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蒲 琳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陳鶴在電視問政節目中的犀利發言片段爆火出圈。因怒斥政府工作人員「這麽大的官威」,陳鶴也被許多網友稱為「嘴替」。
這一事件猶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讓人們對電視問政的意義和價值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既然是問政欄目,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沖突。
實際上,陳鶴作為點評嘉賓參加各地的電視問政節目已經長達10年,也見過官員們逃避電視問政的各種「神奇」方式。
0 1
陳鶴動怒的緣由是大冶電視問政第十五期節目中,居民反映的兩個問題。其一,凍雨壓斷水泥存在安全隱患,居民多次透過 12345 市長熱線反映,卻始終未能得到解決。其二,是家門口渣土車拋撒問題,也讓居民困擾不已。
而當地鎮政府經辦這兩件事的 12345 專員胡某的回應,卻讓人大跌眼鏡。對於凍雨壓斷水泥的問題,胡某稱「那個線掛著,是不影響他日常生活的」;對於渣土車拋撒問題,胡某則抱怨「你只考慮自己,貨車司機怎麽掙錢」。
正是這樣的回應態度,讓陳鶴教授在點評環節發飆,直斥這名工作人員耍官威。她的點評直接、不留情面,讓現場氣氛瞬間緊張起來。相關問政畫面在網上流傳後,迅速引發了熱議。事後,陳鶴告訴媒體,直播節目沒有彩排。
尖銳直接,這的確是陳鶴教授一直以來的「問政 style」。
在此前的電視問政中,她就曾叫板「各路大神」——
在「盼不來的自來水」案例中,陳鶴喊話 水務集團,必須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在社會建設中擔重任挑大梁,「國有企業公共事業要算經濟賬,但更要算政治賬,算民心賬,寧可虧錢,不能虧心,更不能虧了黨性。民生計畫不能讓一個老鄉掉隊,不能讓一戶人家喝不上放心水,這是黨和政府對人民的承諾」。
在「校外培訓機構消防安全」的案例中,陳鶴痛批11個部門,「如此明顯的問題,有11個部門都管得著這個問題,但是居然沒有一個部門負責,各個部門就像各路大神一樣,在檔裏面位列仙班,然而一到了動真碰硬的環節就法力失靈了。下發的檔中的分工是為了合作,是為了更好的擔責,要把校外培訓機構消防安全管理的流程控制圖畫出來,流程中每一個節點誰來判斷,誰來處理,誰來控制」。
陳鶴還怒斥基層幹部是「膽大妄為的法官」「怎麽當上幹部的?」……如此犀利的點評風格,為她贏得了一片贊譽。
0 2
陳鶴現任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研究公共經濟與財政學,行政法治,環境經濟與環境政策。華中科技大學官網資訊顯示,陳鶴還兼任中國行政管理學會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湖北省委黨內法規專家組成員、湖北紀檢監察工作研究智庫專家、湖北省行政機關能力建設指導專家等。
大約在2014年,陳鶴就參加了武漢電視台的電視問政節目。此後,她陸續參加了湖北省紀委牽頭的湖北電視台的電視問政,十堰、襄陽、孝感等地級市電視問政,石首、大冶等縣級市的電視問政。
陳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參與電視問政多年,她認為這些年電視問政不變的是「圍繞當時當地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確定問政主題」。
在省市層面比較宏觀,通常是「最佳化營商環境」「加強作風建設」等,在縣級層面則緊扣民生議題,反映老百姓的具體訴求,都是很具體的「急難愁盼」問題。
問政形式上,此前都是與官員面對面,基本上都是現場直播。但疫情後,由於客觀條件限制,部份地方改為了網路連線問政,還有的改為錄播。
在陳鶴看來,如果不是現場直播,被問政的官員就有可能提前準備,甚至照著稿子應答,從問政的影響力到尖銳程度都會有所下降,「官員對問政的壓力感、敬畏感就少了」。
一些官員在面對電視問政時的表現也反映出他們日常的工作常態。陳鶴記得,有官員一上場就找借口,「官員說‘我是剛調來的,不了解情況’,這種‘新官不理舊賬’的態度首先就有問題」。還有被問政單位的一把手為了逃避問政,以出差為借口,讓副職來頂替,結果被節目組直接打去視訊電話,當場連線請他回答問題。
據陳鶴觀察,這些年群眾對於政府履職盡責的要求明顯更高了,不僅僅是要求服務好,還要求態度好,要求政府的服務又快又好;而作為被問政物件的基層政府或政府部門,承受的壓力也在加大,「部份基層幹部會感覺‘受夾板氣’,個別人比較焦慮,對於電視問政也有怨氣」。
0 3
中國最早的電視問政節目可以回溯到2005年蘭州電視台創辦的【一把手上電視】,這一時期的類似節目有強烈的個人主義色彩,僅僅奠定了官民面對面交流、溝通的基調,但問答機制並不完善。
2011年,中國電視問政真正進入了繁榮期。武漢【電視問政】直播欄目的開辦一度取得巨大的反響,引起了城市台的爭相效仿。早在2016年,就有統計顯示,已有湖南、廣東、河南、浙江、寧夏、江蘇、陜西等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相繼推出電視問政類節目。
但同時也應看到,一方面,不少曾經有影響力的問政欄目曇花一現;另一方面,很多欄目高開低走,逐漸走向庸常,淪為擺設,成了有名無實的「花架子」。
這或許也是陳鶴及其參與的電視問政欄目能夠脫穎而出,引發熱議的原因。
在筆者看來,第一,問政,關鍵是要問出真問題;第二,問政的生命力在於落實「辦」的實效,不然「問了也白問」;第三,電視問政的目的不僅僅是解決問題,更是為了建立常態化的工作機制去預防問題。
期待,陳鶴能繼續保持犀利的風格, 更期待,在這番不留情面的批評之後,當事部門與工作人員能夠真正反求諸己,把群眾的事放在心上,踏踏實實為民辦實事、辦好事。
資料來源:大冶釋出 、海報新聞、政事兒、紅星新聞、澎湃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