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花一萬億元推平黃土高原,再造五億畝良田」?多省回復!

2024-12-25財經

2024.12. 2 4

本文字數:1599,閱讀時長大約3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馬晨晨

近日,有關「陜西、甘肅等省要花一萬億元推平黃土高原,再造五億畝良田」的訊息在網上流傳。第一財經記者從多個地方部門獲悉,這則訊息並不屬實。

‌黃土高原是中國四大高原之一,所在地覆蓋山西全省、陜西的中部和北部,以及甘肅、寧夏等省區的部份地區。近期,網路上出現大量文章稱,黃土高原要開展大規模推山造田「超級工程」,並配以大型電腦械在黃土上作業的視訊畫面。對此,截至發稿時尚無官方部門予以確認。

12月24日,陜西省委宣傳部人士回復第一財經記者稱,「我們已經註意到了網上的一些視訊和文章,顯示有很多大型電腦械在高原上作業,經過我們排查以及與省農業廳的核實,類似的事情在陜西沒有出現,陜西沒有做大面積推山造田的工作,省內有關政策與之前基本保持一致。」

同日,山西省委宣傳部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答復稱,「我們與省農業廳核實過了,目前山西省沒有采取過相關的行動和政策。」甘肅省委宣傳部人士也作出了類似回復,「我們與農業農村部門進行了溝通,甘肅沒有要推山造地這回事」。此外,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宣傳部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查閱了網上流傳的相關視訊,其中沒有發生在寧夏的。」

從官方回復來看,目前涉及黃土高原的幾個主要省份均無類似「超級工程」或計劃。那麽,黃土高原「推山造田」是否存在一定的可行性和可能性?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目前中國實行「藏糧於地」戰略,重點在於提高耕地的品質,而非盲目擴張耕地面積。因此,將黃土高原推平改造為「五億畝良田」的做法,在實操中可能性很低。

「有人也曾經提出,既然我們現在有了在沙漠地裏種大豆的技術,為什麽不大面積推廣呢?其中的道理是相通的,既有生態永續發展的考量,也有經濟可行性的考慮。黃土高原是重要的生態環境修復區域,除了種植糧食和經濟作物以外,還發揮著重要的生態功能,不能簡單粗暴地理解為一切要為耕地讓路。」李國祥稱。

而從數據來看,即便「推平」黃土高原,是否就能「再造五億畝良田」,也有諸多疑點。

自然資源部昨日公布的2023年度全國國土變更調查結果顯示,全國耕地面積19.29億畝。該面積與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時相比,耕地總量增加1120.4萬畝。這意味著,「五億畝良田」相當於全國現有耕地面積的約四分之一,增量遠超現有耕地增加速度。同時,「五億畝」可換算成約33萬平方公裏,但狹義上的黃土高原面積僅約30萬平方公裏,主要分布在陜西和山西,扣除其中的山地山脈、開發較為成熟的河谷盆地和森林保護區等,能夠支撐開發「五億畝」規模難以成立。

針對網上流傳的高原上大型電腦械平整土地的視訊,一位從事土地整治工作的資深行業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類畫面可能存在於兩種常見的情況:一是局部地區進行高標準農田建設,把碎片化的土地連成片方便機械化耕作;二是占補平衡作業,按照「占多少,補多少」的原則,平整土地以滿足補地要求。

2023年度全國國土變更調查結果顯示,目前中國耕地空間分布格局還需最佳化。北方地區相對缺水,過度耕種給水資源利用和生態保護帶來新的挑戰。目前,全國仍有4800余萬畝25度以上坡耕地(不含梯田),還有相當一部份耕地位於河道、湖區、林區、牧區、自然保育區範圍內或受到沙化、荒漠化、石漠化嚴重影響,難以或不宜長期穩定利用,未來一個時期,位於上述區域的部份耕地還需逐步調整或結束。

李國祥提醒,目前國家對於後備土地開墾耕地遵循「有序開發」的原則,個人和集體需要留意國土規劃中的城鎮開發邊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和生態保護紅線的「三線」,不能輕易逾越。其中的總原則是協調堅持生態優先,在規劃沖突或模棱兩可的時候,優先劃定生態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從而使得區域的自然資源始終處於安全的保護框架內。如果出現大面積「跨線」開發,透過衛星監測等技術,有關部門將會及時發現並制止,情節嚴重者還需承擔法律責任。

微信編輯 | 小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