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算過分,但有提升空間。題主值得表揚。
我們很多家長並不太善於與孩子溝通,並且不認為有必要提升與孩子的溝通,認為既然自己是「家長」,那麽所有的決定都是自己的,孩子只需要被動適應就行了。
具體就這個題主的問題來看,我們至少可以認為:在家長給買個什麽樣的車這個事情上,孩子和父母有溝通,但是沒有達成一致。
針對這種情況,一方(大機率是孩子方)試圖上網尋求幫助,以獲得跟父母繼續溝通的參考資訊。
所以,跳出這個問題具體的資訊(譬如錢數),我們旁觀者看到的是 一個孩子在為與父母進一步溝通從而達到互相理解,而進行的努力 。
這是我說題主值得表揚的地方。
而家長有提升空間的地方,主要是指家長在和孩子溝通之後,其實沒有完全能夠說明他們做法的合理性:不是說他們的做法不合理,但是他們沒有把道理講清楚。
所以我們看到這個問題的很多回答,都是其他人試圖幫助這對家長在把道理給題主講明白,但是他們用的反諷的語氣,更多是表達了自己的情緒,其實非常不利於題主對答案的理解和接受。
甚至大部份答主都沒有設身處地地為題主想一想:作為孩子,有這樣的問題,難道不正常嗎?如果孩子不應該問這樣的問題,但是又確實存在這樣的疑問,那麽責任完全在孩子嗎?
現在我們分析一下題主和家長沒能達成共識的深層次原因:
孩子認為自己是家庭的一員,應對與其他家庭成員享有同等的生活水平;家長認為孩子已經成年,應該獨立,因此其生活水平應當與他自己的收入相應。
從旁觀者的角度來說,孩子已經大學畢業,早已成年,「應當」已經獨立了,因此比較站家長一邊。但是實際上,如果我們從孩子的角度來設想一下就會發現很可能是 這樣一種情況:
在大學畢業之前,孩子的生活水平由家庭經濟條件決定;大學畢業了,自己可以工作為家庭經濟做出貢獻了,生活水平反而面臨一個急劇的下降。孩子對此不能理解。這種不理解,我認為相當自然。
父母應該做的,是把孩子「應對自己獨立」這個問題更深入地跟孩子講明白。當然了,父母已經養育了他20多年,覺得自己已經把任務完成得足夠好了,也有可能。
因此我覺得父母「不算過分」,但是如果能把這個問題溝通得更好,則是更高的水平。
最後我想說明一個個人觀點: 不嘲諷任何一個認真問問題的人,哪怕他的問題體現出他不應當有的認知缺陷。
我們是光芷,你的輕創業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