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身經百戰的華為遇到久經沙場的老牌車企,「化學反應」帶來的車型熱銷表現令行業側目,其背後,則是一種全新商業模式的成功。
8月1日,鴻蒙智行釋出7月成績單,全系交付新車44,090輛,持續引領中國汽車行業發力高端豪華市場。
問界M9再創新高,7月交付18,047輛,累計交付超7萬輛,蟬聯50萬以上豪華車市場銷量第一,重新整理中國高端市場銷量新紀錄。國民SUV問界新M7 Ultra交付即上量,上量即海量,7月交付新車16,562輛。 2024年至今,問界新M7系列累計交付量已突破12萬台。
2024年至今,問界新M7系列累計交付量已突破12萬輛,穩居中國新勢力車型銷量第一。高顏都市效能SUV問界新M5穩步交付,7月交付6,926輛。鴻蒙智行首款智慧轎車智界S7持續穩步交付,7月交付2,555輛。
鴻蒙智行首款行政級豪華旗艦轎車享界S9預售價為45-55萬元,將於8月6日正式釋出,將與問界M9組成鴻蒙智行「9系雙旗艦」持續發力高端車市場。
逆勢量價雙增長,靠「卷價值」重新整理行業紀錄
近一段時間,鴻蒙智行的「出鏡率」極高,除最新公布的單月銷量數據外,問界M7、問界M9分別累計交付超過20萬輛和7萬輛。7月29日,問界品牌重新整理行業新紀錄——用時28個月達成40萬輛新車下線。
「華為將繼續幫助車企造好車、賣好車,為消費者帶來更多技術、體驗遠超業界水平的優質產品。」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日前說到,只要體驗過問界的車,就知道是好車。「問界會繼續加速前行,預計很快就會迎來下一個裏程碑。」
這些亮眼的數據以及宏偉目標的背後,彰顯的是鴻蒙智行在價值競爭中的不懈追求與卓越實力,而非盲從當下「價格戰」的低層次競爭。
「從最初的智選車到後來的鴻蒙智行,變的不僅僅是名字,更重要的是消費者開始從心底認可問界、智界這些年輕的品牌,並且是從售前、交付、體驗、售後等多環節、多方面的認可。」在問界40萬輛下線活動現場,一位在汽車行業從業多年的資深人士直言,鴻蒙智行不借助降價促銷提升銷量,這點很重要。
去年3月,曠日持久、影響深遠的車市「價格戰」開始成為各大線上平台、線下行業論壇的必備話題。時至今日,動輒數萬元的官降、優惠仍屢見不鮮,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倒向車企、經銷商。
「車企持續的單車虧損不是長久之計,在經過一輪價格戰後,車企可能會重新評估其價格策略,尋求更加穩健的盈利模式。」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然而,前述「困局」似乎在鴻蒙智行的行銷體系中並不存在。
麥肯錫調研數據顯示,65%的中國消費者購買高端新能源汽車的原因是更先進的自動駕駛技術。在多次走訪終端市場後發現,很多購買問界品牌車型的消費者不會購買較便宜的入門車款,而是選擇價格更貴的華為高階智駕版。
數據顯示,問界使用者智駕累計裏程已超過1.35億公裏,其中智駕版車型銷量占比超過60%;MPI平均接管裏程數達到270公裏以上,每天的智駕訓練裏程數超過了3000萬公裏,處於行業領先水平。「在品牌成交均價漲至近40萬元的背景下,依舊獲得2024年上半年新勢力品牌銷冠,這點就很能說明問題。」有業內人士表示。
即便是出現新車價格調整,鴻蒙智行也會針對老車主推出關懷方案。今年4月智界S7「二次上市」時,鴻蒙智行便拿出1萬元現金和一個MagLink平板套裝作為補償。鴻蒙智行的使用者心中,價格固然重要,但產品體驗更加關鍵。
以不久前結束的中汽中心夏測為例,結果顯示,高溫環境下使用180kW充電樁進行充電,問界M9純電Max版電池電量從30%充至80%僅需18分鐘;問界M9增程Ultra版電池電量從30%充至80%僅需23分鐘。
問界M9的800V高壓快充平台在保障高安全、長壽命的同時,實作了高倍率快充,並且相容業界主流的充電協定。
續航方面,問界M9表現亦十分出色。在開啟前排空調、設定溫度24°C、車輛載荷152公斤的條件下,問界M9純電Max版續航裏程達到630.15公裏,問界M9增程Ultra版的總續航裏程達到1181.14公裏。
「超低風阻、高壓碳化矽電機、精準能量回收策略、自研熱管理系統、輕量化車身以及智慧增程技術等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前述業內人士分析稱。
問界在終端持續火熱的同時,使用者滿意度也在同步提升。根據咨詢機構傑蘭路釋出的2024年度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品牌健康度研究報告,問界的品牌凈推薦值獲亞軍,旗下兩款車型問界M9、問界M7則包攬SUV凈推薦值冠亞軍。
鴻蒙智行新夥伴陸續登場,商業「樣板間」顯重要意義
隨著享界S9的即將上市、尊界更多資訊曝光,鴻蒙智行旗下「四界」陣容開始逐步成型。目前,鴻蒙智行旗下在售車型包括問界M5、問界M7、問界M9、智界S7四款車型。
後續車型方面,華為與北汽合作的鴻蒙智行首款旗艦行政轎車享界S9即將於8月6日上市,智界第二款車型——智界R7計劃於下半年推出,華為與江淮合作智選車品牌「尊界」首款產品現已進入整車驗證階段,計劃今年底下線,明年上半年上市。
「老玩家」持續火熱、「新玩家」陸續登場,二者讓各界對於鴻蒙智行的前景信心倍增。
平安證劵近日研報稱,高端混動SUV競爭格局向好,問界已在高端SUV中取得一席之地,賽力斯也將問界作為公司未來的戰略方向。
智界主要對標特斯拉、極氪、小米,所面臨的競爭環境更激烈,但奇瑞自身具備完備的新能源轉型戰略,覆蓋高、中、低檔以及純電、混動等動力路線,發展新能源是公司未來的戰略重心,智界可作為公司在中高端新能源領域的補充。
享界主打行政高端使用者,兼顧商用和家用,首款車型享界S9對標傳統豪華轎車。對於北汽而言,與華為的合作是北汽短期擺脫新能源發展不利局面的重要舉措;樂觀預期下,華為與江淮合作的新品牌「第四界」,在遠期規模潛力將有望達到保時捷在國內的市場規模。
平安證劵在對「四界」進行未來市場規模的預期時表示,預計問界在2024-2026年銷量規模為40.8萬/52.5萬/65.5萬台;長期來看,預計問界系列在國內的潛在市場規模有望達到80-120萬台;預計智界在2024-2026年銷量規模為6.7萬、20萬與28萬台;預計享界在2024-2026年銷量規模為0.8萬、12萬與28萬台;預計「第四界」在2025-2026年銷量規模為1萬與3萬台。
市場對鴻蒙智行給予樂觀預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實戰已經證明了鴻蒙智行是一種非常成功的商業模式。
作為華為智選車模式的戰略升級,鴻蒙智行旨在利用華為過去三十多年在ICT領域的智慧汽車增量零部件產品、技術解決方案以及華為終端過去十多年消費者業務積累的品質管控、銷售服務、品牌行銷等優秀經驗,深度賦能合作夥伴。
華為在人因工程的研究、產品工業設計、使用者體驗設計、產品品質的把控、智慧化、電動化等方面的能力,讓合作夥伴賽力斯汽車在品質、能力等方面得到巨大提升。
當然,鴻蒙智行的成功並非一帆風順,華為與賽力斯之間的合作也曾不被業界看好。而時至今日,問界的大獲成功,在行業中打造了鴻蒙智行商業模式成功的「樣板間」。鴻蒙智行在短時間上演了「從不看好、看不懂、追不上」的逆襲,以「一超多強」的品牌矩陣快速突圍。
「與華為緊密合作的車企會在一兩年內率先走向盈利,並且會成為中國盈利最好的車企之一。」余承東的這句話已經在今年成為了現實。
華為與賽力斯將進一步深化合作,雙方將充分發揮聯合業務優勢,將問界打造為世界級新豪華汽車領先品牌。在此之前的2023年2月,雙方曾簽署深化聯合業務協定。同時,賽力斯和華為雙方還將進一步推進聯合創新中心的成立。
「對於大部份車企而言,擁抱華為智慧車技術是明智之選。」平安證劵研報稱,過去幾年整車企業經歷了「硬體軍備競賽」、智慧化「全棧自研」等階段,目前看未取得預期中的效果,硬體堆料帶來了成本上升,但並未帶來消費者智慧化體驗增益。
「對於大部份車企而言,缺乏有產銷規模的高端車品牌,使自研智慧化解決方案成本高昂且難以持續,成了無根之木、無源之水。站在當前時點,大部份傳統車企陷入高端品牌難上量、智慧化解決方案搭載量少的困境。而鴻蒙智行已進入規模效應期,這不僅意味著更好、更快的叠代和更優的消費者體驗,還帶來了更低的成本優勢。鴻蒙智行將乘勢而上,不斷擴大品牌效應,進入良性迴圈,為市場提供更優駕乘產品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