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有哪些大家不說,但需要知道的社會規則?

2020-03-20財經

一件非常容易被推理的事:不願意麻煩別人的人,也是極其不情願別人麻煩自己的。

【 所謂的麻煩,是因為你的行為超出彼此關系允許的界限。 】

好朋友和我比較有好感的人麻煩我,我很樂意。但是我實在是不希望花費太多時間和心力放在關系一般的人。我要認真的記住你的需求,還要根據自己自身情況幫你,而你卻坐享其成。世界上,麻煩別人又把別人的幫忙當做理所應當心安理得地享受成果的人【而且彼此雙方關系都不到位】真的太多了!別人就是說哎呀我懶,抱歉我也沒有那麽勤勞。您的「順便幫一下」在我的能力範圍內真的不順便。

…(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些小瑕疵,這篇回答當做以鏡為鑒的作用吧。我也是曾經經歷過見識過才會想到這麽多。)


借別人的書,最好書借來是怎麽樣的,還書的時候不要有太大的偏差。

(我自己是個很會保存書的人,買了很久的書仍舊嶄新,借了一個同學後,書不僅皺巴巴,原本潔凈唯美的封面也被他弄的臟兮兮的,黑黑的,書頁縫隙裏還夾雜著餅乾碎渣。抱歉,我真的很介意。)

聊天時,請等別人說完話。不要中途插話。

如果未曾見過光明,我本可以忍受這黑暗。

如果未曾經歷過被牽掛被關心的感覺,我本可以忍受這孤獨。

如果陽光與愛情無法改變我原來的生活,只會讓我的仿徨與孤獨更加荒涼。

講一個我最感受深刻的:上網如果不想太糟心。少點評論(引戰的)

如果你煩惱,你又不想跟別人說出事情的原委。那麽請不要在別人面前說:我好煩,別人一問你又說別提了。(一次兩次還好,頻率太多真的不好。其實大家都很反感帶給自己負能量,影響自己心情的人。)

一件事情,如果覺得部份細節不適合說出來,那就先在腦子過一遍,自己組織好了語言再說出來。不要總是支支吾吾的。

【通常情況下,】不要在現任提起前任。(特別提起前任的優點。)

如果真的喜歡她,請不要在她面前老提xx老找我,(然而自己又拖泥帶水,讓xx抱有希望。)不要以為這樣子形成競爭格局,她會緊張,會迎合你。因為這樣的實在是十分不尊重你喜歡的人和那個xx。

一般來說,最好不要去看別人的手機下載了什麽軟體。

寢室生活,10點後盡量不要發出聲音。

你對一個人付出越多感情,只會讓你越來越迷戀他。對一個人付出越多,只會讓你更愛他,而不會令他多愛你。這是心理學最基本的法則之一。

似乎有這樣一個規律,一個民族,一個宗教,越是興盛強大,對自己越有信心的時候,就越容易做到寬容。(林達)

還有一個,很喜歡刺探別人的私密,別人不情願說出來的私密非得問到底的人,窺私欲嚴重的人真的很令人反感。

【人常常會發育出很多惡習,最常見的就是好為人師和妄自尊大】

越努力才會越幸運,越幸運才會越努力。

人和人之間想要保持長久舒適的關系,靠的是共性和吸引。而不是壓迫捆綁奉承和一味的付出以及道德式的自我感動。

買衣服砍價可以用些心理學知識。先把價格說的很低很低降低賣家的心理預期。

比如300的衣服,你先跟他說160他肯定不答應,然後就再往上推。有些東西只是品牌效應。說白了就是有些東西的價值不值得他能賣得出那個價格。

長得好看的人都美而自知。其實身邊大多數人長得都不醜。身邊「長得有點好看」的人挺多的

不是你的社交決定你的價值,而是你的價值決定你的社交。

除了父母和戀人是最真心的祝福你的成就,其他人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麽關心你。

道理上講得通的東西感情上未必講得通,你所思考的與內心想要的並不一樣。有時候明知是正確的,但是心裏卻在抗拒,有時明知是錯誤的,卻拼命想把其正當化。互相磨合,互相妥協,把不滿敲成小碎片,讓這些不滿嵌在平平淡淡的每一天中,唯唯諾諾地過日子。(京極夏彥)

我們很少信任比我們好的人,寧肯避免與他們來往。相反,我們常對與我們相似、和我們有著共同弱點的人吐露心跡。我們並不希望改掉弱點,只希望受到憐憫與鼓勵。(加繆)

交淺莫言深。人剛剛到一個新環境時候,往往會因為缺乏安全感而容易與他人「交心」(有傾訴欲),講許多關於自己的比較私密的事情,過後往往追悔莫及。

不管是家人,朋友,或是戀人,關系莫太親密。當兩個人關系最好最如膠似漆形影不離,讓人覺得兩人情誼無縫可鉆時最容易產生分歧和矛盾。紅樓有一言「求全之毀不虞之隙」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不要將自己全盤托出,彼此保持點空間。

觀點不同很正常。越長大越不要嘗試說服別人。因為很累,而且很難。懂得「求同存異」真的很重要。某人最喜歡的明星,電影你再不喜歡也別指出他們的缺點。

即使對方在眾人的口碑不錯,但你倆就是不對盤,看不對眼。友情是雙向的,彼此之間若無互相欣賞吸引,便就此作罷。


朋友是交換觀點的人,不是交換感情的人。

因為怕自己自作多情,所以說服自己,好感只不過錯覺,睡一覺就好了。


很多時候,到一個新環境一開始能處的很好的不一定能一起走到最後,道不同不相為謀,圈不同再怎麽強融也融不了。所以交友不必焦慮,能處得來的肯定處得來,處不來的什麽維持友誼的手段也沒用。


朋友之間心理地位不平等,這段友情很難長久地維持下去。

千萬千萬不要裝逼太過,別人真的會看出來的。也千萬不要用虛假的假象來堆砌自己的形象。

有時候做錯事情道歉不一定會被原諒。但是不道歉的人真的很討厭。


不論你所堅持的這種價值觀是多麽美好,當你要求這個世界只局限於一種價值觀的時候,當你的價值觀不僅僅表現在嚴以律己,還發展成苛以待人的時候,這種價值觀就可能是禁錮思想的,也可能是危險的,因為它很容易走向極端(林達)

一個人真真正正的財富,家境,實力真的是細節體現出來的。比如真正有錢的人,他再怎麽低調,不顯山不顯水,在他平時日常用品,說話中所體現出來的消費觀,見識,價值觀都如同管中窺豹,可見一斑。比如買大牌的包包,外衣可能還看不出什麽,但買那些內在的,比如內衣,內衣反正別人也看不到,買大牌的內衣,這可能真的是消費觀和支付能力的問題了。

類比一下,真正有才的人即使他從來不擺明說,但從細節滲透出來足可以感受出來,從他說話時清晰的思維,廣博的見識可不就能感受得出是一個有趣的靈魂。

接觸到不同的層次,被灌輸不同的價值觀,最後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正義。 有時候,你以為你在做的事是對的,也只不過是因為,那符合你心中的正義而已。

2,你越是費勁心思的去取悅一個人,那個人就越有可能讓你痛徹心扉。終有一天你會明白,人和人之間想要保持長久舒適的關系,靠的是共性和吸引。而不是壓迫捆綁奉承和一味的付出以及道德式的自我感動。

日光之下並無新事,人性也一貫以來如此,所以有時候我總會恍惚地覺得,當下發生過的一切情感,一切悸動,一切事情發展走向,都已經是陳皮爛谷,從古至今上演了一遍又一遍————

因為從古至今,「打一巴掌再給一顆棗」真的是招攬人心屢試不爽十分靈驗的招數。「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總是有恃無恐」這句話真的無論什麽時候,放在很多事情上都很對。

3,(什麽感情都通用,只不過在愛情上你會更加義無反顧,更加一腔孤勇,從而也會更加刻骨銘心。)

同第2條,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你對一個人付出越多,你對這個人的感情就會越深。

想要放棄一個人,在你特別迷戀他那段時間看起來好像很難。因為你很在乎他,你很多原則都可以被他打破,會因為他而妥協。但其實,只要你堅持有一段時間刻意的忽視他的資訊,不要總跟朋友提起他,不要總去關註他的動態,不要總故意制造偶遇,如果他真的不在意你,他根本就不會知道你因為他心情是如此煎熬,他也不會感受得出你刻意的明顯的忽冷忽近,忽冷忽熱,因為他真的不在乎,不care。所以你需要一段刻意不關註他的時間,你才會冷靜地理性地看待你的付出,他的表現才會讓你寒心,心都涼透了,這個時候你才會真正的放下一個人的,放棄他。你才會真正的離開,不聲不響地不需要他知道,他不再是那個你曾經珍重地放在心上,心心念念的人了。

事實上,當你回過頭來看這份感情,其實他不一定就值得你那麽多的喜歡。他曾經的讓你念念不忘的閃光點其實並沒有那麽耀眼,你知道嗎?其實喜歡一個人,在乎一個人是內建美顏濾鏡的,你的喜歡是十分的帶著主觀性的。你的喜歡或許有時候只是陷入了一個怪圈——「誒,怎麽辦,我好像真的喜歡上他了」,每一個失眠的夜晚裏,為他的仿徨惆悵,每一個因為他發呆聽不下課做不了工作,都像是在釀酒,為這份喜歡愈釀欲濃烈。有時候,你喜歡上他,並不是因為你真的百分百被他這個人吸引住,而是真的一半被吸引一半陷入了怪圈,所以你真的可以放下一個人。真的。

他其實沒你想象的那麽優秀,其實他並沒有那麽厲害,輕而易舉就能傷害到你,其實是你給了他一個機會,你把他放在心上,才讓他有機可乘。如果不是因為在乎,怎麽會有這麽多的情緒。

其實他曾經對你的真心視若無物的面目真的十分可憎可惡。


4,『在成年人的社交禮儀上,沒有語氣堅定地提出,就是客套的意思。沒有爽快的答應,就是拒絕的意思。』這句話是在網上看到的,一開始乍一看覺得好繞口。差點還以為只是段子手故意排比出來的偽人生道理。但其實後來經歷過一些事情,套上這句話才知道其實說的真的很對。比如在外面一起吃飯,那個用肯定句說「我來買單。」他確實真的要買單,很多看似客氣卻繞來繞去的話其實他真的想aa。

(這只是一個最淺顯的例子。不過我看來,在外面一起吃飯最好aa就aa,要不就禮尚往來。不占他人便宜是人品,是基本的素養,或許答主本人還是學生,我身邊真正的特別大方的富二代不多,如果他真的不想別人事後還他錢,我也不好意思就此翻頁,過後買一件禮物送給他,但輕輕巧巧的,不要刻意擺明是為了還那頓飯的錢。別人盡「地主之誼」,我們也要表達賓客的心意呀)

5,失望和生氣是不一樣的,生氣只不過是想被人哄哄,而失望是你說什麽我都聽不進去,開始理性地思考這段感情存在的意義。

是的,大張旗鼓的離開其實都是試探,真正的離開是沒有告別的。

一個人思想成熟,見多識廣,了解必要的常識,涉獵廣,真心是件好事。無法被理解請不要難過,你的知識也不必因此背鍋。

不要為了合群而抹去自己的好習慣。真的不值得。


不要把別人跟你吐槽過的八卦說過的話再說出來,八卦聽完要保密

8,請謹慎那些道貌岸然的狎昵,請好好保護自己,提高警惕,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9,熱鬧只是一陣子,孤獨才是整個人生。

——認知心理學有一個「間隔效應」,分幾段時間學習,不要試圖一次學完所有東西,會大大提高學習效率。此外,研究還證實,學習之後休息或睡一會兒,能有效提高學習效率,事實上當你覺得學得不能再學下去怎麽辦,不用去看勵誌句子,睡一覺就好了。

社交的本質是價值交換,所以煩惱時便著眼於提高自我價值。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明白每天發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對於別人而言根本毫無意義」。明白了這點,就不會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看法。


一個人的性格形成並不是一件特別主觀的事兒,還會因為他自身的客觀條件所影響。

有些人確實熱情大方,樂於助人,但其實他確實有能力可以這麽做。比如一起去爬山,他身體素質真的夠硬,別人累的氣喘籲籲,他仍舊呼吸平穩面色如常,這個時候幫你拎點東西對他來說確實是舉手之勞。比如在你急需用錢著急到不行借你一次錢,因為他暫時手頭寬裕呀。不過別人有能力做,我們也要心存感恩之心,不要看作是理所應當。因為這是自己的人品和素質問題了。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關於家裏的情況或者個人私密,情感狀況壞的方面最好不要總向別人傾訴,第一莫讓自己太沒私密,(也可以理解為保持神秘,老是說自己的拮據之處也沒意思)第二交情是最玄之物,還是那段話,一開始關系很好的朋友未必能一起走得遠。第三煩惱瑣碎人皆有之,傾聽也是花費時間精力。未必能增進友誼親密無間,反而會引人反感。

還有一個關於【八卦】的。除了不要把別人說的話說給第三者聽,還有一個就是不要背地裏講人壞話(指名道姓,如果是隱喻的反正別人也猜不出是誰那也行)。有些人道理是知道,但總忍不住吐槽。先不說這些話對方會不會事後無意中得知,就說你說人壞話,第三者聽了心裏或多或少會對你提起警惕之心。

說話習慣性否定的人需要改改。「你跟有些人說話,他第一句肯定是不不不,不管你說的對不對,似乎道理只有從他口裏說出來才是正確的。我最討厭這樣的。」

夫妻,情侶吵架千萬不要摻合太多,也不要說誰是誰非(適當說說「他確實不該如此」)。你和當事人關系再鐵也要記住有些原則不能不遵循。最好說點安慰的話。老話說得好「勸和不勸分」

我自己的感受:一般人都享受別人看不慣自己卻幹不掉自己。一般人都討厭看不慣別人卻幹不掉別人。

更新一個我最感興趣的家庭教育:

【別以為小孩兒年紀小什麽都不懂,你對他好他就會牽掛你的。小孩的學習能力模仿能力都很強。他們只是年紀小,沒常識,沒力氣,沒透過系統的學習形成自己的價值觀,自我保護的意識不強,而且也沒有能力足夠足夠來保護自己。確實是頑皮,我覺得純粹就是精力充沛+對周邊的世界抱有很大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娃兒小,父母也無法一直陪他們。但是小孩子的思維跟我們是不一樣的。不能用成年人那一套一套規矩來對待他們。比如有時候,哭只是他們表達情緒的方式。而不是一件丟臉的事。人之初生,懵懂混沌,人性本有兩面,善惡皆有。小孩子是很天然的表現出人性最初的樣子。比如占有欲。成年人也有人性的陰暗面。貪癡嗔怨。】

1,人情緒激動都難以控制自己的生理反應。所以我一看到有些教育小孩子的家長,黑著臉皮,手裏還拿著鞭子,怒氣沖沖地說:「再哭我就打你!」我看了特為孩子打抱不平,明明小孩子也沒有犯什麽太大的錯誤,一般也就頑皮了點,小孩子都已經承認錯誤了,家長這時候糾結的反而是——你怎麽哭哭啼啼的這麽不聽話!我聽了心煩!【再說了像我們長這麽大了難過的時候都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更別提小孩兒了】

小孩子年紀小,沒常識,沒力氣,還沒透過系統的學習形成自己的價值觀,明明受了委屈自己也懵懵懂懂不明白,更別提和大人講道理了,哭只是他們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但是!部份家長!就按照他們成年人的思維!認為哭是件丟臉的事!我去你媽的!你鞭子拿在旁邊,(有些家長還直接就打孩子)臉黑成那樣,誰不會被你嚇哭啊!父母是小孩子最信賴最依靠的人,希望家長們也能站在娃兒的角度好好想想。不要按照對付成年人那一套一套的來教育小孩。不要讓小孩子缺愛。

60,70年代的家長如果是教育方法不好那還情有可原。在他們小的時候老一輩人更是變本加厲。況且他們的年代很多理念都沒有我們先進,豐富。

我越長大越覺得一個人從小擁有理性的父母溫馨的家庭對他整個人生來講是一筆多麽珍貴的財富。我放假在家裏陪著三歲的侄兒,他要是哭了我都是哄哄他。

先強調一下【他不會受到挨打不要害怕,(他們一害怕就哭)】而且小孩子都很單純,你說什麽塔克辛什麽,特別是3,4歲的牙牙學語的娃兒,所以我得說【我是愛你的疼你的】(有些家長會說些氣話:再哭我就不認你,拋棄你。)要教育一下【為什麽你做這件事情是錯誤的?它會引起什麽後果?】打個保證再說一遍【以後不能這樣幹了】哄一哄小崽兒就乖乖不哭啦。(我的方法不一定通用。主要是我與我家崽子相處久了自己摸索出的對待他的方式。)

2,之前見過一個家長說他為了教育女兒要懂得人外有人,在同事面前跟她女兒誇人家的閨女好看,她女兒聽了不開心,他就感到很憂愁覺得女兒這樣做不對。

呵呵,要是別人在我面前跟我說,「你瞧,xx長得比你好看,比你厲害」cnm老子聽了也不開心的好嗎呵呵。

3,可能我本人性格十分護短吧,我再繼續講講教育孩子的事。(從帶我侄的經驗,大家聽聽對不對,畢竟我的年紀很沒說服力。)

教育孩子,在家裏教就好。不要大庭廣眾之下兇孩子。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年紀有多小都是。比較小的孩子(3,4歲左右)會產生害怕被爸媽拋棄的恐慌,會產生很多軟弱的情緒。比較大的孩子實在是很讓他難堪。反正我小時候,我要是不聽話,我媽來教育我,我哭,要是遇到家裏有人坐,那個人即使是靜靜的看我我也會感到極度的難堪。

很多時候只要兇一下就好了,給彼此一個台階。因為小孩只是很喜歡做自己的「舒適區」的事情。你要他做一件事,你要以理服人,跟他說為什麽要做這件事,不做的後果。畢竟我們都是為了他好。他要是不聽就誘惑他,或者就適當的生氣。適當的拿出家長/長輩的權威。適當教育教育。不要太秉承「棍棒出孝子」,有些家長想不通為什麽心那麽狠,反正我侄眼淚一掉我就心軟到不行。

打孩子打pp或者打手心就好了。不要打太兇……有些人,自己看著不心疼嗎我的天?

現在想想有些家長的教育方法是青少年叛逆期的誘因吧。有些家長生氣總說「我拋棄你了」「你走吧」「不認你了」「不要踏進我們的家門口」類似拋棄的話語,當小孩漸漸有獨立意識的了,以前那些恐慌被拋棄的焦慮,那些曾經軟弱的情感,自己無法控制無法把握仿佛會被遺棄會漸漸演變成病態的戾氣。

凡事有因有果吧。

【強調一下,世界上凡事無絕對,我說的也不一定對。很多時候都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每個人性格不同處理方式也不同。客觀環境也不一樣。】

【三尺微命,一介書生,倘若哪裏說的不好歡迎在評論區指出來,歡迎討論。一起思考,一起成長。:D】

【最後謝謝閱讀,不過我一有什麽感想就會繼續更新的~大家還要看點啥】

【覺得好就點個贊呀。】

【我現在比較需要「贊」。如果對你有幫助,希望點感謝之前先點個贊,謝謝喜歡:)】

【我頂多也就懂點一些道理吧。從小家裏父母比較溺愛,所以小時候挺不懂事的,以前做了很多不妥當的事情,大家如果覺得我講的挺一回事的,其實就是我經歷過,思考過,反省過。現在人也不厲害,好多日常生活常識技能都不會,不會烹飪,只會往電飯窩撒把米。人自制力也不好,老是玩手機q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