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說,孫悟空變化出的公雞,不能降服蠍子精,因為本體不是公雞,本質還是個猴子。
其實從西遊來看,即便是變化的東西,有時候也能媲美原物,發揮出同樣的效果。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瞌睡蟲。
瞌睡蟲,就是可以讓人瞌睡的蟲子。比如在五莊觀,悟空就用瞌睡蟲,讓清風、明月睡覺。
他腰裏有帶的瞌睡蟲兒,原來在東天門與增長天王猜枚耍子贏的 。 他摸出兩個來,瞞窗眼兒彈將進去,徑奔到那童子臉上,鼾鼾沈睡,再莫想得醒。悟空後來用瞌睡蟲時,還想著留兩個做種。
忽想起:「我當初做大聖時, 曾在北天門與護國天王猜枚耍子 ,贏得他瞌睡蟲兒,還有幾個,送了他罷。」即往腰間順帶裏摸摸,還有十二個。 「送他十個,還留兩個做種。」 即將蟲兒拋了去,散在十個小妖臉上,鉆入鼻孔,漸漸打盹,都睡倒了。這麽看起來,是不是只有原生態的瞌睡蟲,才能有效果?不然,悟空何必留兩個做種呢?
(請看這裏,瞌睡蟲來源,兩次說法都不一致,應該是成書問題導致的,即這兩部份故事並非出自一位作者之手,後來校對者又沒發現)
可實際上不然,即便是悟空用毫毛變出來的瞌睡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