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89年前的今天,人類發明了海陸空汽車,效能強悍,為啥沒量產?

2022-07-12汽車

難以置信,89年前的今天,1933年7月12日,人類就發明了海陸空全棲式汽車。

而且,它還是三輪的。

那麽,它為啥沒有流行起來呢?

發明這個奇葩汽車的人,叫巴克敏斯特·富勒。

他在甲午戰爭結束那一年,生於美國馬克諸塞州。

這是個商人家庭,思想活躍而解放。

家族所有男人,都是哈佛大學畢業。

但他從小視力很差。

4歲之前,他的世界一直是模糊的。

直到戴上眼鏡,才第一次看到人的臉型、天上的星星、樹上的葉子;

他的樣子也怪:

頭大,身高卻不到1.6公尺,兩條腿也不一樣長,像個奇怪的侏儒。

對此,他自己也很郁悶,「我是大自然的畸形現象」。

畸形的長相,讓他與世界格格不入,拒絕接受別人的思想和規則。

他並不好好學習,2次被哈佛大學除名。

一戰參加美國海軍後,發明了一個海上救援設施,由此進入海軍學院學習。

在這裏,他學習了機械、航海、通訊、材料科學等,奠定了日後研究的基礎。

退休後,他並與嶽父合開了一個新型材料建築公司。

但由於經營不善,公司倒閉了。

禍不單行,翌年,他4歲的女兒因腦膜炎去世。

32歲的他,陷入人生低谷,在密西根湖畔準備自殺,這樣,家人就能從他的保險金中得到一筆賠償。

然而,就在他準備跳湖時,他突然發現自己仿佛懸在了幾米高的半空中,周圍是白光球體包圍。

一個聲音對他說:

「你沒有權利自殺,你不屬於你,你屬於宇宙。」

這個幻覺般的故事,是他多年後成名後對媒體透露的。

聽起來,好像他被外星人醍醐灌頂了一下。

但我想,應該是一種抑郁式的幻覺。

不管怎麽樣,他在湖畔自殺未遂,並獲得新生。

並轉而搞科學實驗。

1880到1920年,美國城市化高速發展,人口從4900萬,飆升至10600萬。

住房問題隨之而來。

富勒和朋友們一起,提出了一個新的設計理念:

Dymaxion,音譯:戴美森。

這是一個他們自己新造的詞,由dynamic(動力)、maxium(最大最多)和tension(張力)3個詞組成。

意思是,用最少的能源做更多的事情。

簡言之: 少費多用

比如戴美森房子,為了應對住房緊缺,他設計了一種可以大批次生產的房屋:

用六邊形平面組合搭建,主要建築材料用輕質鋁,預制好材料到位後,1天可以搭建起來,還通風采光。

這種房子,可以吊起來送到北極使用。

後來二戰中美國軍方訂購了大批訂單。

最引人註目的他設計的戴美森汽車:

3個輪,車長約6公尺,可乘11人。

前面2個車輪驅動,後面1個輪管方向。

3個車輪均可以90°轉彎,以方便停靠車輛。

這還不是最牛的。

最牛的是 它的造型,宛如一顆橫著飛行的水滴。

據說這樣為了更好地降低風阻——但我實在不明白,如果真要降阻,可以小頭朝前嘛,可它是大頭朝前。

或許,這與它的發動機前置有關吧。

其實,這造型還不是車輛最最牛的地方。

最最牛的, 是他準備把它設計成海陸空全棲的駕駛艙。

車輛上方,裝有潛水鏡。

下一步,它還準備再給它裝一個噴射式發動機,和一對飛機的機翼。

這樣,戴美森汽車,就可以在空中飛、在水裏遊了。

這輛戴美森,在陸地上跑的時候,輕而快,最高時速180公裏,油耗還小,百公裏7.8個油。

絕對優於同時期其他普通車輛。

為啥快?

因為它全身由輕質鋁制成,搭載的是福特v8發動機!

8個缸,3個輪,還輕,咋不快?

令人嘆為觀止的是,其獨特的轉向設計,可以讓它原地180°轉圈圈。

實在是牛逼克拉斯!

此車是在1933年7月12日,他38歲生日時開發的。

這怪物,像外星人來了一樣,一上路,就引來眾人的好奇圍觀,走到哪裏都風頭十足。

然而,不幸的是,第一輛戴美森汽車,只駕駛了3個月,就遭遇了交通事故,司機被撞死了。

交警查明,原因是在另一方的肇事車輛。

但很明顯,戴美森的速度太快,鋼架太輕,是致司機死亡、乘客重傷的重要原因。

此車一共造了3輛,其中2輛先後都出了事故,投資者不敢再對其批次生產了。

最後一輛,在幾十年後人們為了懷念他,又對車輛進行了復原。

人們懷念他,是因為他的設計理念,超越歷史幾十年,提出了「少費多用」理念。

這在倡導綠色低碳環保的今天,是多麽偉光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