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金融資產占據主導,生產就不沒那麽過剩了!
真正改善生活實體商品就那麽多種類,也就是普通人日常接觸的衣食住行醫療教育休閑娛樂等,但這類生產只需要一部份人,投資過多消化不掉就是產能過剩。而金融資產不同,多多益善,少量流動部份價格變動就可以撬動整個存量財富,讓更多的人願意持有,需求端強盛,金融資產價格越高,讓持有者越覺得有錢,不擠兌大家的紙上財富都是賺錢的,紙上財富多也讓人們敢於消費。對未來預期看好,更加願意負債投資和消費,產能過剩就沒那麽嚴重了。
這種遊戲要配合超發貨幣效果更佳,資產投資泡沫飛漲,大家不用真的去貢獻實體產能也會創造財富,也願意消費,政府只需要調節利率水平就能控制市場熱度,傳統經濟危機被政策幹預後就沒那麽嚴重了。
但這樣玩會出現經濟空心化和資產金融化,衛生紙這樣的真實產能相比於金融資產在正常情況下不值一提,一旦特殊情況時,產業空心化就會導致有錢買不到實際的商品,產線建立和生產需要周期,尤其是疫情這兩年,你有錢也很難買到很多基礎商品,各國紛紛鼓勵制造業回遷。
第二個問題資產金融化,也很好理解,金融本身並不直接創造價值,需要結合實體經濟最終創造價值,就好比一塊大餅,今天我從你手裏買來價格翻一倍,你賺了錢,明天你再從我手裏一倍價格買走,我也賺了錢,但市場可消耗的商品並沒有提高。真這參與創造價值是投資給做餅的人,讓他為市場提供更多的餅,讓更多的人都有機會吃上餅。前一種就是資產金融化,配合著更寬松的貨幣政策,可以用來炒餅的錢越來越多,但同時債務也越來越多,最終資產的本身價值與其實用價值完全脫節,產生的現金流遠不足以償還利息,明斯基時刻就爆發了,這就是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大背景,都在玩金融擴張的遊戲,直至幾千億的次貸危機就觸發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
所以,現代的各個經濟體都喜歡用強有力的政策扭轉經濟周期,抑制市場的正常出清,透過寬松的貨幣政策維持市場的熱度,產能過剩就被抑制了。但因此帶來了其它的問題,經濟空心化與資產金融化,產能過剩帶來的傳統經濟危機被現代信貸擴張之後的金融危機所取代,蕭條轉為明斯基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