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與中國的關系,合作大於競爭。
正解局原創
前段時間,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宣布擴列,吸納阿聯、孟加拉國和烏拉圭三個國家入夥。
此次加入的三個新成員國中,烏拉圭是號稱「南美瑞士」的南美富國,阿聯是財大氣粗的能源巨頭。
唯有孟加拉,是這其中最貧窮落後的國度。
人們不禁要問,是什麽原因讓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決定接納這位窮兄弟?
孟加拉國在紡織業上有什麽特殊之處呢?
又能否挑戰中國「世界工廠」地位?
孟加拉是一個位於南亞次大陸的國家,這裏自古以來便是南亞的富庶之地,盛產糧食和黃麻。
在英國殖民時代,孟加拉是英屬印度最重要的紡織業中心。
印巴分治後,它曾劃入巴基史坦的疆域,直到1971年才獲得了獨立,是個非常年輕的國度。
然而,孟加拉雖然在「祖上闊過」,但從獨立以來,它便長期被聯合國認定為「最未開發國家」。
孟加拉人均GDP只有1855美元,與非洲國家肯亞差不多,也是亞洲最窮的國家之一。
孟加拉家庭人均年收入的變化趨勢
孟加拉的教育條件非常落後。
根據孟加拉政府2010年釋出的【勞動力調查報告】顯示,該國有40%的民眾沒有上過學,只有3.7%的人口接受過高等教育。
該國的交通建設也非常落後,鐵路和公路系統基本上還是英國殖民時留下的底子,很多在互聯網上流傳的「印度人掛火車」,其實在孟加拉也時常出現。
孟加拉經濟底子薄,本身的市場消費能力也不強,對於他們來說,想要發展經濟,只能走出口導向型的模式。
推動孟加拉經濟高速發展的產業,主要集中在工業和服務業領域,尤其是在成衣出口,是孟加拉出口貿易的絕對主力。
從90年代開始,孟加拉的成衣產業便得到了政府的扶持,獲得了長足發展的有利環境。
2019年孟加拉成衣產業的相關數據
經過多年發展,2019年,孟加拉已經擁有了4621家成衣企業,其服裝出口額高達341.3億美元,占當年孟加拉出口額的84.21%。
而在同一年,印度的成衣出口額也不過354億美元,僅略高於孟加拉。
2020年,孟加拉成衣出口已經超過印度,躍居世界第二。
由此可見,孟加拉的成衣產業,論規模也是位居世界前列,是貨真價實的紡織大國。
規模龐大的成衣出口,解決了孟加拉400多萬人的就業,貢獻了孟加拉國超過11%的GDP,也為孟加拉吸收了大量海外投資。
這些出口的成衣制品,大多流向了歐洲、美國、東南亞等地。
以至於像Zara、H&M這樣的跨國服裝品牌,也會出於成本和規模的考慮,將訂單送給孟加拉。
為了壯大孟加拉的成衣出口,孟加拉政府還對相關出口企業給予了1%的出口額現金補貼,鼓勵他們去海外搶市場。
孟加拉成衣在海外各地的出口份額
在紡織業的帶動下,孟加拉的經濟增速,人均GDP都已經超過了印度。
印度和孟加拉國人均GDP變化,圖片來源:IMF
如今的孟加拉,已經成為了當今世界經濟增速最快的新興經濟體之一,被人們看作是「南亞工廠」,隱隱有和中國和印度相提並論的意味。
孟加拉,能挑戰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解釋下孟加拉的紡織業是如何崛起的。
孟加拉能夠在21世紀成為「南亞工廠」,離不開以下兩個原因。
首先是龐大的人口數量和低廉的勞工成本。
1971年孟加拉獨立的時候,只有6500萬人口,如今孟加拉人口已經超過了1.6億,這其中絕大多數還都是青壯年,勞動力資源相當豐富。
相比於西方國家,以及人工成本逐漸增長的中國,孟加拉工人的薪資更低。
2019年孟加拉政府的最低薪資標準是每個月1.2萬塔卡,換成人民幣只有900多元。這不僅低於中國東部沿海,也低於越南。
2019年孟加拉和其他成衣出品國人工成本對比,單位為美元
低廉的薪資,意味著企業可以減少人工成本,從而以更低的價格吸引訂單,占領市場。
在孟加拉,幾乎所有的工業門類,都是這種勞動密集型的模式。
其次,孟加拉抓住了產業轉移的機會,也得到了海外資本的援助。
上一輪產業轉移發生在中國,讓中國東部沿海透過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帶動了經濟發展。
而新一輪的產業轉移,將紡織、塑膠制造、采礦、木材加工等低端產業進一步向更多第三世界國家擴散。
孟加拉正是在這一輪產業轉移中抓住了機會。
而為了扶持孟加拉企業的發展,不少海外資本也蜂擁而入,投資孟加拉。
孟加拉貸款總額變化
其中,僅亞投行在去年4月就向孟加拉提供了一筆4億美元的基建貸款。而後,為了抗擊疫情,又向孟加拉支援了2.5億美元的貸款。
而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2019年存取孟加拉時,一次性就提供了1326億日元的貸款。
類似的事例不勝列舉。
事實上,包括亞投行、IMF、世界銀行在內的多家融資機構都在向孟加拉提供貸款。
這表明海外資本對孟加拉的經濟發展非常看好,畢竟,資本只青睞於能夠帶來增長的地方。
孟加拉此次加入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多少也有獲得更大融資空間的考慮。
2016年,中國向孟加拉提供了該國史上最大一筆貸款,價值240億美元
有著充足的廉價勞動力,承接了全球低端產業的轉移,再加上有海外投資的湧入,也難怪孟加拉經濟能夠在近年來保持強勢增長。
孟加拉經濟蓬勃發展的背後,也有勞工們的辛勤付出,以及嚴峻的挑戰。
孟加拉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廉價勞動力,而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犧牲了勞工的利益。
成衣廠的工人們拿著微薄的收入,大多只夠糊口,卻要忍受骯臟、惡劣的環境,勞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
如果孟加拉不能改善工人的待遇,那麽孟加拉經濟發展將很難惠及民眾,也就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該國貧窮的面貌。
孟加拉是一個高度依賴外貿出口的國家,其本身並沒有高端產業,很容易受到國際市場波動的影響。
2020年,由於新冠疫情的肆虐,歐美國家訂單銳減,孟加拉的成衣企業因此損失了價值32億美元的訂單,導致不少中小企業關門,226萬工人遺失了工作。
可見孟加拉的經濟實在是脆弱,抗風險能力太差。
而在孟加拉之前,靠發展出口導向型帶動經濟的模式,早已在東南亞和東亞國家有過先例。
2019年,孟加拉工人抗議低薪資
那些沒有及時產業轉型,發展高端制造業的國家,幾乎都在一輪輪國際性經濟危機中遭到了重創。
這可是孟加拉的前車之鑒。
更何況,印度、越南、奈及利亞和中國都是孟加拉在成衣產業上的對手,孟加拉一旦跌倒,想要再次填補市場,恐怕就沒那麽容易了。
繁忙的達卡港口
再看中國,擁有17萬家服裝企業,吸納了1620萬人從事服裝行業。
根據發改委統計數據顯示,僅今年1到7月,中國的服裝出口總額就達到了880.99億美元。
這要比孟加拉全年服裝出口額高出2倍以上還多。
中國的服裝行業人口、企業數量和出口額都位居世界第一,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
以孟加拉國的服裝業體量,是無法與中國競爭的。
今年1-7月中國服裝出口額
經濟學上,日本人曾提出過一個概念叫「雁陣模式」。
大概意思是,亞洲各個經濟體透過產業轉移,構建了有梯度、有層次的產業分級,形成自己的比較優勢。
其中,日本位於頂端,「四小龍」位於第二梯隊,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國家位於第三梯隊。
中國的崛起,打亂了原有的「雁陣」陣形。
不過,隨著中國制造業的升級、勞動力成本的增加,紡織業這樣的產業也在向越南、孟加拉轉移。
早在1990年代,很多中國服裝企業已經在孟加拉開設工廠,成為孟加拉制造業優勢的受益者。
從這個角度看,孟加拉與中國的關系,合作大於競爭。
正如列陣飛行的雁群,團結協作才能飛得更遠、更高。
正解局,穿透資訊迷霧,正解中國成長的力量。正解局是一個有見識、有深度、有誠意的時勢財經大號,華爾街見聞、雪球、螞蟻金服、世界經理人等多家主流財經社群特邀入駐,每天全網閱讀超過200萬人次。歡迎微信搜尋正解局(ID:zhengjieclub)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