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風雲變幻,往昔輝煌今何寂?」 曾經的雙十一,是購物狂歡的盛宴,如今卻悄然寂靜。它經歷了怎樣的輝煌與落寞?背後隱藏著何種原因?未來又將何去何從?讓我們一同揭開雙十一的神秘面紗。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今年雙十一好像沒動靜了。沒有戰報、沒有曬單、也沒有狂轟濫炸的廣告了。
一、曾經的「購物狂歡節」:雙十一的輝煌往昔2009年,淘寶商城(現天貓)將11月11日這個原本平淡無奇的「光棍節」轉變為促銷盛事,當日銷售額高達5200萬元,標誌著雙十一購物節的誕生。這一舉動堪稱神來之筆,不僅將原本平淡無奇的日子賦予了新的意義,更點燃了消費者的購物熱情,開啟了雙十一的輝煌篇章。
此後,雙十一的銷售額如同坐上了火箭般,一路狂飆突進。2018年,天貓雙十一全球狂歡節的全天成交額更是達到了驚人的2135億元,創下了新的銷售記錄,足以令所有電商平台為之艷羨。雙十一不僅線上上掀起購物熱潮,線下的各大商場、超市也紛紛加入,時尚服飾、化妝品、家紡家飾、日用百貨、新車、美妝洗護、食品等多個行業的助陣,讓購物變得「亂花漸欲迷人眼」。
雙十一之所以能夠取得巨大成功,一方面得益於其提供的優惠價格,價格戰確實能夠吸引消費者,特別是那些「剁手黨」。另一方面則是由於購物風潮的推動。大規模的產品促銷激發了消費者的購買熱情,許多人在「不買就虧」的心理驅使下紛紛加入購物大軍,這種「羊群效應」在雙十一期間體現得淋漓盡致。
二、如今的「靜悄悄」:雙十一的冷清現狀近年來,雙十一的熱度卻呈現出明顯下降的趨勢,從「全民狂歡」逐漸變得「靜悄悄」。
1.數據下滑
據相關統計,雙十一當天全網銷售額下滑,對比過去幾年的銷售額,連續兩年下滑無疑是一個警示訊號。
百度搜尋顯示,「雙十一」搜尋量在2017年達到峰值,此後逐年下降,今年更是達到了歷史冰點,峰值搜尋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60%,這表明消費者對雙十一的關註度正在逐漸減弱。
曾經的購物節頂流如今變得格外冷清,搜尋量、話題討論時長等大幅減少,充分說明了雙十一熱度的下降。
2.平台低調
如今的雙十一,天貓、京東等平台也變得十分低調。
一方面,天貓、京東默契度十足,雙雙未公布相關成交數據,這不禁讓人猜測是否是因為成績不佳而選擇低調處理。只用「使用者規模」和「直播數據」潦草交差,似乎在試圖掩蓋數據下滑的事實。事實上,去年雙十一時,天貓和京東就都沒有公布各自的總交易量,這或許是雙十一熱度下降的一種反映。
另一方面,以往吸引萬千註意的天貓雙十一晚會,不再舉辦。
雙十一晚會從狂歡到低調,折射出電商行業的變化,也反映了雙十一熱度下降的現實。
三、多重因素交織,引發雙十一熱度下降雙十一熱度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遠哥認為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經濟環境影響
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消費者購買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物價上漲、收入停滯,生活成本越來越高,使得消費者在消費時更加謹慎,不再像以前那樣毫無顧忌地「買買買」。
2.促銷常態化
如今購物節越來越多,除了傳統的雙十一、618之外,還有「女神節」「520」等各種節日促銷。據統計,每年大大小小的購物節多達幾十個,這使得消費者不再只把購物的期望寄托在雙十一。
特別是抖音,直播帶貨的興起更是讓消費者隨時都能以較低的價格購買到心儀的商品,價格優勢不再是雙十一獨有的吸重力。
3.消費心理轉變
消費者的消費觀念逐漸趨於理性和成熟,更加註重商品的實際價值和品質,不再盲目跟風購買那些看似劃算卻實則用處不大的商品。
這種消費心理的轉變使得消費者在雙十一期間不再像過去那樣瘋狂購物。
4.優惠規則復雜
雙十一的優惠規則變得越來越復雜,滿減湊單麻煩,套路多。消費者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和計算如何才能獲得最大優惠,這種復雜的規則反而會讓消費者感到厭煩和困惑。
5.市場競爭激烈
隨著電商市場的不斷發展,新平台崛起,分散了雙十一的流量和熱度。
除了傳統的電商平台,社交平台、短視訊平台等也紛紛涉足電商領域,消費者的選擇更加多元化。
各個平台都在不斷推出自己的促銷活動,吸引消費者的關註和購買,雙十一的獨占性優勢正在逐漸消失。
四、未來雙十一會消失麽?電商平台和商家需拼品質、服務、體驗,迎接新挑戰
面對雙十一熱度下降的現狀,電商平台和商家需要進行反思和調整。
1.拼品質、服務、體驗
電商平台和商家必須更加註重品質、服務和體驗,以吸引消費者。未來,雙十一、618等購物節可能會逐漸變成普通大促,而品質、服務和體驗將成為消費者選擇購物平台和商品的關鍵因素。
2.線上線下融合
線上線下融合也是電商發展的重要方向,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豐富的消費體驗。
3.賣家走出國門,海外發展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中國賣家開始走出國門,拓展海外市場。未來,雙十一、618等購物節或者其他節日也可能會成為全球消費者的購物狂歡節。
在遠哥看來,雙十一的熱度下降,意味著它已經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曾經是電商行業的「風向標」,如今卻面臨著轉型升級的挑戰。
從「全民狂歡」轉向「精選購物」。消費者不再追求「低價」和「數量」,而是更註重商品的品質和實用性。
從「單一平台」轉向「多元化平台」。消費者根據自身需求選擇不同的電商平台,例如專註於服裝、美妝、數位等不同領域的平台。從「線上購物」轉向「線上線下融合」。
遠哥看來,未來雙十一從SSS級大促降級為普通促銷活動,甚至可能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