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很多中小型企業的老板講過課,常常近距離地聽到他們的困惑,看到他們的情緒,也和他們一起思考,一起想辦法,一起解決問題。
接觸多了,著實敬佩。中小型企業,光是要活下來,就已經非常不容易。
曾看過一個數據,中國的中小型企業平均年齡只有2.5年。
這2.5年裏,不是在和同樣體量的企業卷,在同質化的競爭裏卷,就是在夾縫中生存,甚至要應對大型企業的降維打擊。
怎麽辦?中小型企業,怎樣才能讓自己在這麽難的模式裏,更大機率地活下去,從0走到1,從1走到N,甚至成長為大型企業?
前段時間,受邀參加一個中小型企業協會的活動時,我一個沒忍住,還是鬥膽分享了一個觀點:
別再叫自己「中小型企業」了。
中小型企業,要活下去,需要解決很多問題。
但是至少,你可以先從名字這個很底層的地方,改變自己。
改變自己的一種認知,改變自己的一種思路,改變自己的一種結局。
什麽意思?
為什麽不要再叫自己「中小型企業」?這個名字怎麽了,有什麽問題?難道會影響我的生死存亡嗎?不叫這個名字,那又要叫什麽?
一切,可能還要從,你經常會見到的一類新聞說起。
叫「中小型企業」,怎麽了?
很多人,第一次聽到「中小型企業」這個詞,都是從新聞裏。
一開始,國家會劃出不同行業,按照從業人員、總資產、營業收入等指標,把企業分成「大型」「中型」和「小型」。
然後,有的放矢地管理、幫扶、給政策、做統計。
於是,你會看到很多新聞,比如:
「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新增3.8萬億元。」「這項服務解決了小微供應商融資難題,有利於本地鞋服產業供應鏈穩定。」
還有很多人,第一次聽到「中小型企業」這個詞,是在公司裏。
你如果在to B的公司,經常能看到這樣一類清單:客戶清單。
在外企,有些部門甚至會因為這張清單而存在,比如」KA」部門,比如「SME」部門
KA,就是Key Account,指的是大客戶,大型企業。SME,就是Small and Middle Enterprise ,中小型企業。
為什麽要這麽分類呢?
因為,要區別對待。
不同的企業客戶,需要的東西不一樣,服務起來的邏輯更不一樣。比如:
你是大型企業,預算高,體量大,就給你推價格更高,服務更完善的客製化方案。
你是中小型企業,就發給你主打價效比,可以保障基礎服務的通用方案。
當然,你還會看到很多「中小型企業協會」。
他們會為中小型企業舉辦活動,幫他們透過活動整合資源,互通資訊。
發現了嗎?
大型企業。中小型企業。
很多時候,這都是別人對你的一個分類。
別人根據這個分類,決定怎麽對待你。
你是「中小型企業」?那我用這個政策優惠幫扶你。
你是「中小型企業」?那我用這版通用方案服務你。
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