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頭部公司產品VP,被客製計畫搞崩潰了

2024-04-11財經

和標準產品相比,客製計畫的邏輯是有所差異的,那麽對於產品經理來說,如果不得不去交付客製計畫,應該怎麽辦呢?

我的一個朋友,是一家賽道頭部SaaS公司的產品VP。

上周,他突然給我發訊息,說最近做計畫瀕臨崩潰,已主動提出離職。

一天之內,公司安排了三次離職面談,CEO也專程飛過來勸他,但是仍然改變不了他的決心。

他說,雖然還沒有開始找工作,但是提完離職後,心情一下就舒坦多了。

無獨有偶,另一位產品總監朋友也給我說:他也在被客製計畫折磨。

其實這兩位朋友所在的公司,都是標準的SaaS公司。無奈這兩年環境不太景氣,SaaS公司也不得不接客製計畫來維持現金流。

然而,和標準產品相比,客製計畫卻有完全不同的邏輯。

比如,計畫剛開始的時候,客戶沒有緊迫感;可隨著離上線時間越來越近,客戶突然急了。

然後就是無休止的扯皮。

如果這種情況沒有改善,恐怕這位總監朋友離辭職也不遠了。

那為什麽客製計畫這麽可怕,能把一家知名公司的產品VP給逼辭職呢?我覺得有4個核心原因。

首先,客製計畫的本質就是「賣期貨」。

在軟體公司做產品的同學都知道,客戶在購買系統之前,其實都是有系統演示,甚至是試用環節的。

特別是產品試用,可以讓客戶直觀感受到產品與業務的匹配度,從而最大程度上避免購買風險。

但是客製計畫賣的是解決方案,說白了就是一個期貨,但這個期貨能不能完全達到客戶預期呢?

實事求是的講,99.9%都達不到。

從客觀上講,每家企業的業務都是不一樣的,哪怕軟體公司經驗再豐富,也無法完全預判客戶的需求。

從主觀上講,現在競爭這麽激烈,銷售同學為了拿下訂單,肯定也不願意談得太細,生怕節外生枝。

也就是說,客戶以為「自己能得到的東西」和軟體公司以為「自己要交付的東西」其實存在很大差異。

而這個差異,最終是需要交付團隊去彌補的,這就會導致非常大的交付壓力。

客製計畫另一個可怕之處在於「客製計畫的核心不是交付價值,而是控制成本」。

客製商業模式的核心,其實就是計畫合約。

計畫合約的特點,就是合約金額是相對固定的,計畫周期也是相對固定的,而且由於競爭激烈,合約金額和計畫周期都被壓縮到了極致。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要盈利,唯一的辦法就是控制成本。

但是,客製計畫本來就是「交付期貨」,隨著計畫的推行,客戶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多,這就意味著計畫交付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特別是公司承接的客製計畫太多,人才不足以支撐,產品負責人就不得不成為救火隊員到處補位,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而我的那位產品VP朋友,正是在這種壓力下提出了離職。

「把成本控制到極致」還帶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產品經理不再思考產品價值,而是只要「使用者能接受」,就怎麽簡單怎麽來,怎麽快怎麽來。

這就會把產品經理變成一個「原型仔」,不再去深入思考業務,而是屈服於使用者並不一定合理的需求,交付並沒有太大價值的功能。

長此以往,產品經理也會懷疑自己的價值,進而對工作產生厭倦。

最後,比「做客製計畫」更可怕的,是「讓產品經理做客製計畫」。

產品經理一直以來接受的方法論,都是「用優質的產品去解決客戶的痛點」。

然而,客製計畫的方法論其實是「用最低的成本去滿足合約的最低要求」。

也就是說,從專業角度來看,產品經理當然可以去交付客製計畫;但是從方法論角度來看,讓產品經理去做客製計畫,其實是一種錯配。

那麽,面對這種困境,我們應該怎麽辦呢?

首先,我建議CEO們嚴格區隔「產品部門」和「交付部門」。

讓產品經理專註於做自己最擅長事情:設計標準產品。再單獨設定崗位來交付客製計畫。

有些公司擔心嚴格區隔會導致資源浪費,其實不區隔更會導致協同混亂、團隊疲於奔命。

明面上的成本看起來降低了,暗地裏的成本肯定是大大提高了。

那麽對於產品經理來說,如果不得不去交付客製計畫,應該怎麽辦呢?

給大家三個建議。

首先,大家一定要具備一定的計畫管理思維 ,這可以大大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降低計畫的風險。

核心是三點:

  1. 幹系人管理
  2. 需求管理
  3. 計劃管理

幹系人管理就是一定要盡早梳理計畫的利益相關者 ,包括計畫的發起人、系統使用部門的領導等等。

能否滿足幹系人的訴求,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計畫的成敗。

需求管理的核心是風險控制 。因為大部份客製計畫出問題,都是客戶需求超出了計畫交付能力。

需求管理的關鍵就是不留死角。

計畫一開始,甚至計畫開始之前,我們就要開始全面的梳理需求,然後抓住一切機會和使用者討論和確認每一個需求細節。

特別是20%核心需求的細節。

計劃管理這個就不說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客製計畫的計畫周期往往被壓縮到了極致,有前瞻性的計劃管理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時間和資源浪費。

除了具備計畫思維,作為產品經理,還要切記「不能屈服於計畫壓力」。

一個只會根據使用者需求畫原型的產品經理,是不可能得到使用者尊重的;一個只會畫原型的產品經理,是註定沒有前途的。

不管計畫進度壓力再大,我們也要搞清楚使用者需求的本質,並且盡可能設計出能真正解決客戶問題的方案。

同時,其實很多標準產品都是從客製計畫裏面長出來的,甚至很多成功的SaaS公司都是源於一個小小的客製計畫。

所以,不擺爛,也會讓我們找到新的機會。

當然了,很多產品經理身不由己:為了保證計畫盈利,公司會要求產品經理「忽悠」客戶,從而讓客戶放棄有價值的需求,接受沒有價值的方案。

如果你頻繁的面對這種情況,那麽我會告訴你:可以另謀高就了。

王戴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多年互聯網產品與資訊化管理經驗。

本文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