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政策已經從市場端、資金端、土地端對房地產進行了全方位、多維度調控。僅今年前7個月,全國房地產調控超過350次,平均每月調控50多次。
從去年下半年至今,三道紅線、集中土拍、二手房指導價、拿地銷售比40%的限制等政策,一系列組合拳調控前所未有。
隨著房地產調控不斷加碼,房企生存已經愈發艱難。某龍頭房企都出現商票暴雷,出售股權資產,債務壓頂的窘境,其他中小房企更是雪上加霜!
集中拍地新政實施後,有些熱點城市拿地甚至虧損,有房企「割肉」5000萬也要堅決退地。房地產也早就過了拿地就能賺錢的「躺贏」時代。
新形勢下,房企對營運管理提出了超乎尋常的要求。房企面對密集調控,如何調整營運策略,保住現金流?在三道紅線下,又如何做好現金流與貨值最大化的平衡?又該如何建立大營運體系,進行經營監控,控制風險?
美的置業是地產行業快速成長的標桿級房企。此次,我們邀請美的置業總裁助理甘生宇分享他的寶貴經驗,就房地產行業當下的困局,發表他對營運管理的獨家看法。
當前房地產密集調控,營運的工作重心有何變化?
甘生宇: 現在調控這麽嚴,營運工作主要有兩個重點: 一個是保證投前投後的一致性,另一個是保證投後計畫經營目標的順利達成。
首先,保持投前投後的一致性 。投前的時間較短,要在較短時間內做好投資測算,還要很精準,這充分體現了一家公司對某個城市的深耕能力以及投資測算的能力。投資測算能充分體現財務、營運、成本、工期等等各方面的專業能力。包括產品溢價能力,對市場、客戶的把握等等。
投後計劃主要是透過經營計劃書實作投資承諾。先建立一個成功標尺,過程中設定重要的節點,包括核心工作職能要求等。比如,營運主要抓的首開、回正、清算、結轉等。
如果首開效果不好,是產品不行,還是行銷策略有問題?一旦發現問題後,供貨的節奏、銷售策略等等就需要及時調整。
其次,保證投後經營計劃順利達成。 建議把投前投後的責任都落到城市總及相關團隊,從而保證投後經營計劃順利達成。城市總要對城市地圖、招拍掛拿地的計劃都要有很深的認識。要分析自己有哪些優勢,然後怎麽合作等,以往的經驗教訓也很重要。
投後管理實際上也促進了投前測算。如果首開沒兌現,價格預期沒實作,那麽下一個計畫就要註意,不能犯同樣錯誤。對市場的判斷要改變,具體的管理手段也要不斷地完善。比如激勵、獎罰、會議管理,與管理者利益怎麽繫結,都需要不停地完善。
在集團大戰略目標下,營運管理應該從哪些角度發力?
甘生宇: 在公司規模不大的時候,營運主要管計劃、生產、會議等。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後,營運發生了很大變化。經營管理、盯盤、投前投後都需要標準化管理,同時須協調各職能的關系、管理邏輯,傳統營運要升級為真正意義上的大營運。
大營運不只是管集團層面的經營管理,在集團、區域、城市三級都要設定相應的大營運管理體系,人員架構、內部流程、團隊配置都要符合這個體系。
其中最難的還是人和架構的問題。如果思想不統一,目標不一致,想法不一樣,就會導致大營運做不下去,或者是搞得不倫不類。
做好大營運,需要在以下兩點上發力:
首先,在集團-區域-城市的架構體系上,人員架構和職能建設都要能匹配大營運管理。計畫經營管理要落實到相關負責人,配備相應的團隊。
投前投後職能分工明確,投後管理要實作投前的目標,反過來也要決定投前拿地決策。
當然,營運管理過程中也可能會出現問題,比如目標成本超支,如果是材料成本漲價造成的,這是客觀原因,如果是原來測算少了,就說明團隊的專業能力有問題。
其次,架構搭起來後,城市總的能力要匹配,並且給予相應的權力。
區域總要建立起對城市總的要求,並且要給他相應的權力。要建立城市總負責制。比如投資立項是城市總來負責,審批權必須經過城市總,然後到區域,再到集團。投資決策完以後,要進行經營計劃書的審批,經營計劃書的編制、統籌、操盤、匯報也該由城市總負責。
此外,城市總也要把團隊管起來。按照投資布局怎麽繪畫城市地圖,怎麽做研判、定價、行銷?產品怎樣標準化、差異化?怎樣參與市場競爭?都有一套對具體管理者的要求。
三道紅線下,如何做好現金流與貨值最大化的平衡?
甘生宇: 一般要求在貨值最大化的情況下流量最快。在當前情況下,對利潤也有要求。
比如做一個流量型的計畫,包括高層、小高層、別墅、疊墅等,這些產品能不能走量?要求行銷總或者城市總對這個市場要有明確的判斷。肯定希望在貨值最大化的情況下流量最快,讓資金迅速回流。
在現在的情況下,對利潤也有一定要求。現在拿的地都是均衡型計畫,利潤和流量要做一種均衡匹配。集中土拍後,基本沒有高利潤計畫了,沒有流量的計畫根本不會做。
營運管理,需要建立一套標準工期,管控標準的營運節點。每個城市都按照這套標準執行。核心營運節點主要就是開工、開盤、現金流回正和交付。
現金流回正時間與集團策略有較大關系。三四線城市要求快一點,一二線慢一點,還要根據計畫規模大小做相應調整。
「儲-建-供-銷-存-回-結-融」這些核心的環節上,目前的重心在哪一塊?
甘生宇: 這些環節都有要求,相當於計畫全周期管理,都很重要。營運更多的是管控「建-供-銷-存」四個環節。「儲、回-結-融」也和營運相關,但是「回」更多以行銷管控為主,「結-融」是以財務管控為主,「儲」是投資和城市層面管控。
在「儲」這個環節上,主要根據集團整體布局和戰略來鋪排的。土儲太多,資金占用壓力大;土儲太少,不利於整個集團戰略擴張。目前,多數房企儲銷比基本控制在2.5年左右。
有些地方預售監管資金跟著工程進度去放。例如浙江、福建有些地方,貸款要到封頂才放款。這就需要將封頂作為重要的計劃節點進行監控。
針對不同的城市,要匹配不同的工程節點。雖然集團回款管理主要在財務,但現金流回正的執行過程在營運實作的。因為它是綜合性的,財務只不過是結果。
如何發揮營運效力,支撐各地計畫能夠敏捷抓住市場銷售視窗期?
甘生宇: 目前市場受政策影響太大,變化太快。營運幾乎沒法有計劃地支撐銷售視窗期。以前還有大的年份視窗,後來變成幾個月的視窗,現在完全沒有視窗期。
房地產調控太頻繁,就需要即時掌握政策變化,即時調整經營動作和策略,及時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面對市場變化,行銷、城市、開發報建的相關人員,要隨時去了解政策,了解市場的變化,管理體系要及時去反應。
集團行銷要按周來定任務,按月都太慢,決策周期要縮短。策略調慢了,前期做的計劃就泡湯。比如,這個月要完成100億的銷售任務,分解到每個區域,最終落到每個計畫。一旦市場有房企在降價,其他房企又跟著降價,那麽就得即時調整行銷策略。否則,很容易發生行銷上的踩踏事件。
如何看待預測、預警、預演、預控的管理方法在決策中的價值?
甘生宇: 預演方面,經營計劃書上面會有,比如計畫啟動會上,整體經營計劃的鋪排、現金流的鋪排……
預警方面會做得多一點,現在市場變化太快了,沒有預警機制就不能及時采取策略。能不能按時上經營計劃書,上經營計劃書到首開,會有時間維度的預警。另外,開盤、蓄客、鎖客、交付的情況等,都會有預警。
計畫營運過程中也會對貨值變化、貨值總量或者利潤的情況做一些復盤或者預測。在大的節點上面,比如首開肯定會有一定預測。根據現在的情況繼續下去會導致什麽結果,在現金流回正的時候再復盤。努力讓每次預測都更精準,更加貼合業務實際。
內部的營運管理如何適應周期性的變化?
甘生宇:現在已經沒有周期變化,都是即時在變,去等周期是很危險的。內部營運管理上的改善,包括一些專業上的改善,隨時都要變化。
現在強調回款、現金流,把封頂作為裏程碑節點,根據不同的管理導向去調整管理標準。它是即時的,沒有周期性的,隨時都要變。
計畫全周期的管理也會不停地暴露出管理過程中的一些問題,也需要隨時盯盤。比如在供貨管理上,行銷要求供貨既要有90平方的,也要有120平方的。如果這兩個戶型的樓棟不在一起,可能會造成工程上的一些問題。在開始階段就設定批次可能就有問題。透過後評估機制和問題檢視機制,再調整管理辦法,或者新增一個管理辦法。
千億規模之後,對數智化建設有哪些需求?
甘生宇: 數智化建設要重視主數據、動態貨值和經營監控這三塊。
主數據是基礎。動態貨值是根據市場來定價的,定期的或者在市場發生變化的時候去調整一下。
現在調控太密集,要在裏程碑節點、月度營運會等關鍵節點進行數據重新整理。比如說原來市場價是3萬,現在突然市場價變成2萬5,後來又變成2萬7了,很難預測。只能在關鍵節點進行調整。
在經營監控方面,就是要把計畫全部都盯住,出了問題馬上找出源頭,及時處理。現在各條業務線、各個層級數據太龐雜,根本看不過來。各級營運管理者也發愁。數智化經營監控越來越重要。
總結
在房地產密集調控背景下,房企生存和發展邏輯完全發生巨變。已經從過去粗放型向精細化營運轉變。只有及時調整經營策略,打造精細化營運體系,掌握新工具,才能在未來立於不敗之地。
在甘生宇先生看來,面對密集調控,營運管理要想各種辦法保持投前投後的一致性,保證投後經營計劃順利達成。
其次,從集團到計畫的架構體系上,人員匹配和職能建設都要能匹配大營運管理。能力要匹配,並且給予相應的權力。
在營運管理過程中,要縮短決策周期。根據市場變化,即時調整自己的經營動作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