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美國房屋永久產權為什麽還要交稅?

2024-01-19財經

原因很直接——因為房子不是石頭,買賣石頭ZF是不需要投入什麽成本的,但房子對不起,房子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在什麽地方都能蓋的,ZF是要投入成本的,並且是持續投入成本的——那個成本,叫基礎設施建設和配套設施建設。如果通往房子的路是你花錢修的,房子旁邊的地鐵公交路線是你修的,房子的水電網是你自己修的,房子旁邊那個名牌中小學是你蓋的,房子所在的社群的警察消防醫院也是你蓋的你負責營運維護的,那麽你就的確可以不交稅,因為你都是全能的上帝了,還交什麽稅呢?

要是你有種,能夠瞬間轉移到某個沙漠的中心自己蓋個房子,不用ZF給你修橋修路鋪水電網也不需要學校醫院郵政警察消防等等等,我相信ZF不但不會跑來給你收稅,還反過來會給你免稅給你什麽榮譽稱號甚至經濟補貼,因為你這是在替國家開疆拓土,國家和ZF感謝你還來不及。

美帝的房產稅很多人都提到過了,主要的作用就是供養學區治安環境消防這一系列的基礎設施維護,不同的投入自然有不同的效果,所以美帝貧窮區和富人區能全方位的天差地別。其實房產稅除了這個作用之外,還有一個隱性的重要作用——壓抑土地兼並,壓抑地主和包租公包租婆們。我所在的華盛頓州房產稅一年約房子估值的1%,也就是說假如房子40萬,一年的房產稅是大約4千;而如果明年房價飆升到60萬,那對不起房產稅也要升到大約6千。某些州比如德克薩斯據說房產稅是1.9%,40萬的房子一年就差不多7600,那裏的房價就比較便宜一些。

要是如果不能保證房子能成功租出去或者賭對房價處於快速上升期的話,房產稅就能反過來反噬房東和炒房團,像廣州那堆包租公們一大串鑰匙的玩法,在美國很容易玩砸的,尤其是政策偏袒房客,房客本身也更難對付。我記得去年美國就有個台灣老人周日跑進教堂裏人持不亂,原因就是他打拼了幾十年攢下的錢全都買房了,手裏一大串鑰匙準備吃租金養老,不料經濟下行+疫情+租客保護政策+房產稅,房子要麽租不出去要麽免租金要麽房客賴著不走,然後又遇上暴力加息,交房產稅和房貸交的吐血,房子又賣不出去,自己六七十了還出來工作但依然填不上坑,於是一時想不開就人持不亂了。

說了這麽多,我想講的重點是,這個問題本身就是有問題的——「永久產權為什麽還要交稅」,對不起, 就是因為永久產權了才需要交稅,永久產權就是需要交稅的最大原因。 你都是這片土地的主人了,那麽好,既然你享受了這一系列的服務,那請你也負擔起作為主人的義務,為維系這片土地這個社群的正常運作做出應有的貢獻。既然你是這片土地的主人,享用了基礎設施,孩子在附近上了學,而且最近新蓋的地鐵/高速路來了房價上升的紅利來了,那請你交稅。

說到這裏我不得不提一嘴馬禿子那個【睡前訊息】,他之前就已經提到過房產稅這玩意在中國的施行的邏輯悖論——從邏輯上和現實裏中國是不收房產稅的,邏輯上的原因就是大家都是租客,買的70年的使用權而不是永久產權;而現實是,很多時候買房的人就已經提前支付了大量超出土地本身的錢,那幾乎相當於提前支付了房產稅,ZF這些年能蓋那麽多奇觀靠的就是土地財政,奇觀和配套設施搞到什麽地方那裏的地價就狂飆,然後房子一蓋一賣錢就收回來了,所以ZF一直也沒提房產稅這件事;同時由於沒有房產稅,房子的持有成本幾乎是能忽略不計的,這就催生了一大堆大城市房東,尤其是拆遷戶相當於0成本的享受了土地紅利,這也會讓一大堆有錢沒處投資的人把錢都扔到房地產市場,房產變成了保值神器,過去房價的一路飆升的強大動力就是 土地財政ZF有動力去推高房價+0房產稅消費者無後顧之憂的去買房+資金缺乏投資渠道而房地產是最可靠保本的投資。

可是將來呢(其實已經可以說現在怎麽辦了)?將來土地賣無可賣,新生人口減少沒人接盤的時候怎麽辦?那麽龐大的基建需要持續的花錢維護,錢從哪裏來?最直接的答案自然是房產稅,但最開始的問題又來了—— 永久產權才需要交稅,永久產權就是需要交稅的最大原因 。永久產權在哪裏?你說那我幹脆改成允許土地私有,對不起,這是直接觸碰ZZ問題甚至就是國本的問題了。不理解的話回去翻翻歷史書,尤其是看明末那個部份,土地有永久產權+收不上來稅的後果就是崇禎,就是捐什麽餉個個都哭窮,地價只升不降,滿地都是住不起房子只能住「大別墅」的丁胖子講師,然後他們就會組團徒步環遊全國,最後要李自成或者韃子來了才能完成財政的轉移支付。美國為什麽最強大最恐怖的ZF部門是IRS國稅局,是有原因的。

當然了,也還是有別的辦法的,那就是既不給你永久產權同時也要收房產稅,正如:

不過怎麽把稅給收上來非常麻煩了,畢竟人們都住進來那麽久了,過去幾十年都沒收這個稅,尤其是在北上廣深,很多真正有錢的土著住的房子都甚至開始舊了,你現在突然要收稅?同時稅金也是要按照地段房價啥的來計算,這稅也肯定不低。本來0成本的事情突然要收高價,而且這錢只是用來維持現狀而不是升級改造。這感覺就像和女朋友同居十年,什麽姿勢都會了,皺紋都出來了,都開始看膩了覺得是左手拉右手了。這個時候女方才提出來催婚,讓男人支付幾十萬的彩禮買大鉆戒大辦婚禮,那男人自然是缺乏動力甚至怨念十足,甚至萌生同樣花錢,老子還是換一個好了的想法。

未來如何,我也說不準。

————————回復杠的分割線————


評論區居然不少人在玩文字邏輯遊戲,說既然要交稅那又何來「永久產權」的說法,說這是前後矛盾。這些人的確是懂邏輯,但卻常識為0。

最簡單直接的常識,那就是在地球上任何國家,你膽敢偷稅漏稅,你猜會如何?按照你們的邏輯, 那是不是任何國家其實都是一個大號監獄,人們之所以能行動自由,不過是因為他們交了保護費?

你不交稅,ZF能罰你的款甚至能送你進去吃皇糧,這一點放之任何國家和地區皆準,不交稅的話連人身自由都可以剝奪,何況產權?

另外,非永久產權就意味著,70年以後,ZF既可以讓你花錢續產權,也可以讓你滾蛋然後把房子推平在上面想蓋什麽就蓋什麽,而且拆遷賠償款既可以給你,也可以為0,視乎到那個時候財政有沒有錢以及當家的什麽想法,這一切合法合規。

————————回復張嘴就來分割線————————

就我說有可能收第二次房產稅的問題,評論區裏不少人張嘴就來——產權到期了就簡單續費就好,不多也就幾千塊錢。

呵,呵,呵呵,呵呵呵。這些人都已經不是預判政策對或者錯的問題,是連基本的常識都沒有了。

眾所周知的常識,中國內地是90年代才開始有商品房這玩意,在那之前人們住的要麽單位宿舍要麽農村自建房,而現在絕大部份人都是住在城市的商品房裏了,單位分房這玩意90年代就已經改革掉沒有了,換言之,真正值得討論的就是90年代以來的商品房,因為這才是絕大部份人住的房子,也是房產稅征收的重要物件。

非要杠的話,我就問一句——你們誰住的房子有70年的歷史了?你們誰家的房子是1954年蓋的?

至於說到時交幾千元就行的人,我可以說,這是100000%的機率是你們在做白日夢,將來產權到期的話要麽繳納昂貴的錢續期,要麽0成本回收重建,甚至更大的可能就是根本不會等到70年大限就會開始像美帝這樣逐年收房產稅。原因很簡單粗暴,因為你們不交錢就解決不了一個問題——ZF的錢從哪裏來。ZF的錢真的不是印就能來的,是要靠收稅以及國企的盈利的。看看生育率,繳稅的人是一年比一年少;看看土地開發已經到了極限和房價崩潰,土地財政是已經到了尾聲;看看現在已經過度的城鎮化,看看現在那麽多的巨額地方債,養老醫療等等缺口,看看那麽龐大的高速高鐵等等的基礎設施的維護,到處是要花大錢的地方。不收房產稅的話,龐大缺口拿什麽填?

如果你非要把頭埋在沙裏當鴕鳥,自我安慰說不可能,我想說,翻看過去四五十年,多的是這樣自我安慰的群體,但最後都是躲不過鐮刀的。錢從哪裏來,好好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