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你,左腳踩右腳,是否可以上天呢?
答案是可以,至少迪阿股份(301177.SZ)的實控人可以輕松做到。
先向自家公司借款,借出錢來再對自家公司出資,從而保證極高的持股比例。
然後讓公司大手筆分紅、給自己開高薪,完成套現閉環。可以無視減持新規對限制套現的規定。
上市前後,迪阿股份實控人夫婦弄了差不多17個小目標,與此同時,至8月19日收盤,迪阿股份距離發行價已經下跌達到83.5%。
1、破發不得減持?迪阿股份實控人玩轉分紅
2023年8月,證監會【減持新規】出台,存在破發、破凈等行為的上市公司不得減持股份。
這可難不倒迪阿股份,作為一家流通盤極小,實控人持股比例極高的公司,迪阿股份實控人主要靠分紅套現。
迪阿股份主要從事珠寶首飾的品牌營運、客製銷售和研發設計。
公司招股書顯示,上市以前,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張國濤、盧依雯合計間接持有公司98.245%股份。
上市後,迪阿股份總股本從36000萬股增加到了40001萬股,計算下來實控人股權稀釋到了88.42%。
可以看出,無論上市前後,張國濤、盧依雯控制權都十分集中。
值得註意的是,上市前實控人透過向公司借款用於出資,再透過分紅還款的閉環,從而不依賴引進外部股東,保證了極高的持股比例。
2015年4月,張國濤向迪阿股份借款1000萬元直接出資;2015年6月,張國濤再向公司借款2000萬元進行出資;2016年1月份,張國濤透過控制的迪阿投資向公司借款1800萬元進行出資。2016年6月,張國濤歸和迪阿投資還上述借款,還款來源為迪阿股份2016年6月分紅。
說到分紅,迪阿股份可謂十分「慷慨」。
2016年6月那次分紅金額多高?從公開資料無從得知。不過,根據公司招股書,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迪阿股份現金分紅金額達到8000萬元、15000萬元、9000萬元和12000萬元。以98.245%的股份占比計算,這些錢幾乎全部進了實控人夫妻的帳戶。總額約4.32億元。
上市後,迪阿股份分紅更為誇張。2021年的分紅方案是「每10股派現20元」,合計派發現金股利8億元。2022年,迪阿股份丟擲的分紅方案是「每10股派現10元」,合計分紅4億元。2023年,則合計派發現金分紅2億元。按照實控人88.42%的持股比例,分紅總額大約是12.38億元。
除了大手筆分紅外,張國濤、盧依雯還給自己開出高薪。
2020年,張國濤和盧依雯在迪阿股份領取的報酬239.32萬元和187.02萬元;2021年分別為248.98萬元和188.93萬元;2022年分別為407.71萬元和190.45萬元;2023年分別為417.72萬元和190.8萬元。
2020年以來,實控人張國濤和盧依雯透過迪阿股份拿到的薪酬2,070.93萬元。
上市前分紅+上市後分紅+2020年以來薪酬,算下來上市前後實控人夫婦累計透過公司套現約17億元。
這樣,迪阿股份不僅完美規避了減持新規關於破發不得減持的規定,也可以實際上無視股價下跌。
我們看到,股價破發超83%,但迪阿股份不回購,不增持,反而拿出大把現金進行理財。
2、每年數十億用於理財
2021年12月15日,公司在A股上市,46.76億募資到手。過了半個月,2021年12月31日晚間,迪阿股份公告丟擲「大手筆」:擬使用35億元閑置募集資金和40億自有資金進行現金管理。合計是75億元。
2022年12月30日晚間,公司又公告擬使用30億元閑置募集資金和60億元自有資金進行現金管理,合計是90億元。
公司2023年12月最新披露的理財計劃是78億元。
在互動平台上,不少投資者呼籲公司進行回購。迪阿股份的則回復,其IPO發行了4,001.00萬股,占發行後總股本40,001.00萬股的比例約10.002%,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規定「公司股本總額超過4億元的,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為10%以上」,如公司進行回購或增持,可能面臨不滿足上市條件的情形。
因為實控人持股比例過高,所以可以規避回購義務;
又因為實控人持股比例過高,可以透過分紅套現,規避減持新規對套現的限制。
邏輯又閉環了有沒有?
然而,這背後又有一個真相:就是公司實控人和中小投資者幾乎沒有共同利益了。對中小投資者而言,股價下跌就意味著虧損,而對迪阿股份的實控人而言,股價漲跌已經是浮雲,現金在手才是王道。
(本文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