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增速放緩只是多重因素交織下的一個縮影。
12月9日晚間,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釋出訊息稱,近日,因輝達公司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及【市場監管總局關於附加限制性條件批準輝達公司收購邁絡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權案反壟斷審查決定的公告】(市場監管總局公告〔2020〕第16號),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輝達公司開展立案調查。
訊息一出,輝達股價應聲下跌。
截至當地時間12月9日收盤,輝達收跌近3%,市值一夜蒸發6400億元;英特爾、AMD、阿斯麥、台積電、Arm等美股大型半導體公司也普遍收跌,像AMD最高跌近6%。
但對於國產芯片股來說,此訊息卻為資本市場帶去利好。
12月10日,A股的芯片概念股迎來一波行情,板塊個股中,以下股票漲幅居前,如東方智造報6.03元/股,漲10.04%;盛景微漲停至46.26元/股;華大九天報133.96元/股,漲8.72%……
值得註意的是,中國市場還是輝達第三季度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業績不及預期,AI資產出現泡沫?
作為全球知名的芯片公司,在全球生成式AI與大模型賽道火爆時,所有算力需求都轉化成了輝達的財報數據。
富國銀行今年2月數據顯示,輝達2023年在全球數據中心圖形處理器(GPU)市場份額為98%。第二名的AMD市場份額僅為1.2%,第三名的英特爾不足1%。
當地時間11月20日,輝達釋出了截至10月27日的2025財年第三財季財報,期內財季營收為350.82億美元,同比增長94%,環比增長17%;凈收入193.09億美元,同比增長109%;攤薄後每股收益為0.78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1%。
具體業務方面,輝達Q3數據中心業務營收為308億美元,超出市場預期的288.2億美元。這部份業務貢獻了輝達絕大部份營收,囊括了市場最關註的AI芯片。
遊戲業務Q3營收為32.8億美元,分析師預期為30.3億美元;圖形工作站芯片和汽車芯片Q3營收分別為4.86億美元和4.49億美元。
輝達專業視覺化業務(銷售企業用圖形芯片)第三財季營收為4.86億美元,同比增長17%,環比增長7%。
輝達汽車業務第三財季營收為4.4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2%,環比增長30%。
同時,輝達對下一季度的業績作出指引,預測2025財年第四財季的銷售額將達到375億美元,上下浮動2%,高於市場平均預期的370億美元,但低於部份分析師的最高預期。輝達將維持每股季度派息1美分不變。
雖然輝達的業績仍在高速增長,但增速正在逐漸放緩。公司第三財季營收同比增長94%,而去年四季度到今年第二季度,增速分別為265%、262%和122%。
事實上,輝達增速放緩只是多重因素交織下的一個縮影。
首先,全球範圍內的反壟斷浪潮正在向科技巨頭襲來。美國、歐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在加強對科技巨頭的監管力度,以防止其形成壟斷,扼殺市場競爭活力。輝達作為AI芯片領域的龍頭企業,自然成為了監管機構重點關註的物件。
其次,輝達還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
傳統的競爭對手AMD和英特爾虎視眈眈,不斷推出新的產品和技術,試圖蠶食輝達的市場份額。更令人擔憂的是,一批新興的AI芯片初創公司也異軍突起,例如矽谷的Cerebras,其推出的芯片在某些方面甚至已經超越了輝達的產品。
此外,輝達的一些大客戶,如亞馬遜等雲端運算巨頭,也開始著手設計和研發自己的AI芯片,以減少對輝達的依賴。
這些因素都在進一步削弱輝達的市場地位和盈利能力。
另一方面則來自中國市場。據輝達期內財季顯示,輝達在中國大陸(含香港)營收115.7億美元,在其收入大盤中占比12.7%。可以看出,中國市場在輝達的營收大盤中有較大比重。
就在財報釋出後,11月24日,一張輝達創始人CEO黃仁勛在中國香港深水埗大排檔喝啤酒的照片在網上流傳。媒體報道,就在十天前,他剛剛在輝達的日本峰會上與軟銀創始人董事長孫正義進行了一場如兄弟般的對話。
外界認為,黃仁勛近期頻繁的亞洲之行無疑釋放諸多訊號,特別是對於中國市場。然而,近年來輝達在中國市場面臨著諸多挑戰。除了此次反壟斷調查外,輝達還需要應對中國本土企業的崛起以及政策環境的變化。
應對諸多不利因素
以汽車行業為例,車規級芯片是汽車電子系統的核心組成部份。不久前,中國新能源汽車首次突破年產1000萬輛,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以及自動駕駛、智慧座艙的不斷普及,汽車芯片的市場需求正在激增。
中汽協此前釋出的數據顯示,一輛傳統燃油車所需汽車芯片數量為600-700顆,一輛電動車所需的汽車芯片數量將提升至1600顆,而更高級的智慧汽車對芯片的需求量將提升至3000顆。
貝哲斯咨詢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及中國市場汽車芯片市場規模分別為2793.64億元、658.18億元,中國占比23.56%。預計至2029年全球汽車芯片市場規模將提升到5305.25億元。
2023年,中國智駕域控芯片市場中,特斯拉FSD芯片在華銷售120余萬顆,占據37%的市場份額,輝達Orin-X芯片銷量109.5萬顆,占比33.5%。兩者共計占據70%多的市場份額。
事實上,隨著車企對芯片需求的日益增長,車規級芯片的國產替代正在加速進行。
例如比亞迪從2004年就開始布局汽車芯片,目前比亞迪已成為國內實力強大的汽車芯片企業之一,可以生產MCU、PIM、IGBT等芯片,而且它擁有自己的芯片制造廠,實作了自主設計、自主制造。
在先進的智駕芯片方面,中國諸多車企也在紛紛布局,部份汽車企業已開始在自家的汽車上采用自研的智駕芯片。比如吉利早在2019年就成立芯擎科技,2021年釋出首顆7nm智慧座艙芯片「龍鷹一號」,2023年龍鷹一號搭載於領克08,此後更多車型開始采用芯擎的自研芯片。蔚來自研的智駕芯片名為「神璣」,小鵬自研「圖靈芯片」,理想自研芯片「舒馬克」。
而華為在進入汽車智慧化賽道之前,就已經開始大規模投資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推動芯片國產化,特別是碳化矽這一熱門領域。
這些國產芯片和解決方案在效能和套用場景上逐漸逼近國際巨頭,為輝達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帶來了巨大壓力。
另一方面,政策環境的變化也對輝達構成了挑戰。
受美國政府頒布的新規影響,輝達的多款高端產品向中國出口受限。在最新財務報表中,輝達提到截至目前還未收到將受限制產品運往中國的授權證,據其了解,合作夥伴和客戶也沒有收到運輸這些受限制產品的授權證。
黃仁勛此前曾警告美國官員:「如果我們被剝奪了中國市場,我們是沒有應急措施的,(世界上)沒有另一個中國,只有一個中國。」黃仁勛說,中國市場不可代替,若無法與後者進行貿易,將對美國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害」。
不止輝達,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台積電被曝將應美國要求,從11月11日起停止向中國大陸客戶供貨用於人工智慧(AI)套用領域的先進芯片。報道指出,隨著川普贏得今年美國總統大選,並即將重返白宮,台積電尤其擔心會被視為「不可靠或不合作物件」。
就在10月28日,美國財政部敲定一項新規,旨在禁止美國個人和公司在中國投資開發一系列先進技術。據悉,該項限制重點關註先進半導體和微電子器件及其制造裝置、量子計算中使用的技術以及人工智慧系統。
美國政府的換屆對於包括輝達在內的很多與政府存在合作關系的公司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風險。但分析師普遍預計,芯片將再次成為美國打壓中國正常貿易計劃的重要一環。
所以即使已在股市登頂,輝達依然面臨著風雨交加的前路。
一年前,輝達的市值還只是1.2萬億美元。今年以來,它不斷創造股市神話,股價今年已上漲逾190%,市值2月突破2萬億美元、6月突破3萬億美元、本月重奪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之位。輝達還取代矽谷芯片巨頭英特爾,成為了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成分股。
截至最新收盤時間,輝達最新市值為3.31萬億美元。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的數據,輝達在AI芯片領域的市場份額超過80%。毫無疑問,在可預見的未來,市場對輝達芯片的需求仍將強勁,但如何面對在中國市場的挑戰與機遇,仍充滿不確定性。
註:圖片部份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