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銀行發力直播,賺錢還是賺吆喝?|鈦媒體金融

2024-07-16財經

「宇宙的盡頭是直播帶貨」。

在這個全民直播的時代,抖音、快手等短視訊平台成為很多行業流量變現和品牌行銷的渠道。風口下,越來越多的銀行開始擁抱直播,越來越多的銀行人也開始從櫃台走進直播間。

股份制大行、部份中小銀行以及國有大行的地方分支機構紛紛進軍直播領域。 招商銀行、平安銀行 寧波銀行等在鼓勵「全行開播」,在抖音、視訊號及手機銀行App搭建公私域直播行銷矩陣,使用專業演播廳、專業執行團隊、行內主播體系、開展公域拓展與私域精細化營運;浙商銀行舉辦「開播吧!浙銀」直播大賽,以「接地氣、說人話」的方式將金融科普、合規宣教、市場解讀等話題傳遞給大眾;江蘇省聯社開展「金融+」直播助農活動,銀行員工化身「助農主播」,透過線上銷售的方式,為農產品和手工制品走進千家萬戶開啟了「便捷通道」。

在零售銀行越來越卷的當下,直播無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獲客渠道。 那麽,銀行直播對業務有何助力效果,究竟能帶來業務增長還是賠本賺吆喝?如何直播才能提升品牌影響力,增強使用者信任獲得新客群?銀行直播有哪些風險呢?

銀行直播哪家強

疫情期間高頻使用的視訊直播,催生了屬於銀行業的視訊服務模式。使用者在哪裏,銀行的服務就在哪裏。

2020年,由於線下業務暫時難以開展,各家銀行紛紛開始嘗試線上觸客。以工行為例,2020年6月,該行首次在支付寶做直播,面向中老年朋友科普理財防騙知識。直播當天,該行支付寶直播首秀1小時吸引超60萬粉絲觀看。

近年來,短視訊平台上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行業企業帳號數量不斷增長。 【2024抖音財經內容生態報告】數據顯示,2023年金融企業帳號數量同比增長22%。金融機構號直播時長和關註人次增長率均達到50%以上,觀看人次和分享數增長超過30%。

圖片來源:巨量算數公眾號

由於金融機構的特殊性,使得其官方背景更容易獲得使用者信任。 多數受訪者認為企業號有官方認證,起到信任背書的作用,超四成的受訪者承認會對企業號的內容進行參考,並會對自己的消費決策產生影響。

鈦媒體APP觀察到,銀行「直播帶貨」,主要分為三種形式:帶產品、帶理財觀念、帶生活方式。 第一種主要是宣傳貸款產品和理財產品,為消費者提供一個申請或購買的入口;第二種傳播理財觀念或科普金融知識,獲得使用者在專業層面的信任,以吸粉為主;第三種傳遞當下流行的生活方式,如旅行、運動等,可以加強與使用者的情感連結,促進粉絲轉化為客戶。

從直播風格來看,銀行官方的直播多較為「嚴肅」,業內人士透露,直播之前甚至會準備逐字稿,也會邀請一些專家助陣。不過,銀行員工個人帳號的直播就輕松許多,顏值高、親和力強、語言詼諧幽默是主要特征。業內人士指出,這兩種風格對應不同客群,前者更信任官方背書,比較有可能加入官方交流群進一步轉化;後者則希望透過線上咨詢的方式,與主播直接溝通交流,有望實作同城線下轉化。

鈦媒體APP對比了抖音上,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浙商銀行財富管理、寧波銀行財富管理、銀行小姐姐(在宜興)(寧波銀行專業理財師)、寧波銀行寧來花、銀行 橙子六個帳號可以發現,使用者對金融知識、理財技能並非沒有興趣,如果內容能夠更加貼近使用者生活,以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現出來,能夠得到不錯的流量,比如寧波銀行寧來花,這是寧波銀行的官方帳號,對比其他「一本正經」的官方帳號,該帳號內容更加豐富,不僅僅包括與金融直接相關的視訊,還包括一些人物故事、將金融知識融入其中的情感短劇,也成為筆者列舉的幾個銀行相關帳號中表現最好的一個。

銀行 橙子這個帳號是一位有著14年銀行從業經驗的銀行職員營運的個人帳號,並未指明自己是哪家銀行等職員,分享的內容包括金融小知識、理財竅門等等,比如「銀行買金條註意這幾點」「月薪5千這樣存錢也能攢下不少」,不過在變現方式上,這個帳號並非透過銷售金融產品,而是帶貨一些日常用品,包括學習用品,如儲蓄票據夾、記賬本,也包括居家日用品、零食特產等。

鈦媒體APP制圖

此外,對比浙商銀行和寧波銀行的帳號設定上,筆者也發現一個小細節,在寧波銀行財富管理商家選單欄下連結了多個團隊成員的帳號,而且均為個人帳號,團隊成員下邊設定了「線上咨詢」「立即預約」按鈕,而浙商銀行財富管理帳號上,商家選單欄下團隊成員僅連結了浙商銀行總行企業號,也未設定線上預約或咨詢按鈕。

透過以上帳號的對比可以推斷,銀行做直播的水平是參差不齊的,這背後是直播團隊上的差異。

在直播團隊的人員構成上,內容以銀行自有員工為主,技術上采用外包。現在已有第三方服務機構專門為銀行提供直播服務,如內容策劃、編導/營運團隊、直播場地搭建等。據悉,寧波銀行於2022年投資數百萬元建設了全新的新媒體中心,支持該行在直播和短視訊方面的多場景拍攝。

什麽樣的銀行員工適合做直播呢?某股份銀行總行辦公室主任張先生表示,初期可以說人人都可以做直播,不過能夠堅持下來拿到結果的,還是以銷冠、銀行內部培訓講師等有一定專業素養和「網感」的員工居多。

銀行直播是一項復雜的工程,需要多和部門的協作。張先生介紹,直播需要業務部門和風控部門的配合。也有業內人士透露,單純依靠一個業務部門無法在行業零售轉型的競爭中勝出,某銀行信用卡中心在開展直播的過程中,就組成了龐大的虛擬計畫組,十數個部門共計上百人為業務提供支撐。

直播爭議多,需加強風險控制

一部手機、一場直播、上個連結,就能申請到十分優惠的貸款。事實上,銀行直播並沒有看起來那麽簡單,其中存在諸多爭議。「直播平台宣傳的貸款很多都貨不對板,申請到的利率並沒有那麽低」。有消費者抱怨道。

2023年6月,部份短視訊平台陸續暫停金融機構貸款相關直播。據了解,交通銀行、光大銀行、網商銀行、微眾銀行、寧波銀行、中信銀行、360借條等機構都嘗試過貸款行銷直播。

「直播內容方面,我們現在主要以品牌宣傳、金融知識科普為主,直接進行銷售的直播目前已經暫停了。」張先生對鈦媒體APP表示。

「目前行裏對於員工做自媒體搞直播比較謹慎,態度是不鼓勵也不反對,除了官方,我們這方面能做的還是比較有限」某國有大行理財經理對鈦媒體APP感嘆。另一位頭部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表示,主要還是分行在做,他們自己大多數在經營微信朋友圈,沒有精力做直播。

圖片來源:寧波銀行抖音帳號

「銀行透過流量平台對產品進行行銷推廣,符合當代潮流,也能更好滿足客戶需求,但在此過程中要註意合規問題。」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渺曾表示,銀行自主透過直播等方式開展行銷活動,行銷人員應當為金融機構從業人員並具備相關專業資質。此外,不得透過短視訊等平台,片面誇大宣傳甚至虛假宣傳。

對於金融類直播,監管部門非常審慎。 2023年7月6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下屬風險處置局,向部份銀行下發【關於開展網路直播銷售情況調研的通知】,擬調研銀行2021年以來的網路直播銷售情況和過往的投訴糾紛。此後,很多金融機構的直播間紛紛下架「直播動態」欄目,停止了在抖音直播推銷貸款產品,也解散了粉絲群。

2022年6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文化和旅遊部共同印發的【網路主播行為規範】中明確,對於醫療衛生、財經金融等需要較高專業水平的直播內容,主播應取得相應執業資質,並向直播平台進行執業資質報備。2021年底,央行等七部門曾聯合釋出【金融產品網路行銷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其中要求,網路行銷宣傳內容應當與金融產品合約條款保持一致,包含產品名稱、產品提供者和銷售者名稱、風險提示等關鍵資訊,不得有重大遺漏。網路行銷宣傳內容應當準確、通俗。

此外,今年7月11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出倡議,透過直播、自媒體帳號、互聯網群組等網路渠道開展貸款行銷,行銷人員應當為金融機構從業人員並具備相關金融從業資質。不得利用或假借國家機關、行業協會、學術機構等名義進行虛假宣傳或有可能誤導金融消費者的宣傳,利用專業人士、文體明星、網紅等社會公眾或知名人物的名義或形象進行行銷應當遵守金融、市場、網信等管理部門有關規定。

資深金融監管政策專家周毅欽認為,直播貸款的方式值得探索,但應將其納入合規和消保體系內進行規範。 如地方法人銀行主要以服務本地為主,能否可以透過直播形式進行無差別推薦信貸產品是需要探討的。國有大行和股份行可以在監管指導下開展試點業務,審慎探索直播貸款。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盧鼎亮表示,銀行需要保證直播內容真實、準確,避免虛假宣傳或誤導消費者,其次,銀行需要加強對主播的管理和監督,提高其專業素養和相關金融產品的知識水平,同時,銀行應加強客戶私密保護,保障使用者數據安全,確保直播過程中不泄露客戶的個人資訊等。

直播真的有用還是賠本賺吆喝

銀行直播究竟能帶來業務增長嗎?答案顯然是肯定的。

以河南林州農商銀行為例,該行公布的數據表明,2024年1月以來舉辦的18場直播,累計收獲超過150萬次的互動與點贊,單月吸引超10W+流量。透過線上直播,不僅提升了該行的品牌知名度與好感度,更直接促進了業務的蓬勃發展。截至4月末,該行存款業務凈增18.83億元,貸款業務亦取得亮眼增長,累計新投放7.6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做直播未必能在短期內給銀行帶來明顯的業績增長,尤其是當前直播無法直接賣產品的情況下,短期內是比較難看到轉化效果的。但厚積薄發,拉長周期看肯定有效果。

此外,直播帶來的「潑天流量」,還需要進一步轉化才能成為真金白銀。 鈦媒體APP觀看某銀行直播發現,有直播助理會適時在評論區釋出抖音客戶群進群方式,鼓勵觀眾積極入群,為群內咨詢業務的客戶提供專業咨詢服務,將線上流量有效轉化為潛在的客戶群體,實作從「流量」到「增量」的轉變,進一步拓寬客戶基礎,增強客戶黏性,實作從公域到私域的使用者留存。

總而言之,在筆者看來,銀行積極擁抱新媒體,探索新的行銷方式,讓使用者對銀行這樣一個傳統產業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覺,即使短期內轉化依然有限,新媒體也是銀行塑造品牌的一個重要陣地,疊加,當前凈息差的持續縮小,銀行面臨較大經營壓力的背景下,直播能夠提升銀行觸達客戶的效率,節約觸達成本,從而緩解銀行短期的經營壓力。

展望未來,隨著監管進一步的規範,以大模型為代表的金融科技的落地,先期已經搭建好團隊和影響力的銀行有望脫穎而出,搶占先機。 (本文先發於鈦媒體APP,作者|顏繁瑤,編輯|劉洋雪)

更多宏觀研究幹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