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中時候的初戀是個學霸,頂級學霸,後面去了人大。
她閑的沒事幹的時候,喜歡去做題。
你以為她是頂級做題家?錯。
她的理由非常簡單。無聊不知道幹嘛,去做題,一提筆就困,10分鐘不到馬上就知道該玩什麽了。
這個方法我一直記到了現在,非常實用。
之前周末在家無聊了,不知道該幹嘛。我就去看論文。
看一會兒必困,然後立刻就有想做的事情了。
就在昨天我睡了午覺起來不知道幹嘛,又不想打遊戲。我直接去看銀行發的黨建學習資料。
看了不到20分鐘,看著外面藍天白雲的,突然就想喝摩卡。然後我就去樓下喝摩卡了,喝完又去吃了個手作漢堡,然後路過超市買了一提雞蛋拎回去了。
這個方法我不知道心理學有沒有現有的研究,我姑且叫它「酸甜效應」
我們直接吃蛋糕可能不覺得有多甜,但你先去吃一片酸檸檬,再去吃蛋糕,就會覺得蛋糕甜得發膩。
你要是覺得幹啥都沒有興趣。你就去吃苦。
可以逼著自己學一門小語種,可以逼著自己考CPA。甚至可以去送幾單外賣。
然後你就會覺得幹啥都有意思,幹什麽都有勁。
反差越大,快感越大。
你試試一個月別玩遊戲,等下個月玩連連看都停不下來,連環新接龍都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