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曲忠芳 北京報道
歷史宛如一個迴圈的圓,不斷上演著相似的故事,唯一變化的只是故事中的角色。當把目光投向科技領域的投資時,相似的故事與變化的主角同樣在交織上演。
近幾個月,AI大模型企業的融資一個接一個:月之暗面在8月進行了3億美元的融資,目前估值達到33億美元,這是最近6個月裏月之暗面的第三次融資,三次融資總額達13億美元;同樣在8月,零一萬物完成新一輪數億美元的融資,最新估值為104億元人民幣;百川智慧於7月已完成50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並且以200億元估值開啟B輪融資;智譜AI在今年1月、7月分別完成一輪股權融資……初創型企業借助股權融資進行「輸血」和「賽跑」的戲碼已經屢見不鮮,因此,【中國經營報】記者綜合IT桔子、上奇產業通、天眼查等平台數據以及第三方專家,希望將目光聚焦於背後為「選手」提供「輸血」的科技大廠與投資機構,以期在「舊故事」中觀察其全新的站位與布局。
大廠主導、押註多方
「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是一種常見的投資和風險管理原則,在對大模型獨角獸的投資中,科技大廠們也普遍遵循了這一原則。記者僅選擇6家「明星」級的AI大模型公司作為考察樣本——這些明星公司的特征是創始團隊背景靚麗,估值均超過10億元、部份向200億元大關挺進,以及均已完成多輪股權融資,它們分別是月之暗面、百川智慧、智譜AI、MiniMax、面壁智慧、零一萬物,記者基於公開資訊梳理了它們的融資歷程。結果顯示,阿裏巴巴、騰訊、美團等科技大廠均多次「出手」:阿裏巴巴分別投資了百川智慧、零一萬物、智譜AI、月之暗面、MiniMax;騰訊則是百川智慧、MiniMax、智譜AI、月之暗面的投資方;月之暗面、智譜AI的投資隊伍中亦有美團的身影。
如果將AI大模型「明星」企業的融資歷程表,與上一輪AI領域中電腦視覺辨識技術起家的「AI四小龍」融資歷程做對比,會很容易發現,AI大模型的投資更多地由科技大廠在「主導」,而非由機構資本所主導。謙詢智庫創始合夥人龔斌指出,產業發展的規模或曲線其實是類似的,但時間周期在縮短。投資領域一直有一種普遍的情緒叫FOMO:Fear of Missing Out,意為「錯失恐懼癥」——總是懷疑和擔心自己錯過什麽,更為重要的是,害怕因為錯過什麽而錯失更多的機遇。與前一輪融資相比,無論是對於大廠,還是對機構資本而言,這一輪FOMO的時間視窗更短,在快速的脈沖式「熱炒」後迅速回落。當然需要指出的是,受經濟金融周期、整體大環境的影響,這一輪的投資實際上更為理智。
關於大廠主導的投資與VC(風險投資)的區別,一位投資界人士解釋說,大廠的投資往往更註重戰略性布局,會關註投資物件的長期發展潛力與自身業務的協同效應,同時獲取或共同開發前沿技術,而不僅僅是短期的財務報酬,大廠通常資金雄厚,對投資風險的容忍度相對更高。而VC主導的投資更傾向於財務報酬,通常會尋找具有高成長潛力的初創企業進行投資,並在企業成熟後透過IPO或並購等方式退市以實作資本增值。
除阿裏巴巴、騰訊、美團外,華為、商湯、小米、知乎、小紅書、華策影視等企業或旗下基金也在「明星」大模型企業的投資佇列中。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大模型明星投資標的的智譜AI,另一個身份則是投資方。截至8月22日,IT桔子收錄了智譜AI自2024年4月至今的17次公開「出手」,僅2024年1—7月就投資了8家AI企業。從投資方向上不難看出,智譜AI的投資涉及大模型產業的上中下遊,既有行雲積體電路、無問芯穹等AI基礎層公司,又有包括面壁智慧、生數科技等模型層公司,同時還有百奧幾何、冪律智慧等面向垂直行業領域的公司。
投資機構出手更加謹慎
與大廠的積極、占據主導相比,機構資本的投資在一定程度上則更加謹慎,這或許從更廣範疇的數據分析結果中得到一定印證。上奇產業通於8月21日向記者提供的【近三年股權融資情況分析】報告顯示,從融資金額數量及增速來看,2021年融資金額54010.83億元,為近三年最高,之後開始逐年下降;其中,2022年的增速下降至-52.69%,為近三年最低。從融資事件數量及增速來看,2021年融資事件為26035筆,同樣是近三年最高,之後開始逐年下降;其中,2023年的增速下降至-44.63%,為近三年最低。從同比變化來看,2024年上半年發生融資事件4184筆、融資總額3647.58億元,事件及金額均低於近三年同期水平。若按此趨勢發展,2024年全年融資總額或將跌進萬億元,相較於2021年的5.4萬億元,預計下降超80%。從參投機構數量來看,2024年上半年有1767家投資機構參投過計畫,低於近三年同期水平。投資機構「只看不投」,出手越來越謹慎。
當然需要指出的是,上奇產業通報告稱,從融資金額產業分布及融資事件數量賽道排名來看,人工智慧占據第三位,近三年裏人工智慧賽道融資總額達31959億元,融資事件為18244筆。
值得一提的是,在AI大模型及生成式AI的熱潮中,國資背景的資金也在積極出手。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2023年年底創立的北京市人工智慧產業基金,截至目前已投資9家企業,其中包括智譜AI、面壁智慧、百川智慧、生數科技、昆侖芯等。
按照北京市人工智慧產業投資基金的規劃,基金目標總規模為100億元,圍繞北京市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總體布局開展直接股權投資,重點投向人工智慧芯片、訓練數據及相關軟體等底層技術領域,大模型演算法創新、可信AI等關鍵領域,以及大模型等人工智慧技術產品開發和垂直行業創新套用等相關領域。除此之外,上海、深圳等其他地區的國資背景的基金也保持活躍。今年7月剛完成50億元融資的百川智慧也是同時獲得北京市人工智慧產業基金、上海人工智慧產業投資基金、深創投等三地國資基金的一家大模型企業。
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大模型平台及相關套用市場規模達17.65億元人民幣。報告指出,在過去的一年中,行業對於大模型更多的是早期投入,甚至是觀望而不重投入,因此2023年整體市場規模增長並不顯著;並且市場格局也主要還是由早期投入者如百度、商湯、智譜、百川等公司構成。進入2024年,頭部互聯網公司加大對大模型的投入且發起價格戰,為早期的大模型初創企業帶來一定的競爭壓力。預計未來2—3年,市場格局將發生多輪巨變。毫無疑問,無論是大模型公司,以及背後「輸血」的科技大廠及機構資本,賽跑仍在持續激烈地進行,誰能笑到最後還有待時間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