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下的回答太有意思了。
我看了一會,說是第一最多的三家是華為,小鵬,百度。
但第一只有一個,一定有一家是領先其他的,不可能是三家並列第一,如果是並列,那就是對比項還不夠多。
我不談誰是智駕第一,記得在AI下曾經有一個話題叫,AI的資訊流被汙染。後果就是AI會給出錯誤的,脫離現實的或者甚至毫不相關的結果。
從這個問題下可以看出,很多人的大腦資訊流也在被汙染或者自我汙染。
被汙染者是無法分辨真實的資訊,而自我汙染者則是不願意接受真實資訊,只接受自己願意接受的。
我經常看到華為智駕的各種民間小視訊,智駕直播,智駕測試等等,我對此深信不疑,得出結論,它就是智慧駕駛第一並寫入大腦。誰說它不是就是黑它,我都不信還要罵回去。這就屬於自我汙染。
在不同的平台看到不一樣的結果,不一樣的博主說的也是不一樣的結果,說誰是第一的都有,甚至廠商也都在說自己是第一梯隊,我分辨不出他們說的是真是假,最後選擇了錯誤的資訊寫入大腦,這是被汙染。
如果既不買智駕的車,也不投資,也不是相關行業從業人員,那就無關緊要,頂多是在跟人聊起智慧駕駛第一話題的時候,嘴裏蹦出的詞可能會讓人樂一樂罷了。
但如果,你要買智駕的車呢?你要買相關概念的股票呢?你是某個車企智駕高管呢?
作為一個資訊流被汙染的你,你能買到真正智駕第一的車嗎?你能買到智駕概念龍頭的股票嗎?你能帶領團隊走正確的發展道路嗎?
如何防止自己的資訊流被汙染?
看到資訊,不要急著寫入大腦,多懷疑,多求證,多對比。
比如:
說華為第一的,有民間小視訊、有直播、有高研發投入等等。
行,沒問題,但我不禁要問,民間小視訊真不真,數量多不多,是真實車主發的,還是拿錢辦事的車評自媒體發的,還是普遍等級低的小號發的,評論區是真實評論還是一眼控評水軍,視訊中智駕在什麽地方的邏輯是其他家還做不到的,比如會車賽局,環島,接管次數,車速等等然後跟其他廠家作對比。
智駕直播同樣,什麽路段,封閉路段還是真實路段,什麽路況直播,鄉間道路還是高速,LCC還是NOA,直播的車主數量有多少,真實車主還是拿錢辦事,其他廠商智駕直播情況如何?
研發投入多少,在業內算多算少,擁有多少發明專利,研發投入高是否等於智駕優秀嗎,其他廠商研發投入如何?
說小鵬第一的,說它開通無圖智駕城市兩百多個,智駕大賽第一。
行,沒問題,但我不禁要問,開通無圖智駕城市數量多少,三四路線況相對差的城市有沒有,開通無圖智駕意味著什麽,是指功能可用,還是智駕可用,城市多是否等於智慧駕駛優秀,其他廠商開通情況如何?
智駕大賽,舉辦主體,時間地點,版本號車型,都比試什麽計畫,公開的還是內部的,有無作弊嫌疑等等。
說百度第一的,說它深耕多年,無人駕駛L4載人已經營運多年。
好,沒問題,但我不禁要問,哪個城市,多少種車型,是否真的L4,真正的無人智慧駕駛還是遠端人工駕駛,這麽大體量的百度智駕第一為什麽網路聲量如此低,在眾多智駕測試或者大賽中均沒有他的身影。
其他家L3都沒達到,有人稱它L4營運多年,差距真的有這麽大嗎,固定路段的載客智慧駕駛比得上家用級別的智慧駕駛嗎。
經過這麽一通對比下來,你可能會得出結論,丫的,原來小米才是智慧駕駛第一,看吧,這該死的互聯網,到處都是假訊息,到處都是新聞學,到處都是水軍,劣幣驅逐良幣的網路環境,真正搞智慧駕駛研發的老實科技企業居然被那些行銷公司摘了果實,答主說的對,要避免被汙染的資訊流寫入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