以「天子」為中心。「中」是看得見的秩序,「和」是價值追求,這一切皆用「禮」來加以規範和實作,所謂「禮之用、和為貴」。

中軸線也是「天人合一」觀念的物質載體。北京中軸線南北劃定,對應的是子午線,子位是正北,午位是正南。紫禁城的方位和命名,也是呼應天空最中心的紫微星垣。鐘鼓樓是了解日月星辰執行規律的地方。

古人講究「左祖右社」,宮殿左前方設祖廟,右前方設社稷壇。太廟在紫禁城的東側,社稷壇在故宮的西側。前者敬祖先,事關孝道。後者拜土地神谷神,事關國計民生。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史誌學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高福美自2010年開展對北京中軸線的相關研究。她告訴記者,北京社科院對中軸線的歷史文化研究起始很早,此外也有很多專家搜集了大量中軸線的老照片,這些成果都闡釋了「中」「和」二字在中國歷史中是如何流轉變遷,又是如何透過建築表達傳承。

申遺過程中,還有專家提出質疑,表示北京中軸線的核心遺產中,故宮、天壇等已經是世界遺產,為什麽還要重復申遺?對此,呂舟團隊也做了補充解釋。「這並不沖突,因為它們所代表的價值是不一樣的。比如故宮本質上是一個系列遺產,不僅是北京故宮,還有沈陽故宮。而北京中軸線更多是一種文化的價值,它不能代替故宮或者天壇的價值。」

從印度回來後,呂舟接受了媒體的密集采訪,當他談到會場各國代表對於北京中軸線計畫的支持和聲援時,還是印象深刻。「北京中軸線申報世界遺產,實質上也是國際傳播的過程,大家理解了你的表達,理解了你的價值,所以他會支持你。」

一條仍在生長的中軸線

1991年,著名歷史地理學家、有「中國申遺第一人」之稱的侯仁之提出了關於北京城市規劃設計中的「三個裏程碑」的觀點。第一個裏程碑是北京城的中心建築紫禁城,第二個裏程碑是賦予了全城中軸線嶄新意義的天安門廣場,而第三個裏程碑則是中軸線北向延長線上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的建設。

「三個裏程碑」的實質是中軸線的繼承與發展,正如侯仁之在1973年展望北京中軸線進一步改造時所說:「沿著這條傳統中的中軸線也必將有更加雄偉、更加壯觀的遠景出現。」

的確,今天北京的城市軸線向南已延伸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構成了北京南部的主動脈,不僅承載著帶動南北均衡發展的任務,更與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國家戰略高度一致;向北延伸至燕山腳下,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坐落於此,中華文化種子基因「藏之名山、傳之後世」。

這條起始於元代的中軸線,已經變成北京城市規劃發展的一條基準線了。

市民在首都博物館參觀「北京中軸線」展覽。攝影/周潔

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使北京的世界文化遺產達到8項,是全球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量最多的城市,對於提升北京城市形象意義重大。不過在呂舟看來,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並不是終點,對於北京來說,接下來要做的,是透過北京中軸線這一文化財富,形成更大的社會凝聚力,推動社會永續發展。「其實在申遺過程當中,很多都已經實踐過。接下來就看政府如何進一步投入力量了。」呂舟表示。

「作為遺產點,投入時間和資金、人力精力,肯定能夠做好。但要把中軸線申遺放到整個歷史文化名城的框架中來,怎麽處理好文化遺產跟城市發展之間的關系,是一個很大的難點。北京的思路是以中軸線申遺來帶動整個老城的整體保護,這對於我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沖擊。」高福美對此有著切身的體會,前些年她實地走訪了不少老城中的胡同,「老實說很多四合院已經是大雜院,私搭亂蓋很嚴重,居民的生活條件特別不好,跟城市的整體發展水平已經不太匹配」。

但近幾年再去這些胡同逛時,她明顯能夠感到環境整治卓有成效。尤其是南鑼鼓巷的雨兒胡同,院落中原住居民居住密度大,生活設施不完善。東城區在此試點開展平房區直管公房「申請式騰退」和「申請式改善」工作,外遷改善一部份居民,留住居民生活同步提升。雨兒胡同已經是舊貌換新顏,實作了「老胡同的新生活」。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點贊的「建築共生、居民共生、文化共生」的「共生院」模式。

事實上,這也是北京中軸線最終選定15個遺產構成要素的背後原因。「北京中軸線上有著巨大、完整的建築群。我們可以選15個,也可以選擇更多的構成要素。但具體選擇時,我們不光要考慮到遺產價值的表述,也牽涉到保護管理所能夠達到的水平。所以現在15個遺產構成要素就是排除了很多可能引發爭議的問題後,綜合我們保護管理的水平作出的決定。」呂舟不無感慨地告訴記者,「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任務,梁先生那個時代不具備老城保護的條件,但今天我們接過這個工作,就可以努力去試一試。」

北京中軸線不僅是北京城的脊梁和靈魂,也是中華民族核心價值理念的載體,是人類社會的寶貴遺產。相信未來,北京在全球文化遺產保護領域以及促進文化交流文明互鑒工作中將發揮更大作用,願這對稱之美,千秋萬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