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升級,跑贏汽車智慧化下半場
電動汽車發展勢頭迅猛,尤其在中國,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2024年1-6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分別達到了492.9萬輛和494.4萬輛,同比增長分別達到了30.1%和32%,市場占有率達到了35.2%。中國汽車產銷量實作了同比增長,顯示出整個汽車市場的活躍態勢。
中國汽車產業在全球化競爭中占據了有利地位,儼然成為全球車企的頂上之戰。與此同時,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價格站」持續不斷。
然而,要從技術層面實作真正的「彎道超車」,並在國際市場上取得領先地位,仍需面對諸多挑戰並采取有效措施。
雖然說傳統核心技術仍待突破。比如電池技術需要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降低成本、增強安全性。電機與電控系統提升電控系統的智慧化水平,以提高整體能效比。采用更輕質、強度更高的材料,減輕車身重量,從而降低能耗。
新能源車企,從長期視角下來看,最終一戰,一定是智慧化能力的大比武。
高階輔助駕駛技術取得了顯著的進步,比如華為ADS高階駕駛輔助系統在測試中表現出色,整體上能夠顯著減輕駕駛員的負擔;小鵬汽車XNGP、蔚來NOP等新勢力造車的輔助駕駛功能在不斷叠代中逐漸領先;傳統車企如上汽乘用車、長城汽車等也都跟上了智慧化的腳步。
在使用者感知層面,高階輔助駕駛實則也來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數據顯示,科技力在消費者購車決策考慮要素中占比高達41%。而智慧電動車中,智慧化對購車的影響力甚至排名第二。這意味著,是否具備L2以及L2+智駕水平,已經成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絕對加分項。
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L2+高階輔助駕駛市場逐漸趨於向幾家頭部供應商和主機廠收斂的格局。而這些頭部的智駕公司也初步塑造了消費者對於智慧駕駛功能的認知和一定的品牌認可度。
AI,將是中國汽車通向全球的鑰匙
伴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競爭逐步邁入下半場,以小鵬汽車等為代表的「智慧化」標簽車企優勢正在快速放大。
2023年7月27日,大眾汽車集團與小鵬汽車簽訂股份購買協定;2024年2月29日,小鵬與大眾再次圍繞平台與軟體戰略技術簽訂聯合開發協定;4月17日,小鵬汽車與大眾汽車釋出聯合聲明,雙方將就電子電氣架構技術簽訂最新的戰略合作框架協定......在近一年的時間裏,以德國大眾為首的燃油車巨頭紛紛將目標轉向小鵬汽車,這也導致了小鵬汽車的「智慧化」能力相關話題迅速引發熱議,並讓更多人關到了這個仍在持續「加速」的新能源車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