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這樣的。
以前的人們並沒有癡迷於購置房產,租房住一輩子也是常有的事。
到了上個世紀末,中學的政治教材就突然就開始潛移默化大夥了。
課本都在宣傳「美國老太」。
美國老太貸款買房,臨死之前還清了貸款,一輩子住在自己的大房子裏。中國老太不肯貸款,直到臨死才攢夠了買房的錢,來不及享受就去世了。
我相信大家政治課都學過這個玩意。
本來國人的消費觀念是偏保守的,極少貸款提前消費。
透過教育(也就是洗腦,就是同一個意思的褒貶說法),完全變了。
上邊這個故事當然有很多漏洞了。
如果美國老太生前就能還清利息,那中國老太就不會臨死前才攢夠房錢。
畢竟中國老太不僅不需要給銀行付利息,相反她還有銀行的利息可以收。
貸款30年,利息幾乎是貸款額度的1倍,那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有一種情況可以滿足這個說法,美國老太活80,中國老太活50,並不實際。
第二種情況,就是因為大夥都去貸款買房,房子就會暴漲,越早貸款越合適。
原本大家最多只能掏出50萬家底購房,那房價最多就只能是50萬。
突然都開始貸款了,拿50萬貸款100萬,房價自然就是150萬了。
再加上那些肯為了買房掏空6個錢包的,150萬就變250萬了。
癡迷於購置房產只是因為發生了第二種情況,讓大夥看到了貸款買房甜頭。
但凡能夠不勞而獲的事情,人人都會癡迷不是麽?兩套三套,多多益善。
過去的郁金香、君子蘭,本世紀初的股票、前兩年的位元幣不是也一樣?
這個甜頭還能吃多久,我們誰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