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財經

外灘大會參會規模創新高,人們都在關註如何防止AI作惡

2024-09-08財經

9月7日,2024 Inclusion·外灘大會正式閉幕。事實上,這一天下午,距離大會閉幕幾個小時前,仍有觀眾在排隊入場。官方數據顯示,本屆大會共吸引了5.2萬人現場參會,無論是參會規模還是國際嘉賓的數量,均創下了歷史新高。除了年輕人,記者註意到,觀眾隊伍中還有不少老人、小孩。

本屆外灘大會以「科技·創造永續未來」為主題,包括36場開放見解論壇、10多場創新者舞台、2場AI創新賽事、1場10000平方米的展覽以及1場綠色生活節和1場科技人才招聘會。據統計,三天時間內,有30余項AI新成果在本屆外灘大會釋出,包括螞蟻AI生活管家「支小寶」、AI金融管家「螞小財」,AI健康管家等。

10000平方米的展覽場地匯集了眾多企業參展,記者觀察到,相比往年,準備各類裝備體驗、互動的廠商越來越多了,許多展台前,觀眾為參與體驗排起長隊。重視人文性,成為本屆外灘大會的一大特點。除了開幕式上24歲的獨臂男孩周鍵借智慧仿生手演奏鋼琴的動人瞬間,在外灘大會的展區,借助裝置觀眾可以體驗將腦電波以花朵的形式視覺化,讓瞬間的情緒形成紀念。還有可實作「擁抱傳遞」的裝置,穿戴上內嵌人造肌肉纖維的特制背心,當另一個人擁抱裝有壓力傳感器的模型時,體驗者便能感受到模擬其聲控、觸覺反饋和溫度調節等多種感官元素的「遠端擁抱」。

在這一年的外灘大會上,如何讓「技術向善」的討論和研發更加被業界重視。

AI醫療受關註

為期三天的展覽中,AI醫療的相關產品、企業展台總有著最多的人流量,「爸媽記憶力下降了怎麽辦?」「AI如何輔助癌癥篩查?」這些問題讓不少觀眾不自覺就邁入了相關展區,不斷有老人加入腦健康檢測,有年輕人加入腦電波的「畫圖」。

「和去年相比,今年外灘大會AI人工智慧的份額感覺更高了,而且不是像之前傻乎乎的那種,今年的很多套用是真的有用的,明顯能感覺到演算法提升了很多,比如說面部辨識功能或者語音互動功能,都感覺上升了一個檔次,效果變好了,所以大家體驗的熱情也高。」一位參會的展商對記者表示。

來不及喝口水,達摩院AI醫療展台的工作人員就迎來了下一位咨詢的觀眾,今年的外灘大會上,達摩院醫療AI實驗室展出了其AI醫學影像分析產品,借助AI技術,這項產品能夠從平掃CT中進行胰臟癌、食道癌、腸癌、胃癌等八大癌癥及一系列慢性病的篩查,吸引了不少觀眾。

展台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透過AI辨識,這項產品能夠在肝癌、肺癌等癌癥篩查中達到90%以上的準確率,提升醫生的工作效率,補足一些醫療資源不均衡帶來的問題。

「其實這項技術主要是面向B端的,為醫生服務,客戶更多是醫院、體驗機構、保險公司、公益組織以及軟體廠商之類的,但這兩天很多個人也非常感興趣。」上述工作人員表示。盡管許多AI醫療產品並未直接面向C端使用者,但外灘大會的觀眾們對AI醫療將如何改變疾病的診治感到好奇。

博斯騰科技的展台則吸引到了大量的老年觀眾,許多老人紛紛拿出手機透過支付寶「碰一碰」進行答題,檢測自己得艾爾茲海默病的風險指數。展區的工作人員介紹,透過許多數據、資料的支撐,這款產品能夠透過答題測驗、語音互動、動作辨識等方式檢測艾爾茲海默病,並透過大模型生成使用者專屬的腦健康訓練計劃。

「我們的產品2020年成型,但借助網路攝影機的動態辨識功能是今年剛推出的,主要是借力於AI功能的發達,包括訓練方案的推薦,也的確在大模型出現後智慧了很多。」該展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隨著AI的發展,更多AI醫療產品的「前進演化」值得期待。

需要強調的是,目前,許多AI醫療產品的診療效果仍缺乏公開數據或第三方權威機構的驗證,相關展台的工作人員也均表示AI醫療產品無法完全代替醫生診療需求,以輔助作用為主。不過,AI在醫療問題中的套用的確被業界期待。

不少大廠也在押註AI醫療賽道。外灘大會上,支付寶釋出AI套用新產品「AI健康管家」,為使用者提供找醫生、讀報告、陪看診、問醫保、管健康等30多項AI健康服務。百川智慧創始人王小川則介紹,百川智慧將重點在大醫療AI領域做投入,從兒科醫生、全科醫生兩個切入點發力,希望在明年實作醫療的低成本和可及性,減少醫院的擠兌現象。

全國政協常委周漢民在外灘大會的一場論壇中表示,隨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套用,醫療產業正迎來一場深刻的變革。據他觀察,從最初的影像診斷、輔助診療、基因檢測,到近年來的藥物發現、臨床試驗、健康管理等,人工智慧在提高精準度與效率、個人化治療、數據處理等方面具備顯著優勢。他指出,醫療健康與人工智慧的融合還延伸到了中醫領域。

談及人工智慧在醫療產業的套用情況,周漢民表示,人工智慧在醫療健康產業的套用應著力提高精準性、適用性和安全性,此外,還需關註人工智慧的引入是否會導致醫護人員技能萎縮、對人工智慧的信任的誤判以及資訊超載。

以AI對抗AI

在期待技術帶來美好生活的同時,如何預防技術「作惡」也成為外灘大會討論的熱點話題。

今年的外灘大會上,舉辦了包括「afac2024金融智慧創新大賽」和「全球Deepfake攻防挑戰賽」兩場子賽事在內的AI創新大賽,由於近日南韓曝出「Deepfake」(深度偽造技術)事件,被認為是采用新犯罪手段的「N號房」案件重現,以AI對抗AI,Deepfake攻防挑戰賽尤其受到觀眾的挑戰。

事實上,隨著AI技術的發展,Deepfake滋生欺詐等黑色產業鏈,AI換臉欺詐帶來的經濟財產損失、名譽受損等事件正在成為全球挑戰。

在外灘大會展區,許多觀眾現場拍照,然後利用Deepfake換臉模型和演算法,透過視訊活化、微笑和眼鏡模版對觀眾的真實照片進行換臉,親身感受了Deepfake的逼真。

而在外灘大會AI創新賽·全球Deepfake攻防挑戰賽的表演賽上,觀眾更是為AI辨識AIGC偽造圖片感到激動。在這場表演賽中,主持人拿出了9張瑪麗蓮夢露等女星的照片,其中2張是AIGC偽造的,選手用自己的參賽模型給出每張圖片的偽造機率值,並對機率值最高的2張照片與正確答案進行比對。最終,兩支參賽隊伍的模型都找到了正確答案。

在後續的互動中,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人類肉眼能夠看出「一眼假」的偽造圖片,AI可能辨識不出,一些肉眼真假難辨的圖片,AI反而能辨識。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周天異教授分析,人類在判斷影像是否偽造會依賴直覺和邏輯,一些人類一眼便知的問題AI無法聯系相關背景、情形無法辨識,而一些難以辨識的圖片,AI一絲不茍、勤勤懇懇地完成人類指令的工作模式反而能找出問題。他表示,相比「一眼假」的圖片,恰恰是這些難以辨識的圖片往往給人類帶來更大損失,因此,用AI應對Deepfake有著重要意義。

「從我們現在看到的數據來看,我們叫Deepfake的攻擊也好,AIGC的生成偽造,今年的攻擊量比去年大概增加了10倍,去年攻擊的濃度大概是1%,今年就是10%。整個風險其實是呈指數級上升的情況,這不僅僅是在中國,在南韓,在菲律賓、印尼等國家都有類似的情況發生。」外灘大會AI創新賽·全球Deepfake攻防挑戰賽出題人、ZOLOZ技術總監姚偉斌表示,10%的濃度意味著業界發現線上的流量有10%是Deepfake的流量,隨著AIGC的發展,生成的成本會越來越低,效率越來越高,明年可能不是20%,可能是50%,這是一個必須重視的威脅。

更多引導AI向善的觀點也在外灘大會被討論,姚偉斌坦言,研發檢測演算法,只是遏制Deepfake技術濫用的方式之一。這種方式是相對滯後的。如果要從根源上防範欺詐行為,姚偉斌認為應在標準和立法角度,要求給A IGC 內容建立通用標識,比如每一張AIGC生成的視訊或圖片都在檔資訊裏帶一個簽名或浮水印,這樣平台管理更有依據,也能讓AIGC 可以更可信。

「讓人工智慧幫助人彈鋼琴,而不是作惡。」是本屆外灘大會反復強調的價值觀。上海市數據科學重點實驗室主任肖仰華表示,AI的大規模濫用是可能損害人之為人的本性的。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但凡傷害人之為人之本性的AI套用,我們要謹慎,要加以限制。為此,「我們要重視技術治理,並將治理提前考慮,做到未雨綢繆。」

浙江強腦科技創始人兼CEO韓璧丞則表示,AI倫理委員會的存在非常重要。技術前進的時候,更應該關註「走的慢」的人。「當一個足以改變世界的技術出現時,我們先用它來幫助最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