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上午,承(德)平(谷)高速公路6標段總工程師文佳接到了一個好訊息,中南大學教授、中國爆破行業專家委員會專家劉敦文打來電話說,最新監測數據顯示,不久前主體完工的承平高速公路龍門隧道未對其上方的紅石門長城造成任何影響。
![](https://img.jasve.com/2024-9/af5604073c9addce459966fa11817dca.webp)
承平高速公路是首都環線高速公路重要路段之一,連線河北省承德市與北京市平谷區,對於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緩解首都交通壓力、帶動沿線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承德市興隆縣陡子峪鎮水廠村以南的京冀交界處,南北走向的承平高速公路與東西走向的紅石門長城不可避免地「相遇」了。興隆縣文物保護管理所所長閆偉生介紹,這段長城為戚繼光主持修建的薊鎮長城的一段,較好體現了明長城建築形制。
承平高速公路該如何穿越明長城下的山體?幾經論證,承德市政府和計畫投資建設單位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達成共識——盡管面臨成本增加和工期延長等問題,還是要把保護明長城放在首位。
![](https://img.jasve.com/2024-9/c9d2cbe461532f264174b00a7ee9e91f.webp)
「這可能是全國施工速度最慢的山體隧道之一。」擁有多年施工經驗的文佳說,普通山體隧道一天能掘進約3公尺,龍門隧道平均每天掘進不到1公尺,工期延長了兩倍多,成本增加了100多萬元。
在文佳看來,這樣慢速推進非常值得,「這條隧道讓承平高速公路靜靜地穿越了紅石門長城,未造成損失。」
龍門隧道拱頂處距紅石門長城垂直距離只有81公尺,施工稍有不慎就會對文物造成不可逆的影響。建設團隊以機械式開挖為主,創新研發了復雜山體保護孔爆破技術。「這種技術在爆破時產生的震動僅相當於在長城上跺了一腳。」
文佳說,建設團隊還聘請中南大學專家,對施工過程中明長城擾動數據進行收集監測。
![](https://img.jasve.com/2024-9/07c3dde076bd58c4d6f2060bd54b4644.webp)
作為興隆縣長城保護員,張力新每周都要巡護紅石門長城。站在長城上,看著即將完工的承平高速公路從大山中的村落筆直穿行,他高興地說:「等路通了,鄉親們開的民宿會更紅火,長城也毫發無失真,這真是兩全其美。」
來源:中國交通報
作者:姚麗新 陳紅宇
流程編輯:U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