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是命根子。
對於德國來說,透過歐元區實作德國的重新崛起,是一個在現實社會中曲曲折折逐漸走出來的新路。
在此之前,他們的主要方式是透過兩次世界大戰奪取所謂的生存空間。事實證明,在國際軍事投送範圍極度擴大的時代,搞這種強行升級的方式是極度困難的。
冷戰時期,出於控制德國經濟的目的,歐洲成立了很多經濟共同體(煤鋼、原子能)。這些共同體最終實作的效果是實作了西歐各國的有效協同。這樣一來,在冷戰結束前夕,這些機構變成了歐洲試圖對抗美國的組織基礎。最終在蘇聯解體、美國一家獨大的背景下,歐盟倉促成立。在法國出權、德國出錢的基礎上,歐盟一開始就氣勢洶洶,成為美國的主要假想敵。在這一背景下,空襲南聯盟、歐債危機,就成為美國軍民兩手打擊歐元的重要手段。這期間中國大使館被炸主要實際上是美國順手而為的事情,並沒有將中國作為主要假想敵。但是同時也意味著美國對中國已經不像之前,沒有任何尊重了。
歐盟挑戰美國實際上失敗了。
英國脫歐被英國輿論塑造成為英國人鬧著玩、隨便投的。這實際上是對大多數主張脫歐的英國人的意見的貶低和嘲弄。就多元文化的精神來說,這是對他元的侮辱。事實上歐美從來不是真的尊重多元文化。他們就是用這些東西糊弄事兒的。
英國脫歐是一起重大政治事件。此舉意味著歐盟的整合進一步加強,意味著英國在歐洲社會地位的疏離。英國徹底放棄了歐盟這條船。
同時此舉也是對歐盟整體實力的一種打壓。特別是在歐盟已經大振幅擴張的情況下,英國的結束意味著歐盟的中心區域猛烈縮小而邊緣區域相對擴大。
只不過這種打壓與歐盟的強化整合二者相比,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現在歐盟面臨的問題是,在英國脫歐的前提下,英美為了進一步控制歐盟采取了直接培養親美政治家的方式,直接透過日拱一卒、內部滲透、直接控制的方式控制歐盟。英美用這種代理人直接上任的方法取代了英國直接與歐盟各國政治賽局的對話形式。歐盟出現了自己不是自己的問題。
這在短期內是令歐盟極為困擾的。
所以在這個時期來說,看上去德國對歐盟經濟、特別是歐元的支撐是非常困難的。
然而這種困難與歐盟統一市場相比來說,又是完全可以承受的小問題了。
德國透過這種方式獲得了戰爭獲得不了的、巨大的、國內化的龐大市場。
德國是一個缺乏殖民地的國家,他們可以控制的市場空間極其狹小。歐洲這樣巨大的市場,他們是絕對不會放棄的。
對於德國來說,支撐歐元的困難很大,但是獲得歐元區市場的利益更大。
市場是德國的命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