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輕國人的消費觀就有問題,全世界都是以買便宜又好用的東西為榮,只有國人的風氣是以買貴的東西為榮。
上次看微博討論一家網紅店一件三無抄襲的衛衣賣八百多,有個評論說好貴,下面立馬一群人諷刺他「一件衛衣八百多很正常吧」。
B站還有個人測評個網紅飯店,賣西式早餐的,培根煎蛋香腸三明治這種,歐洲美國滿大街都有的那種,人均150,up主覺得也不好吃。然後評論討論值不值,然後我看到一條點贊很高的評論:「在上海,人均150的餐廳很正常啊」。
有個行銷號發個照片,一個女生的桌子上全是化妝品,問大家「這一桌子化妝品啥水平?」。粗粗算了一下這一桌子輕松過萬(有SKII神仙水,有紅腰子,有紀梵希散粉,BB的蟲草粉底,la prairie精華等)。然後評論非常統一和諧——中下水平。偶爾有一倆說「壕」的人,下面也都是排著隊嘲諷。
觀察國內的年輕人,不管掙多少錢,都得有幾樣奢侈品,時不時去高檔餐廳打打卡。能踏踏實實攢錢的,不多。別說老外,我都覺得中國人咋都這麽富裕?
國內消費的風氣就是「先說貴的人就是LOW比」 ,尤其是年輕人 。 (我覺得上一輩消費觀就很正常,但經常被年輕人拿來吐槽。)
說不清什麽感覺,有些人總想拿「消費」證明點什麽。到底證明什麽呢?
我媽經常來美國出差,有一次她問我「為啥**牌子的東西國內賣那麽多貴,美國賣這麽便宜啊?」 不知為何,我的腦中突然浮現出【屌絲男士】電影裏的一個情節:前期膨脹的大鵬參加粉絲見面會,臨時被某老板邀請參加飯局,經紀人問大鵬「那些粉絲怎麽辦?」大鵬滿臉嘲諷地說「沒事,讓他們等著,他們就喜歡等。」。 估計某些本土定位一般的品牌進軍中國的時候,老板也會說「沒事,賣貴點,他們就喜歡貴的。」
我家那位是大廠碼農,日常開銷基本不占收入比例的,上周剛為買了一雙20刀的冬鞋沾沾自喜,我總勸他買點好的穿,他總懟我「舒服就行,給誰看啊」。
他們辦公室的中國小姑娘(都是90後)也背好幾千刀的包,但前提是大家都自己買完大house了,也有好車開,買個包啥都不影響。我覺得這才是買奢侈品的姿勢吧?
我那些收入不錯的華人親戚和朋友都把錢花哪了呢,滑雪,海釣,賽車,買個按摩浴缸,修個遊泳池,讓孩子上私立學校,給教會瘋狂捐款,行頭都是給外人看的,花那錢幹嘛。
反過來扣題,為啥外國人覺得中國人有錢?因為正常人看到一個人隨便一件衣服一頓飯就成百上千,還面不改色,神情淡定,就自動認為他是個有大房子,有好車,收入頗高的青年才俊了。而這樣的「有為青年」似乎中國滿大街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