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讓晨 石英婧 上海報道
(圖為12月17日晚8點,位於上海市普陀區的哪咤汽車總部大樓以及哪咤汽車全球旗艦體驗中心。楊讓晨/攝影)
2024年年末,上海市普陀區長風公園往西,哪咤汽車總部大樓外墻的「Y」字型車標在夜色中格外顯眼。盡管時間已接近晚上8點,這裏仍然燈火通明,不時有人進出,「2024,勇往直前」的標語懸掛在辦公室內,部份辦公桌桌面很幹凈。
進入2024年,從遲發年終獎到降薪、裁員、停產,昔日的造車新勢力銷量冠軍哪咤汽車逐漸「迷失」。12月初,哪咤汽車董事長、創始人方運舟釋出公司全員信稱,將實施六大改革措施,並且進行「二次創業」。但近來,哪咤汽車的境況仍不容樂觀。據乘聯會數據,今年前10個月,哪咤汽車銷量達到8.57萬輛,較上年同期下降15.9%。並且今年10月、11月,哪咤汽車均未公布銷量數據。
日前,【中國經營報】記者走訪了上海市多家哪咤汽車線下網點發現,有多家門店已經關停,營業中的門店雖能夠接受新訂單,但部份車型需要等待兩周才能提車。哪咤汽車的一位銷售顧問對記者表示,部份門店關閉主要是因為近期公司正在整合業務。
這並不意味著哪咤汽車已經逐步重回正軌。據企查查數據,12月23日,方運舟被浙江省桐鄉市人民法院凍結股權1986萬元,凍結股權標的企業為合眾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截至12月20日,哪咤汽車已有19條股權凍結,凍結資金總額超過5億元。
降薪欠款
(哪咤汽車總部內景。楊讓晨/攝影)
從今年9月中旬開始,作為合作方的徐斌就感覺到和哪咤汽車的合作有些不對勁。「今年就5—8月忙一些,生意好一些,9月中旬業績就開始下滑了。和哪咤汽車工廠的合作從9月中旬開始出現了一些問題,10月突然業績就不行了。」徐斌在位於桐鄉市同仁路的哪咤汽車工廠門口告訴記者,與哪咤汽車工廠合作兩年,到10月底合作結束,哪咤汽車拖欠的合作款項差不多600萬元,「哪咤汽車總共欠款有800多萬元,但之前只打過一筆款,約200萬元。」
「這筆錢原本是應該付給公司老板,然後再用來給我們發薪資的,但現在老板沒有收到款,我們的薪資也沒有著落。」徐斌無奈地告訴記者,老板也和自己一起自11月8日從杭州趕來,到工廠門口討要欠款,但截至11月26日仍然沒有能夠和哪咤汽車的相關負責人見上一面。
和徐斌的情況類似,哪咤汽車工廠的外包安保人員張寧(化名)的薪資也沒有著落。「哪咤汽車沒有付給外包的安保公司款項,因此公司沒有發放薪資。」張寧表示,自己也剛來不久,如果月底還拿不到薪資的話,自己也將離職。而在張寧之前,已經有不少安保人員因為沒有正常拿到薪資而離職。
除了哪咤汽車的合作方外,哪咤汽車的員工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葉華(化名)原本是上海市虹橋天地哪咤汽車門店的一名銷售顧問,今年6月,葉華還在該門店內為記者興致勃勃地介紹哪咤汽車即將上市的新車型哪咤L純電版,但在今年7月,開在虹橋天地臨街鋪面的哪咤汽車門店就突然關閉。
彼時,虹橋天地營運方的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哪咤汽車確實已經從虹橋天地商場處退租,但具體原因不太清楚。
在虹橋天地門店關閉後,葉華所在門店的員工搬至上海市普陀區的另一家哪咤汽車門店,又過了3個月,葉華離開了哪咤汽車。「我們的薪資降挺多的。」葉華無奈地表示,薪水下降是自己離開哪咤汽車最主要的原因。
上海市西郊百聯購物中心哪咤汽車門店的銷售顧問告訴記者,之前虹橋天地的直營門店已經被整合,「原本哪咤汽車在上海的直營門店就不多,現在全上海直營門店還有3家,再加上其他的一些銷售渠道。」
(12月17日,上海市靜安區汶水路一處汽車維修中心還沒來得及更換的哪咤汽車標誌。楊讓晨/攝影)
記者日前走訪發現,哪咤汽車官網顯示的位於靜安區汶水路的風火輪體驗中心已經改為昊鉑汽車,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哪咤汽車從汶水路撤點已經有一個多月。
實際上,今年以來,哪咤汽車一直沒有擺脫和「欠錢」有關的話題。今年3月,有員工在社交平台發帖稱,哪咤汽車未能按時發放年終獎,引來輿論關註。哪咤汽車時任CEO張勇當時釋出微博回應稱,2023年的員工年終獎和業績考核有關,員工的績效考核發放系數和金額在最終稽核確認中,會在3月份發放。
張勇同時表示,2023年日子很難,哪咤汽車也沒有想過降薪、裁員,「可能公司少部份員工不習慣過苦日子,看來有必要把寒氣傳遞到每一個人。」
進入下半年,哪咤汽車再度陷入降薪風波。據本報此前報道,哪咤汽車今年9月、10月的薪資僅發放一半,在10月還進行了全員降薪。其中,年薪100萬元以上的員工降幅達到30%,50萬元的降薪振幅為20%,年薪小於30萬元的降薪振幅則為5%。
彼時,哪咤汽車相關負責人回應記者稱,10月29日,哪咤汽車正式啟動了全員股權激勵計劃,「本次激勵和調薪計劃是為盡早實作公司經營現金流轉正目標的一部份,接下來,哪咤汽車還將實施機構精簡、裁汰冗員、業務聚焦、扁平管理等一系列降本增效的舉措。」
除了欠員工錢,哪咤汽車也拖欠供應商的錢。據哪咤汽車供應商埃夫特日前釋出的公告,就哪咤汽車母公司合眾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分公司合眾新能源宜春分公司因合約糾紛逾期未支付4819.5萬元款項,已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其立即支付合約價款4819.5萬元並賠償逾期付款損失。
一位哪咤汽車的前合作方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大多數的未逾期款項得到哪咤汽車付清的機率都很小,「除非像埃夫特這樣已經逾期的欠款,才可以走法律途徑拿到。」
不過,哪咤汽車方面回應記者表示,公司重視與所有上下遊合作夥伴的關系,並致力於透過友好協商解決可能出現的任何商業分歧。
寒氣爆發
(11月20日,哪咤汽車桐鄉工廠外的停車場,停放著很多哪咤員工的私家車,在外界看來,這是工廠並未停工的標誌。楊讓晨/攝影)
哪咤汽車在2024年年初開始蔓延的寒氣,累積到深秋逐步爆發。
「我是滾蛋了,不是下班了。」11月20日上午10點多,拎著一口袋零食走出桐鄉工廠大門的林強在回答記者問題時臉上寫滿了憤怒和無奈。
「現在桐鄉工廠是讓員工自己看著辦,想離職就離職,和之前爆雷的高合汽車一個樣子。現在哪咤汽車的輿論滿天飛,在網上看到是什麽樣,現實情況就是什麽樣。」林強無奈地告訴記者,對於離職補償,哪咤汽車現在也只是給空頭支票,「具體給還是不給,後續也不清楚。」
林強在哪咤汽車感受到寒氣是從9月開始的。「今年9月,工廠員工的薪資都降了不少,廠裏有小組長的薪資之前還能有7000元左右,現在只有5000多元,緊接著降薪之後還有裁員。」林強告訴記者。
除了薪水的變化外,還有流程上的變化。一位接近哪咤汽車桐鄉工廠的人士對記者表示,10月份到現在,哪咤汽車工廠內的情況較之前幾個月有所變化。「離職員工的餐卡裏還有不少錢,但是不能變現提款,如果不花掉就浪費了,餐卡也沒有其他的消費渠道,只能在超市、食堂使用。」
該人士進一步表示,上述餐卡的消費規則是剛改的,並且離職程式現在也很快,「現在上午提離職,下午就批準,勞動合約到期也不會再續簽。」
盡管工廠人員在裁撤,但哪咤汽車的工廠卻並未停工。桐鄉的多位網約車司機也對記者表示,此前能夠頻繁接到從哪咤汽車桐鄉同仁路工廠往返同勝路研發驗證中心的訂單,但最近這樣的單子少了,不過由於哪咤汽車工廠外停放著大量員工車輛,司機們均表示哪咤汽車工廠應當在正常運轉。
事實上,哪咤汽車桐鄉工廠此前在上演「薛丁格」式生產。「工廠車間仍然在運作。」林強告訴記者,現在哪咤汽車桐鄉工廠並沒有停工停產,但是車間裏現在也不生產汽車,「每天的工作是在做保潔之類的雜活。」
日前一位哪咤汽車內部人士也告訴記者,桐鄉工廠的產能確實沒有全產。另一位接近哪咤汽車的人士則對記者表示,目前哪咤汽車正在試圖透過減少桐鄉工廠產能的方式來恢復南寧工廠的生產。
這一說法得到了方運舟的確認。方運舟11月27日在一檔訪談節目中透露,近期南寧產業投資集團(以下簡稱「南寧產投」)召開供應商大會,為哪咤汽車供應鏈提供金融支持,推動南寧工廠恢復生產經營,帶動國內三大工廠全面復產。
記者註意到,近期南寧產投確實和哪咤汽車動作頻頻。11月18日,南寧產投舉行供應商大會,與會企業包括柳州五菱汽車工業公司以及合肥國軒高科動力電池等在內的數十家供應鏈企業,此次會議的目的正是為推動哪咤汽車南寧工廠恢復生產和經營,保障哪咤AYA、哪咤X等出口車型業務的持續進行。
11月14日,南寧產投已經官宣了與哪咤汽車達成戰略合作的訊息,南寧產投將提供供應鏈金融支持,幫助哪咤汽車全面統籌,組織在南寧基地的原材料采購、生產、物流,KD件出口等業務,助力哪咤汽車海外車型的生產與交付以及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確保其在海外供應鏈的穩定。
目前,哪咤汽車已開始小規模復產。12月12日,哪咤汽車內部人員對記者確認,南寧工廠和桐鄉工廠均有小範圍復工。哪咤汽車門店的銷售人員也對記者表示,購買哪咤L大概需要兩周時間提車,並且還有約1.5萬元的現金優惠。
不過,面對上述訊息,徐斌仍沒有打消心中的疑慮。「如果哪咤汽車融資成功有資金,為什麽會沒有錢給員工發薪資和給供應商、合作方回款?」著急拿回欠款的徐斌在和記者談及此事時語氣很激動。
出海破局?
各方面的因素疊加影響,哪咤汽車開始加碼海外市場尋求突圍。
東南亞和南美正在成為哪咤汽車的出口方向。據哪咤汽車方面提供的資料,截至目前,哪咤汽車規劃了7款海外產品,覆蓋40多個國家及地區。今年上半年,哪咤汽車出口銷量17687輛,同比增長154%,位列新勢力車企出口量第一。
其中,泰國是哪咤汽車的主要海外市場。自今年7月在泰國推出以來,哪咤X在泰國已交付超過1400輛,並在10月登陸泰國純電SUV上牌量排名第一。同時,哪咤汽車全系位居泰國新能源乘用車上牌量第二名,環比增長55%。
但泰國可能並非是個出海的好目的地。東海證券研報分析認為,不考慮出口量,2023 年泰國本土的汽車市場銷量規模僅 77.58 萬輛左右,約為中國汽車市場的三十分之一。
「泰國汽車市場內銷規模限制了自主車企在泰國新能源市場的‘蛋糕’大小,而以泰國作為出海‘彈板’出口全球又需要時間布局,因此短期內無法取得規模效益均攤成本,而前期的建廠、渠道建設等環節又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因此對整車廠應對資金壓力的能力有較高要求。」東海證券方面表示。
不過,哪咤汽車也在開拓馬來西亞、印尼以及巴西等市場。11月21日,哪咤汽車方面宣布,計劃2024年內在印尼完成超過20家門店的設立以及哪咤AYA和X在巴西開啟預售,並且計劃2025年一季度在巴西落地10家門店。
「公司預計未來6—12月將迎來海外收入的快速增長,2023年占比將達到30%左右。未來5年公司規劃要做到海內外市場齊頭並進,海外銷量占據總銷量的50%。」哪咤汽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值得註意的是,哪咤汽車在包括泰國在內的東南亞市場也並非一帆風順。據東協新車評估計劃(ASEAN NCAP)12月9日釋出的評估結果,哪咤汽車面向東南亞的主力車型哪咤V在碰撞測試中獲得零星評價。該組織特別指出,這是2021—2025協定下第一個獲得零星評級的車型。
(12月9日,哪咤汽車在ASEAN NCAP中獲得零星評價。ASEAN NCAP 網站/圖)
具體來看,該車型在碰撞測試中總得分為28.55分,其中成人乘員保護(AOP)類別得分7.89分,兒童乘員保護(COP)類別得分13.51分,安全輔助(SA)類別得分7.14分。同時,該車型在正面撞擊和頭部防護部份的細分評分都為0分。
不過,此前哪咤汽車方面表示,正著力推進重大戰略調整,包括透過精簡架構與聚焦核心業務,進一步提升營運效率,「將大幅壓縮整合一、二級部門,最佳化管理層級,同時強化對包括大模型在內的新型AI工具的運用,預計本輪調整後人效將提高40%,組織營運效率提高50%,相關營運費用大幅降低50%以上。」
哪咤汽車也為此次戰略調整留下了3個月的視窗期。「此次戰略調整後,哪咤汽車將配置更多資源專註海外市場拓展,同時在國內聚焦優勢車型的永續營運,確保每一筆投入都能產生切實的報酬,力爭2025年2月實作經營現金流轉正。」哪咤汽車方面表示。
戰略搖擺
在機構精簡、裁汰冗員的同時,和產能相對應的銷量,哪咤汽車也沒有像往常一樣按時披露。
今年前10個月,哪咤汽車在每個月月初就會釋出上月的銷量數據,但進入11月後,銷量的公布戛然而止。在11月將要結束之際,哪咤汽車也沒有對外公布10月的銷量數據,加之諸多負面輿論纏身,在外界看來彼時的哪咤汽車境況似乎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公司沒有義務每月必須要向外界官宣銷量數據。」哪咤汽車相關負責人回應記者稱,銷量情況可以參照乘聯會的每月銷量,「以此為準。」
據乘聯會銷量數據,今年10月,哪咤汽車母公司合眾汽車的總體銷量為7208輛,較上年同期下降11.21%,環比下降20.16%;前10個月累計銷量達到8.57萬輛。
哪咤汽車曾有過輝煌的成績。2022年,哪咤汽車全年銷量達到15.21萬輛,成為當年造車新勢力中的銷量冠軍。但進入2023年後,哪咤汽車的銷量接連下滑,全年交付量為12.75萬輛,同比下滑16.16%,成為唯一一個全年目標完成率僅50%且交付量同比下滑的造車新勢力。
昔日新勢力銷量冠軍何以至此?在業內人士看來,在競爭近乎白熱化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哪咤汽車沒能建立差異化的心智認知。
相關資料顯示,哪咤汽車目前有6款車型在售,既有純電,又有增程;既有轎車,也有SUV,同時還有跑車,價格則在6萬—23萬元。
據乘聯會數據,今年10月,哪咤汽車銷量最好的車型為哪咤X,銷量達到2368輛,同時這款定位為緊湊型SUV的產品也是今年以來哪咤汽車所有車型中銷量最好的,累計銷量達到2.7萬輛。
而哪咤汽車2023年釋出的跑車產品哪咤GT在今年的表現最差,今年前10個月累計銷量僅為1309輛,10月銷量僅為1輛,均為哪咤汽車各產品銷量倒數第一。
「哪咤汽車的核心問題是沒有找對品類的發展趨勢。」裏斯品類創新戰略咨詢汽車行業負責人、高級顧問趙春璋告訴記者,哪咤汽車最輝煌的時候處於新能源汽車發展初期,這個階段競品少,嘗鮮者居多,因此有「特色」的產品都會有一定的銷量,「但隨著純電動逐步進入大眾市場,競爭加劇,能否把握住未來主流的需求,能否建立差異化的心智認知,決定了品牌未來的發展。在這一點上,哪咤是缺失的。」
「自身的戰略也多次出現搖擺,既有運動型的轎跑,又推出經濟型的車型,哪咤始終沒有成為某個有價值的品類的代表,也沒有基於此打造出真正的爆品,所以隨著競爭加劇逐步被淘汰就不足為奇。」趙春璋進一步表示。
實際上,對於哪咤汽車銷量下滑的問題,今年年初張勇曾透過社交平台進行過反思。彼時,張勇表示,2023年哪咤汽車銷量下滑的原因有很多,「新老產品切換時沒有銜接好,節奏亂;新產品上市定價過高,下半年雖然調整到位,但喪失了先機;虧損的產品線大振幅調低產量;傳播方式老舊,有好的東西說不出去,行銷總部集權且管理力度軟弱。」
2024年即將結束,回望年初的反思,哪咤汽車讓人記憶猶新的改變,僅剩張勇在微博對今年以來車圈「企業家IP」流量追捧事件的評論,以及今年廣州車展上哪咤汽車展台的「哪咤沒事」咖啡。
在張勇離職後,方運舟已全面接管哪咤汽車。方運舟表示,實施包括公司組織最佳化重組、推行全員持股計劃、變革組織機制、戰略業務聚焦和走向海外等6項改革措施。
但受銷量、裁員、產能、股權凍結等多方面因素困擾,外界對於哪咤汽車的改革以及是否能夠順利IPO懷有質疑。哪咤汽車招股書顯示,2021—2023年,哪咤汽車的虧損已經累計超過183.73億元,加之今年銷量表現不佳,同時面臨和諸如包括埃夫特在內的供應商的法律糾紛以及股權凍結等情況,這種質疑更加嚴重。
「沒辦法,只能繼續追討。」12月26日,離哪咤汽車承諾的回款日期11月26日已過去一個月,徐斌無奈地告訴記者仍然沒有收到欠款。
2024年年末,記者在哪咤汽車桐鄉工廠現場曾看到,在工廠鐵柵欄內的場地上,停放著大量各中顏色的哪咤新車,一眼望不到頭,沒有人知道這些新車最終將會駛往何處。
隨著新勢力車企洗牌加劇,威馬、高合、極越相繼倒下,「多米諾骨牌」下一個會傳導到哪家車企,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