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心靈

「特寫」中國種子闖非洲

2024-08-26心靈

界面新聞記者 | 謝小丹

界面新聞編輯 | 任雪松

7月底,在坦尚尼亞桑給巴爾市郊外,有兩小塊稻田顏色開始變黃,由於稻粒飽滿,田裏的水稻垂下了稻穗,等待著收割。而周圍,仍有大片大片的水稻依然保持著綠色,它們還要再等十余天才能成熟。

這裏是桑給巴爾農業研究所(ZARI)水稻試驗田,每塊稻田前都記錄著不同的品種名字。在那兩小塊率先成熟試驗田前,指示牌上寫著——WDR73。

WDR73,也就是來自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研發培育出來的節水抗旱稻。不過,目前節水抗旱稻在坦尚尼亞還沒有透過品種審定,沒有正式進入坦尚尼亞。

但由於節水抗旱稻在烏幹達透過了審定開始全國推廣,在烏幹達的一次會議上,桑給巴爾農業研究所(ZARI)水稻研究員薩勒姆·法基·哈馬德(Salum Faki Hamad)註意到了這一水稻品種,於是聯系上了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非洲計畫負責人劉竈長研究員,促成了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與桑給巴爾農業研究所(ZARI)的首次合作。

與桑給巴爾隔海相望的內陸,還有另一批中國專家在探索當地農業發展的可能性。

從桑給巴爾乘船,大約2個小時後就可以抵達對岸的沙蘭港,這是坦尚尼亞甚至於整個非洲最重要的交通樞紐。沙蘭港港貨物吞吐量大約可以占坦尚尼亞的90%。

在沙蘭港和坦尚尼亞多個城市之間,經由A7公路連線起來。同時這條公路也是前往尚比亞、馬拉威、盧安達、蒲隆地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等鄰國的主要中轉路線。每天,無數滿載的貨車便透過這條雙向車道深入非洲,或者從非洲深處前往沙蘭港的港口。

莫羅戈羅也在A7公路沿線上,距離沙蘭港大約320公裏,這裏是坦尚尼亞的農業大省,位於其南方農業走廊,中國農業大學李小雲的農業減貧示範計畫便在這裏持續了十余年,他選擇了介紹中國的傳統和簡易的1980年代的農業技術來協助當地農戶的農業生產。

水稻良種實驗

桑給巴爾號稱「印度洋的明珠」,是由印度洋上的若幹島嶼組成,主島面積大約與廈門市相當。在桑給巴爾,大米也是當地人最主要的食物之一,據桑給巴爾農業部常務秘書阿裏·卡米斯·朱瑪(Ali Khamis Juma)介紹,水稻種植是很多桑給巴爾人賴以為生的方式。

於是,島上遍布著人們開墾的水稻田,然而,到目前為止,桑給巴爾還沒有實作大米自給自足,需要進口大米。但桑給巴爾面臨著很現實的問題,農業多數都處於雨養的狀態。這是一種更為純粹的看天吃飯,由於缺乏農業生產必需的水利設施,當地的農業用水主要依賴下雨,每年3月到7、8月的長雨季是最主要的農業生產季節。

據薩勒姆·法基·哈馬德介紹,桑給巴爾有11000公頃耕地,但其中只有20%可以實作灌溉,其余80%則依賴雨養。這也意味著,桑給巴爾沒辦法依賴大量增加耕地面積來實作增產。

同時又因為沒有水庫等設施,在雨季,桑給巴爾還容易遭受淹水災害。而隨著氣候變遷來臨,桑給巴爾的旱季也在變長。當地農戶普遍種植的水稻品種成熟需要四個月的時間,一旦遭遇雨季提前結束,當年的收成就會受到影響。

試驗田裏的本地品種還未成熟。 攝影:謝小丹

此外,劉竈長也告訴界面新聞,當地面臨著水稻品種老化的問題,產量水平很低,在品種研發領域還基本為空白。

為了實作增產和提高抗性,同時也為了應對氣候變遷和缺水,據阿裏·卡米斯·朱瑪介紹,桑給巴爾正在探索多個水稻品種和農業技術的套用。這也是節水抗旱稻落地桑給巴爾的原因。

節水抗旱稻是水稻和旱稻的中間型別,這種水稻既具有水稻高產的特性,同時又具有旱稻節水抗旱的特性,既可在水田種植,實作節水並減少甲烷排放,又可在旱地栽培,靠降雨來滿足水分需要。在降雨較為充足的雨季和地勢復雜的坡地上,節水抗旱稻都能發揮所長,透過科學的栽培技術實作增產。

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是節水抗旱稻的主要培育機構,曾先後參與蓋茲基金會出資支持的「為非洲和亞洲資源貧瘠地區培育綠色超級稻」和「幫助西非國家建立水稻種業體系」等計畫,並在綠色超級稻的科研基礎上進一步開展了水稻抗旱基因的發掘與研究評價、節水抗旱稻新品種的培育與國際推廣等工作。

當前,節水抗旱稻在國內已廣為套用,每年種植面積在200萬畝到300萬畝之間,有秈型、粳型的節水抗旱稻,也有常規品種和雜交品種。

節水抗旱稻還走出了國門。 2016年開始,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開始探索節水抗旱稻在非洲的推廣探索,目標是透過試種和區域試驗選出或新培育適合非洲的低碳節水抗旱稻品種或雜交組合。

在非洲多國,節水抗旱稻都經過了多輪試種檢驗,也在蒲隆地和烏幹達等國家透過了品種審定。在印度、印度尼西亞、緬甸和巴基史坦等亞洲國家也都進行了試驗性種植。

近期,劉竈長告訴界面新聞,WDR73,這一在國內旱優73品種基礎上推出的改良版本,目前在非洲的推廣量已經達到了20多噸。

2024年3月起,中坦雙方圍繞著節水抗旱稻的合作就此展開,由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提供種子和技術指導,再由桑給巴爾農業研究所(ZARI)分發給當地部份農戶先行試種研究。 「我們雙方都認為,合作將是一個平等互利、共同努力的過程。」 阿裏 · 卡米斯 · 朱瑪說。

經歷了雨季和洪水後,試驗田裏的節水抗旱稻成熟了,從種下到收獲只用了110余天,比當地品種更早熟,稻穗也更為飽滿。

產量結果也令桑給巴爾農業部和桑給巴爾農業研究所(ZARI)相當振奮。根據統計,桑給巴爾節水抗旱稻適應力種植面積近2公頃,約合30畝,平均畝產可達288.9公斤,折合每公頃超過4.3噸,與當地品種的平均產量每公頃2.5—3噸相比,平均增產40%—70%。

不過,在稻田裏巡視後,劉竈長發現,節水抗旱稻還沒有完全發揮其潛力,「目前試驗田裏的種植方式相對還比較粗放,如果提高種植密度,產量還有望翻倍。」

劉竈長還發現了胡麻葉斑病的蹤跡。這種病害會在水稻的葉片上顯現出大小不一的斑點,主要就是因為水稻養分不足。與薩勒姆·法基·哈馬德核對過用肥情況後,他也發現,這片稻田中施肥量不足中國的三分之一。

在今年試種經驗的基礎上,未來,桑吉巴爾打算進一步對節水抗旱稻進行測試。

根據阿裏 · 卡米斯 · 朱瑪介紹,他們將重點評估WDR73水稻計畫的有效性,若最終成果理想,將擴大計畫的套用範圍。

當地村民 阿裏 · 阿蔔杜拉 Ali Abdallah )也告訴界面新聞,今年收到種子時錯過了雨季,計劃下個季節在雨養農業區進行測試,「如果農民在雨養區得到這樣的產量,他們會非常感謝你的。」

劉竈長也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在技術上加強合作,並考慮引入更多適合當地氣候和土壤的抗旱稻品種進行篩選和種植。

小農戶的農業困境

在非洲,坦尚尼亞是少數的農業凈出口國之一。坦尚尼亞農業部糧食安全司釋出2020/21年度糧食作物產量和2021/22年度糧食作物可及性初評報告。報告顯示,坦尚尼亞連續7年糧食自給率保持在120%-126%水平,2021/22年度預計為125%。

農業更是坦尚尼亞的經濟支柱,2023年,坦尚尼亞總統薩米婭·蘇盧胡·哈桑(Samia Suluhu Hassan)曾在講話中表示,農業在坦尚尼亞經濟中發揮著關鍵作用,貢獻了該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6%。除了促進國家的國內生產毛額外,農業還雇用了65%的坦尚尼亞人。

在不少機構的相關研究中,坦尚尼亞農業呈現著一派妍妍向榮的景象。國際市場研究和咨詢公司Mordor Intelligence的報告數據,坦尚尼亞農業市場規模預計到2024年為174.4億美元,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229.3億美元,在預測期內(2024-2029年)復合年增長率為5.63%。

糧農組織數據顯示,近年來,坦尚尼亞的耕地面積也呈現增長狀態。

圖片來自糧農組織官網

但在中國農業大學國際發展與全球農業學院名譽院長李小雲看來,坦尚尼亞農業增長主要來自農作物種植面積的擴大,農業生產率水平仍然較低,而且農業增長並沒有有效地幫助坦尚尼亞人擺脫貧困。

他曾撰文指出,坦桑尼擁有「雙重農業結構」,即不發達的主要從事糧食作物和傳統經濟作物(如咖啡和腰果)生產的小農系統和相對發達的大規模種植經濟作物的農場。在這種結構下,農業出口主要來自於經濟作物,考慮到主要經濟作物一般由大農場種植。

他還提出,由於歷史等因素,坦尚尼亞的小農戶們至今都沒有形成系統的種植技術體系。而由於非洲擁有多樣性的生態條件和豐富的植被資源,這意味著一旦糧食生產受到影響,非洲人口,尤其是貧困人口,基本上會轉向其他替代性食物和營養來源,如木薯、高粱、粟以及香蕉等水果,所以非洲除非戰亂和嚴重幹旱,很多地區也沒有出現的大規模饑荒問題。

種種因素共同作用下,小農戶們主要依賴於雨養農業的方式,也習慣於等雨季到來後,將前一年留下的種子撒到地裏,在雨水充沛的季節讓作物自然生長。

這種種植方式無疑十分粗放,農民收獲的產量很低。2010年李小雲在走訪「坦尚尼亞南部糧食走廊建設」的可研論證工作時就發現,作為當地主要糧食作物的玉米產量卻非常低,平均畝產只有150斤左右,而同期在華北平原玉米畝產已經可達800斤以上。

一位在該國投資農業的中國企業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表示,對於當地小農戶而言,他們沒有平整的耕地,沒有現代化的農業機械和灌溉設施,也缺少來自政府的扶持措施和補貼,當下的種植方式對他們而言可能是最合理、最經濟的方式了。

莫羅戈羅的玉米地。攝影:謝小丹

引入平行經驗

事實上,農業也是坦尚尼亞的發展重點。就在2024年1月初,坦尚尼亞總理卡西姆·馬賈利瓦(Kassim Majaliwa)還曾表示,政府已加大力度發展國內各個部門,包括農業,特別是糧食和經濟作物的生產。政策目標是確保國家有足夠的糧食,讓每一個從事農業的坦尚尼亞人都能從農業中受益,促進公民個人和整個國家的經濟增長。

在李小雲看來,坦尚尼亞80%以上的人口在農業就業,如不優先發展農業,減貧和經濟增長就不可能實作。也正因為基於這種認識,他的團隊在研究非洲發展時將農業作為切入點。

但農業向前發展,這個農業大國所面臨的挑戰多種多樣。

譬如,近年來,坦尚尼亞小農戶飽受氣候變遷的影響,由於缺少必要的基礎設施,他們的抗風險能力又非常脆弱。團隊成員、 中國農業大學大學國際發展與全球農業學院副院長唐麗霞教授也對界面新聞介紹,原本2023年希望有100戶農戶種植大豆,但由於幹旱,實際上只有不到20戶農戶最終成功種植,後來收獲的就更少了。

此外,莫羅戈羅地區行政秘書穆薩·阿裏·穆薩(Dr. Mussa Ali Mussa)也表示,我們大多數農業工作者缺乏技術,大多數人使用的是傳統的農業方式和當地的傳統裝置,只有很少的人使用現代技術,我們需要先進的裝置,需要灌溉系統,還需要知識,以便了解如何使用肥料和現代裝置。

提起農業技術,在當下中國的語境裏,人們可能會聯想到現代農業機械,想到生物育種技術……但這種認知就有可能與非洲的現實脫節。當地人實際上還使用著簡單的工具從事農業勞動,像是在麥迪格瓦辛巴(Mtego Wasimba)村,農戶們有著種植「鴿子豆」的傳統。但一直以來,他們都使用木棍敲打的方式進行脫粒,後來他們改進了工具,在木棍的另一頭加了一塊黑色橡膠皮,借助增加受力面積的方式提高脫粒效率。

村民使用傳統脫粒工具進行脫粒。攝影:謝小丹

在李小雲團隊去非洲開展農業合作之前,很多國家都曾經對非洲進行援助,但很多援助者提供的灌溉農業、機械化農場等方案都超越了非洲的發展情況,在坦尚尼亞難以落地。

基於坦尚尼亞的發展現狀,李小雲提出了「平行經驗」的概念,將中國勞動密集的農業技術發展的經驗引入坦尚尼亞。

在這十余年間,李小雲團隊先提出了基於中國經驗的玉米密植技術,教坦尚尼亞農民按照35厘米株距、75厘米行距來種植玉米,然後實行中耕除草、間苗等技術,在缺乏資本投入、不施化肥的條件下,改廣種薄收為「集約化、勞動密集」的精耕細作,最終將玉米產量提高。

之後,為了解決當地長期種植玉米卻不使用化肥帶來的土壤退化問題,同時改善當地飲食的營養結構,李小雲團隊又開始推廣玉米套種、輪種大豆,並開始教授村民制作豆漿。

唐麗霞在教授村民使用中國來的石磨。 攝影:謝小丹

培育小農戶種植經驗

然而,農產品增產後,很快就會發生供需關系逆轉,由此產生市場價格變化。在示範計畫最先啟動的佩雅佩雅村,村民采用了李小雲團隊的技術實作增產後,就曾遇到玉米賣不出去的狀況。

厄尼斯特·麥克戈(Ernest Mkongo)退休前曾任莫羅戈羅省政府原副秘書長,他告訴界面新聞,收購商們到偏遠地區的收購成本也非常高,市場供應量增多後,他們也就不再跑到偏遠地區收購玉米了。

穆薩·阿裏·穆薩也認為,市場是當地小農戶經常遇到的障礙之一。

好在,近年來坦尚尼亞玉米市場正飛速發展。厄尼斯特·麥克戈說,「現在每個鎮子上都有了很多的磨粉機,需要玉米用來制作玉米粉的收購商數量也增加了。」

坦尚尼亞糧食儲備能力近年來也大幅提升。根據坦尚尼亞銀行的數據,2023年12月,坦尚尼亞國家糧食儲備局(NFRA)持有的糧食庫存增至24.8萬噸,與2022年12月的13.7萬噸相比顯著增加。

開始種植大豆以後,農戶們也遭遇了全新的市場挑戰。

在坦尚尼亞,玉米、木薯是當地人的主食,大豆還沒有進入他們的飲食當中。麥迪格瓦辛巴村農技推廣員維羅妮卡·盧加諾也介紹,由於沒有收購商,農戶們有時會把作物帶到城裏,結果只發現價格很低,所以他們也不願意種更多大豆。

實際上,在坦尚尼亞,大豆並非沒有市場前景。即使在不以大豆為食的坦尚尼亞,豆漿也出現在了沙蘭港很多餐館當中。而2020年10月26日中國與坦尚尼亞達成協定,從2021年起也有大豆正式開始對華出口。

在穆薩·阿裏·穆薩看來,坦尚尼亞的農業發展不能只依賴於國內市場,「中國需要大豆和木薯,也許我們不清楚中國需要多少,但我們需要生產大豆和木薯,那就是市場。如果只依賴國內市場,我們就不可能成功。」

但參與大豆的市場競爭又考驗著坦尚尼亞能否形成穩定的供應能力。在李小雲看來,坦尚尼亞的困境在於,缺少灌溉、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又缺乏工業支撐,水泥、化肥需要依賴進口,高成本投入下生產出來的農產品便不具有市場競爭力,而家家戶戶種植就有可能形成穩定的供應。

李小雲向村民了解大豆種植情況。 攝影:毛偊

然而當下,李小雲團隊需要先解決示範計畫周邊的市場問題。他們打算先在當地建立市場機制,計劃將麥迪格瓦辛巴村公所外面的亭子改造成豆漿店,同時還在當地小學發起營養早餐計劃,為學校裏的300名學生提供豆漿,以此產生10萬先令的市場。

「我們為什麽要推廣豆漿,主要是大家食物主要是木薯、香蕉和白玉米,白玉米缺乏核黃素和3種必須的胺基酸,長期吃這樣的食物會造成營養不良。所以我們要推廣豆漿,從玉米到大豆到豆漿,形成了一個產業鏈。」李小雲對村民介紹了大豆和豆漿的種種優勢,希望說服村民種植大豆。

這並非沒有可能,至少在麥迪格瓦辛巴村附近,一個微小的豆漿市場已經慢慢形成。

從2023年起,奧瑪麗·傑奧(OMARY JAYO)就在村子主幹道旁開了一家早餐店,主要銷售豆漿、茶和還有其它一些當地食品。一直以來,奧瑪麗·傑奧家裏都有種植玉米、向日葵和大豆,這些作物主要供家庭消費,剩余的部份會拿去市場銷售。現在,他則把種植的大豆制作成了豆漿在早餐店中出售,不夠使用時他還會向附近的農民購買大豆。

早餐店門口的招牌。 攝影:謝小丹

由於沒有石磨等工作用來磨豆子的器具,奧瑪麗·傑奧制作豆漿的方式頗具非洲特色,他會先將豆子在鍋中煮開,煮軟後再以紗布過濾。在他店裏,還提供糖和香料用來調節豆漿的風味。

最初,為了招攬生意,他采取了低價策略,將每杯豆漿定價為每杯300先令。很快,豆漿就越來越暢銷,銷量從幾杯增加到了24杯。

隨著生意慢慢變好,最近奧瑪麗·傑奧也決定,不再低價攬客,要將豆漿價格漲到500先令。

這個微小的豆漿市場,就像是煽動坦尚尼亞農業市場化行程的蝴蝶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