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6年我大學畢業去杭州做入職培訓的時候,做過一輛電車的出租車,跟司機聊起來,他那個車市區的續航只有150公裏,你說他有沒有裏程焦慮。
我覺得是沒有的,畢竟如果有焦慮,從他上車開始就要考慮今天能拉幾個客人,拉到哪裏就該回家充電了。畢竟150公裏,圍著杭州也跑不了幾圈。
所以真正焦慮的是什麽呢,配套設施不夠完善還是最大的鍋。
快充沒出來的時候,網上調侃手機充電慢,說有沒有一直可以拆卸的電池,沒電了就換一塊,換下來的電池去單獨充電。
現在網上調侃電車,用的也是類似的梗,說充電慢,難道就沒有一種能源,加到電池裏,接著就能跑的。
現在手機充電技術解決了嗎,快充基本普及了。汽車快充呢,還是沒有做到很徹底吧,不是車輛不支持就是充電樁不支持的,也就造成了如今裏程焦慮揮之不去的現狀,過年過節的高速上,加油站也是會排隊的,但是好在你知道加油再慢,一輛車頂多也就那麽幾分鐘,電車充電排起隊來可就沒那麽準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