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到過一個高中孩子突然不去上學的個案,孩子爸爸約的我,認為我說的幾分相似,便再邀約妻子來見,一開始相見甚歡,但短短的40分鐘裏,我聽她講家庭教育足足有30分鐘,原來她是「專家」。
我席間曾提出一個進攻性質疑,「青少年最渴望的心理營養重點是什麽呢?是無條件的接納嗎?」她說,「無論什麽時候,無條件的愛,無條件的接納都是首要的。」
道可道,卻非常道,雖未有錯誤,但不可絕對化,我有了一種懷疑,眼前人可能認為無條件接納準則是絕對的,會否,對這個孩子有了「先前過度控制,然後以無條件接納來補償性徹底放任」的可能呢?但我還是輕視了她對」信仰」的忠貞。
那時,我心中只是有7、8分的擔心,我擔心她會「指揮」我的咨詢,擔心「她只相信自己」而阻礙改變,於是,我當即拒絕這次咨詢,而她老公立刻跳了出來,指出「已經按照她的理念做了,只是這兩年來,形式越來越嚴峻」。
媽呀,時間好像太久了。我是救世主嗎?
這時的氛圍很尷尬,我知道這傷人自尊心,但我當時確實因為這句話猶豫了,丈夫的話激發了我的好勝心,我知道如果媽媽不配合,我很難施展開來,但我倒是喜歡解決復雜的問題,萬一我成功了呢?
然而,就在片刻間,盡管我的語言在為這位媽媽挽尊,但我卻一定流露出我的好勝心。
接著,就是她老公和她立刻在「高考是緊要關頭」和「你太忽視孩子了,你有責任」的話題裏,針鋒相對,氛圍迅速拉滿,好在,我及時扭轉觀念,為雙方做一些善意的轉譯,好在這次溝通,是因為我們第一次見面,在雙方的極力克制下,兩個人的怒火平息了下去。
青少年強勢、叛逆或者消極且固執,已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但是過度對抗,以至於極端認為「我決不能聽從他人的意見,否則我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或者對抗到以下這種程度,我認為就與環境問題極為相關,畢竟,沒有環境的問題,絕不會走向極端。而環境一定與父母的態度、父母的關系有關。
結束此次溝通後,我給他們寫了份報告,其意很簡單,就是被動反抗怎麽弄,以及這個咨詢我接不了。報告裏,我還是給出一些建議,專業和友善並列一貫如此;
報告,一會我摘一部份展示,除了咨詢中講過的策略技巧,可能用得上的都在報告裏了。而還多寫了些案例經驗,以可行性方案建議人家,還說了為什麽,就是相幫又擔心人家因為不了解而否定我的經驗。
總的就是,我覺得我不適合去做你孩子的咨詢,因為,你家家長意見不一致,且讓我看出來了,你們很可能讓孩子感到自我矛盾、你倆的教育方略互相針對,如果我進入咨詢了,建立了關系,對我的要求和指導意見,可別嘴上說一套、背地裏做一套,那多別扭。所以,但我的經驗你們可以借鑒,也可以不看,但我 知道的,我觀察到的,分析和思考過的希望分享給你們,然,我相信你們只要達成一致,就能夠靠自己搞定孩子的。
報告片段:... 因為進入到青春期了,教育需要與7歲之間不同,強迫性的改變認知,改變信念或許不可取,但盲目的接納和包容,因為內疚而可能對孩子的莫須有的控制說好,更是不可取。所以,咨詢師覺得孩子的確需要咨詢的。
但因為家長意見不統一,咨詢師覺得目前最好的方式是「學習」,咨詢師有兩門非常重要的課程「青春期改變厭學躺平」以及「家庭教育新課程」 分別針對孩子和家庭進行的多個厭學案例的共享和總結。父母雙方都學習,並達成一致,方可解決孩子的問題。
否則,孩子復雜的綜合的問題,和潛意識裏偷懶,回避的強烈動機,還有對於媽媽內疚的把握,很可能會利用家庭中媽媽爸爸的矛盾,左右言他,因此導致改變的效果不佳 ...
一天後,我本以為,我成功的推薦了課程,並安全結束咨詢,然......
我卻接到這二位已達成一致,並要邀請我「出山「的決議。當天一早他們就讓我趕緊過去,因為,孩子執拗得不去上學,讓我盡快面對面咨詢來解決。
天知道,我當時怎麽就那麽爽快,我竟然答應了,撂下筷子就奔車庫去了,路上就放下了,我不能接,雙方較勁怎麽辦的困擾。好像我完全勝任即將要面臨諸多問題,孩子的對抗,投射我成為他的父母的問題,妻子的強勢帶入,不易接受我的理念和方法的問題,以及夫妻之間較勁讓孩子利用的問題,腦子裏在進行一系列的思考,一邊開車,一邊做最後準備......
進入工作狀態後,我被邀請進了家門......
孩子正在鬧情緒,敏銳的嗅覺讓他知道我是幹嘛的,關著的門仿佛又鍍上一層隔音棉.....
他在房門裏一直喊叫著,」我沒病「,勒令父母進去,像極了領導訓話。
我給父母支招,你們需要接住,和平的說不,從要求他以尊重的語氣和父母說話開始,然後再「進去」,否則,就請他自己走出來說話。
我的第一條建議,50% -50%。孩子父親讓我穩定住了,認同並照辦了。而孩子的母親,留下了一句」孩子需要我「,就沖進了房間,隨手便關上了門。在接著的20分鐘裏,丈夫無論給妻子發簡訊、訊息,打電話,皆是杳無音訊。
我們聽得到聲音,可並不清楚,只是知道,有許多許多話,娘倆在交流,我等啊等,意識到,我擔心的事情這麽快就發生了。
孩子的父親,終於積攢足勇氣打破了沈寂,隔著門喊,邀請娘倆走出來一起聊。
隨後,就聽到房間裏,孩子態度更加沖的回應道:」我不出去,你進來,我有話問你!」
父親堅持不進去,雙方則開始對峙,孩子情緒噌的一下,激動起來。孩子母親說話了,比較溫柔,以中間人的角度,邀請父親「進去談話」,父親進了房間。原來孩子要求父母單獨咨詢師溝通,有問題的是父母,可媽媽還是不同意,於是,他的意見就是讓咨詢師離開,總之,不是他的錯,他沒問題,這句話孩子很大聲,可能是故意喊給我聽的。
接著的事情,讓我印象深刻,也把家庭的主要問題,孩子沒有坐在孩子自己的位置上,暴露得一覽無余。
父親要上廁所,孩子急了,「我讓你出門了嗎?你留下!這是我的房間!」
這話可能不想讓我聽到,但爭吵太大聲了。妻子勸說、解釋也行不通,孩子就是堅持你不能碰我的門,我的門把手,一時間,我就從門外,將一條資訊發孩子父親
「溫柔的堅定的說不,該做什麽做什麽」。一會,我就聽到裏面,父親頂著壓力,拉門出來上廁所了,而那時,我也戰戰兢兢,但孩子並沒有發飆,可能真的是,溫柔而堅定奏效了吧。
但是,門把手上歸屬權是我的,你做父親也不能不經由我的同意,動我的門把手的立場,我之前是聞所未聞,好像這房子是孩子的,父母是寄人籬下。
這件事,讓我立刻理清一個概念,孩子很可能存在」被動反抗「,什麽是被動反抗呢?普及一下:
被動反抗也是一種人格失調,就是一種「怪」的行為習慣,通常因為他們不能總是按期完成工作,不能遵守規則和指導,或者從群體中「消極態度」「瓦解其他同學的士氣」, 他們的家庭成員會讓患者感到壓力,比如要求其打掃自己房間,按要求做好作業,按時上學、尊重老師校長,對同學和他人的細致詢問予以尊重的回復這些基本責任的承擔方面有困難,以及在與具有權威性的人物(醫生,咨詢師,官員,老師)相處上的長期延續的困難。還有就是突出的,自相矛盾的說辭、挫傷別人的譏諷以及劍拔弩張的口水仗,也都是患者的家常便飯。
事情到此,我也該出馬了,在父親的溫柔堅定的行為下,最後,還是「將父母釋放了」,憑借見縫插針,不失機智的靈活。5分鐘後,孩子也同意和我單獨談談,不能」入侵「,我只能坐在門口隔著門交流,那裏沒有桌椅,我」申請「了一把椅子坐在門口說話,雖然感覺有點委屈,但見怪不怪了,工作結果要緊。
一開始倒是談的不錯,孩子情緒也緩和,20分鐘左右,我們談崩了。 談崩的點是「我三次邀請他出來面談,孩子很大意見」,孩子說,隔著門是給你面子,你離開,我才出來!你不離開,我就不出來了!結果,我一樂,把這氣氛搞得就有點不倫不類了,但可把他氣壞了。
立刻變了臉,表示你已經說了這麽多,我都給你面子回應你了,我本可以不回應你的,你應該知足了。你要是再說話,我就讓你見識見識我的厲害。
咨詢師的本份,來訪者的攻擊我當然要接住,我的回應是,尤其是請他們澄清自己的觀點,以提出理由、論據的方式重申觀點,以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理智,克服情緒沖動,於是,我問:
「哦,什麽把你氣成這樣了,你說來聽聽,是我說錯了哪句話了嗎?要是你有情緒,可以對我來,我受著,絕不批評。」
結果這小子竟然一邊跟我繞彎彎,一邊瘋狂的給他正在樓下的母親,以每秒多條的方式發訊息:
「我要死了,他虐待我!他打我!還不如死了算!」。
「我要死了,他虐待我!他打我!還不如死了算!」。
「我要死了,他虐待我!他打我!還不如死了算!」。
。。。。。。(原文個別字可能略有出入,但意思絕對不差)
如果不是幾分鐘後孩子父親透過轉述訊息給我看,我都不知道小家夥你還能這麽幹的?!
其實,孩子惡作劇也沒啥,說開了,有錄音,也有客觀記錄,能夠說清楚。關鍵就怕父母不冷靜,有的沒的,破壞了信任。與被動反抗的人做咨詢,向來十分挑戰,尤其挑戰咨詢師能否做到「堅定」且不帶敵意。
但附加的難度,就不好控制,尤其,在遇到固執、偏執的家長,就更難。
如果不是事先做了設定,不是事先約定,我的溝通當下,你們(父母)不能離開此地,避免事態嚴重時不能及時幹預,以及我的溝通後,我會給你們反饋,等等。如果沒有這番之前的設定,我也沒有膽量接這樣的個案。在來的路上,就清楚的溝通了,坐下來也再次重申過。
我希望在後面的交流中,試探孩子以何種方式發脾氣,我以為的是暴力、喊叫等,因為司空見慣,而我常常以此發展合作和商議,商議一起解決與彼此相關的議題,如果是我和孩子兩個人,我可以做到中立客觀。
但其他人介入,纏結不清時,我真是頭一回遇到......
因為,父母發訊息說要上樓來,我感覺可能需要處理下父母的情緒了,正準備給她和丈夫做一個簡述、以及應有的解釋,但卻吃了閉門羹。
我竟沒想到,她壓根沒有按照預先設定的流程,做個交接和總結,孩子媽媽甚至沒有等我解釋,而是義憤填膺的告知我:「從此以後,我不允許任何人傷害我的孩子。「 --- 我成了她老公的幫兇,意不意外。
後來我只得講過程、細節、孩子的情緒,我的處理方案線上上寫作完成,因為,我等著和孩子家長溝通時,孩子媽媽全程10分鐘都在給自己的家庭教育體系導師或同袍打電話。而孩子爸爸,著急」救火「,估計是需要確認孩子的安全,上樓去了,10分鐘後也未下樓來。
那份報告是我寫得很憋屈、很辛苦的一份,然第二天孩子爸爸向我道歉,說失禮了。
我了解,他一定是確認過,孩子小題大做,惡作劇而已。但是,媽媽卻問咨詢師要全程的錄音,我當然拒絕,以好奇的語氣:」請問您要錄音是想要做什麽?「
然後,這個和二位父母的群裏,就沒有後續回復了。
這個咨詢並不是我經歷的最難的一個,有做得不完美的地方,希望從朋輩、前輩這裏學習更好的方式,因為,這個孩子是我近年來唯一沒能救助的一個,我是指,我已經去見來訪者了,僅僅是隔著一道門,我知道再給我10分鐘,或許,我就可以讓他獲得我的信任。
就是那種,你胡鬧,你攻擊,我接得住,不懲罰、不責備、不批評,我會談我的感受,讓你同理到我,讓你發動善意。而因為太多的復雜性,我未能事先考慮充分,沒有料及孩子的問題與成年人的自尊勾連太多。而操之過急了,其實,應該先解決另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是孩子父母的矛盾,母親的自戀,這才是讓治療至今無可挽回的主要癥結。
我自然沒了這個孩子的資訊,有時候只是猜測,大機率的,這個孩子會隔三差五去學校,因為這樣可以讓他滿足自己的特權需要,也因此,孩子的度假性質的在校學習、沒有長性,和對學校校規和制度的挑戰,和帶來的後果,很可能讓他在學校、社會上難以快樂的工作、生活、學習。
想要化解他被動反抗和情緒化問題的治療,其阻力也不在孩子的惡作劇,整個過程都是孩子在重復過往的溝通模式,他的內在,真的需要一個」與父母不一樣「的」穩定「的人格,給他一種持續的不帶敵意、又十分有邊界感的回應。
甚至,更重要的孩子要看到一個被我傷害了,但不會以同樣的方式反擊的存在。重新投射成人,修建與父母的關系,最後改變被動反抗。
期待是美好的,現實又是令人遺憾的,我願意接受批評、我也學會了自嘲,只是願我能幫助更多的人,然,我真的能力有限。我做了一個復盤,與君共勉:
我對個人復盤和總結是:盡人事聽天命。
於其他有幸接到這樣挑戰個案的咨詢師朋友們的建議是:工作無可避免,而工作外,一定要學會傾訴和求助。
於大多數」焦灼於孩子叛逆「家長的建議:第一. 認同另一個人能夠幫助自己、幫助自己的孩子需要,與認為自己同等有能力能夠解決一切問題,都需要智慧來分別「我做得到」和「我做不到」。需要處理自尊自戀的問題,這並不丟人,沒有人能夠超脫。
第二,為什麽孩子小時候聽話,長大了叛逆、甚至被動反抗就會發展出來呢?可能就在於對認同的操作、對孩子的忽視、或者」過早的讓他獨立決策「有關,這些教育理念,包括」無條件的接納「一定有其道理,但操作需要分寸,有失水準就會造成負反饋。
那麽正在處理孩子早期叛逆,你有什麽建議嗎?或者,剛剛孩子出現了一些厭學情緒,一些心理問題,在還不至於找醫生、咨詢師之前,家長能夠做什麽嗎?
對於親子關系上有一點點敵意,有些對抗,但還沒有失控,家長能夠做些什麽來挽回呢?
你可以試試讀讀這本書【像青蛙一樣坐定】,這是一本關於用「正念療法」的不錯的書。新出版,最近也是太太搶先讀完了這本寶書,我想強烈推薦給我的知友們,我太太也是一名國家二級咨詢師,在IBM研究院11年,她的推薦下,我當然也讀完了這本書,我覺得如果你有以下的焦慮,值得入手。
因為這本書很薄,讀完它十幾分鐘就夠了,關鍵是如何使用,我來說說我的想法:
【誰適合呢?】
- 孩子經常在學業中表示出過分緊張、焦慮、壓力大的的孩子
- 孩子註意力經常不集中、時長悲傷和憤怒的孩子
- 早早叛逆的孩子,但還未完全失控,你們還存有真誠的溝通可能
【怎麽用呢?】
- 因為一個午休時間就能讀完的書,所以,你作為禮物送給他,或者放在她能夠瞥見、會因為好奇而翻開的地方,不易強迫他去閱讀,就是任由他接觸得到的地方
2. 在孩子也在附近活動的時候,你學習真本書時,偶爾並外放一下這本書附帶的音訊,聲音可以小一點,讓孩子感到偷聽了的竊喜,效果會更好。
3. 孩子都能上手的打坐,一點也不復雜,躺著、坐著、坐這裏、那裏都可以。如圖所示
【孩子如果要嘗試,需要可以準備環境嗎】?
答曰:不需要,不需要!孩子感覺舒適的任何地方都可以,一天中感覺放松的時刻都可以!
【哪裏能夠買到呢?】
我申請到了分銷的機會有優惠,放在」毛豆爸爸嚴選「的店鋪裏,歡迎來我這裏捧捧場,知識無價,請尊重原創正版。
毛豆爸爸的專屬購買連結戳這裏:商品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