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時間,有這樣一個視訊火了,讓很多人大開眼界。
上海一家餐廳,有人點了一份生菜沙拉,服務員推著小推車就過來了。
緊接著,他拿起一盒綠油油的羅馬生菜,讓顧客親自挑選要哪一顆。
挑選完之後,把葉子一片片摘下來放到碗裏,挖幾勺凱撒沙拉醬進去。
再加點雞蛋碎和麵包糠,撒上幾小片烤制後的培根,用絢爛的手法攪和在一起。
最後,頗具儀式感地擦一些來自義大利的帕瑪森芝士,你猜猜多少錢?
188+10%的服務費,也就是說,這麽一份看上去普普通通的沙拉,要206.8元。
在上海不努力,確實連沙拉都吃不起了。
位於靜安寺的一家被封為「上海切糕」的輕食店,這裏的沙拉是按克來算錢的。
讓服務員簡簡單單地稱一坨牛油果馬鈴薯色拉,結果被上面顯示的價格大驚失色:112元。
幾片「蜜汁紅酒醋佐餐和牛肉」,73.2元。
一點點「深海紅蟹義大利直麵色拉」,117.9元,也就是說一公斤的價格高達450元。
幾個「香草烤魷魚蝦仁」,54.7元。
這裏連最隨處可見的白米飯,都要8塊錢一份。
難怪吃沙拉能保持身材呢,不但錢包縮水了,自己又難過得連下一頓都吃不好,可不得瘦嘛。
02
你會發現,這幾年,國內越來越流行這類兼具「 冷,難吃,貴 」三大要素的「 富人飯 」。
比如,動輒5、60一份的幹噎酸奶碗:
在過濾好的幹巴巴的酸奶裏,拌入五顏六色的粉末;
加點烘焙燕麥片、藍莓樹莓等低糖水果,最後再放入一塊黑巧。
至於味道嘛,點贊最高的評論都是這樣的:「不好吃,咽一口脖伸出去二裏地,賊噎得慌。」
「不能當飯吃,吃多了會抑郁,覺得自己像村口的流浪狗。」
有人悟出了吃酸奶碗的秘訣:「放到飯前吃,起到一個對比作用,讓接下來吃到的食物顯得更加美味。」
即使吃慣了熱食的中國胃,受不了這生冷無比的白人飯;
即使吃完了仍覺得空虛不已,急頭白臉地又去炫了一盆豬肉燉粉條;
但仍阻擋不了「幹噎酸奶碗」在國內的人傳人現象。
仿佛只有在社交平台上曬出這麽一碗,才能彰顯出自己和白女一樣優越、松弛、健康的中產生活。
比如,45元一杯,瓶身上貼滿了各種營養成分的Blueglass酸奶。
燕窩、蛋白肽、益生菌、花青素、維生素礦物質......一眼望過去全都是高科技。
懂行的知道這是在喝酸奶,外行人一看還以為這是在輸液。
情緒價值一整個拉滿,很好地安撫了年輕人的養生焦慮。
但事實是,喝上這麽一杯,營養價值還不如生啃一顆大白菜或一根胡蘿蔔來得高。
比如,外賣平台上號稱幹凈又衛生的「輕食能量碗」,後廚環境卻常常是臟亂不堪。
地面上到處都是廢棄的菜葉,腐爛變質的青花菜、番茄,被切掉壞的部份,繼續賣給客人;
員工吃飯的勺子,直接用來煎無油雞蛋;已經變了味兒的意面,多煮幾遍,繼續用。
像這類披著「健康、減脂」外衣的輕食,不但掏空了你的錢包,還會讓你化身為噴射機戰士,得不償失。
03
這一屆「新中產」年輕人們, 在網紅宣傳的「中產生活模版」洗腦下、商家灌輸的「健康理念」敘事中,心甘情願地購買著資本用食物為他們劃分的階級儀式感。
不吃饅頭、紅薯等碳水,卻熱衷於吃無糖烘焙、嚼起來腮幫子都疼的貝果;
不喝老北京酸奶,卻接受45元一杯、上面寫滿了元素周期表的Blueglass酸奶;
對各種中式涼拌菜不屑一顧,卻追捧著188元一份、越吃越空虛的輕食沙拉。
社會學家戈夫曼指出: 人們都有一種「積極理想化」的傾向,也就是說,總是願意將自我呈現得比實際狀況更好,反映出一種「向上層流動」的願望。
世界就是個巨大的娟子,娟子們模仿著大夢麗,向往著白人女孩的生活:
一比一復刻白人吃沙拉和酸奶碗,以為這就是健康中產;
出門叫個專車,有白手套下來給自己開門,就覺得自己身份高貴;
對各種品牌LOGO如數家珍,與人交談必堆砌英文辭藻,不知疲倦地往自己身上疊加消費符號。
他們的自尊猶如空中樓閣,需要依靠外部事物的加持,才能換來自我身份的認定。
殊不知,生搬硬套並不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渴望透過外界認可來提升優越感,只會激發自己無窮無盡的焦慮。
04
【身份的焦慮】一書中,提到過這樣一個「 自尊公式 」,由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提出:
自尊=實際成就÷自己的期望。
很多人焦慮的深層原因,就是來自於永無止境的身份攀比,說白了,就是希望在與周圍人的比較中感受到自尊。
但根據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知道,提升自尊其實很簡單:
要麽努力提高自己的實際成就,要麽逐步降低自己的期待或欲望。
讓自己跳出樊籠,走出焦慮,其實只要放下對身份感的偏執;
不被外界的聲音所綁架,不用力過猛地追求「上層人士」的 生活方式,用自己最舒適的樣子去度過一生。
很喜歡【奧修著作】中的一句話:「 優越感,只不過是自卑感以倒立的姿態行走。 」
願我們,都能豐盈自身的內在世界,修煉出堅硬的精神內核,來對抗這個人人都在爭相攀比的荒誕世界。
共勉。
作者:小椰子,個人成長領域作家,全網粉絲量破200萬。關註我,用獨特視角解讀社會事件,陪你一起每天認知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