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解讀,默默潛行,潛龍勿用

2022-07-12汽車

聲明:文章觀點僅作十年群YY吹牛自嗨記錄,不作投資建議。

這是馬斯克接受采訪時的情況。馬斯克的意思是,到2030年,原來的豪言壯語是生產2000萬量,現在對這個觀點做一個修正,這不是目標和承諾,而是願景,他認為有可能實作,對不?既然產多少能賣多少,為什麽不能實作2000萬量說破天,還是產能限制發展,那產能為什麽不能如馬斯克意說破天,還是產能限制發展,那產能為什麽不能如馬斯克意德國和美國工廠,馬斯克是不敢指望挑大梁的,所以最關鍵的還是中國政府是否給予特斯拉這麽多產能。


主動權不在馬斯克手裏,雖然馬斯克非常迫切需要產能提升。

現在新基地不讓建,產能只能從代工或者合資兩天路獲取。

所說的機會是什麽?

中國是一個重要的市場,但長期可能占據市場的25%-30%。

65.8w眾泰產能,老馬沒理由看不到也沒理由忽視。

我的理解是中國地區長期的特斯拉銷量,會占據特斯拉總銷量的25%-30%,那特斯拉在中國的占比會是多少?2000*(25%-30%)。

潛台詞還有的就是,為什麽只有25%-30%或者為什麽會有25%-30%,以什麽標準得出的預估。

肯定是考慮了一些因素,排除了一些可能得到的肯定是考慮了一些因素,排除了一些可能得到的。

如果2030年就能生產2000萬,25%就是500萬量知道什麽概念嗎?是中國市場占據特斯拉總份額,沒有包括出口。

馬斯克吹過的牛逼都實作了,行不行我們不考慮我們打個對折。250萬這其實強烈預示了一個猜想馬斯克把16萬的特斯拉算進去了所以,馬斯克的話裏面,一直有不確定性,最終的解,就是那款車。有了16萬的特斯拉,才會有2000萬的未來產能。才會有25%的占有率。

我們不會在中國新建工廠,他會把精力放在美國和德國工廠。

這一點其實沒什麽好多說,只能說,馬斯克非常願意在中國新建工廠,但是目前他沒有機會,我們眾泰股東都知道,全國幾乎所有的城市都希望特斯拉過去,但是現在馬斯克明說了,他不會再在中國新建工廠,還不夠嗎?還記得青島沈陽廣州鄭州這些碰瓷的烏龍嗎?

特斯拉可能會做一台比model3更小的車,這種表述只說明,這款小車的上市,不會是技術問題,不會是市場問題,不會是成本問題。 只會是產能問題,準入問題。因為特斯拉美國工廠和德國工廠,有3-Y-皮卡等著做,並且這款小車售價便宜,成本控制要求更為苛刻,所以只有中國能做。

特斯拉收購其他車企機率非常低,我們鐵泰都記得,曾經馬斯克說,希望友好收購一家工廠,現在已經變成了機率非常低。

這不是壞訊息,我恰恰認為是好訊息。在特斯拉中國區產能沒有得到解決的前提下,特斯拉既不能新建基地,又無法收購車企,那就只能合資或者代工,設想一下,政府知道他要造16萬車型,如果放任其收購一家產能可觀的車企,對中國其他車企意味著什麽,這就得站在高層角度來看,不是只有特斯拉活得好就行。

不讓馬斯克收購,限制新基地建設。都是為了阻止特斯拉野蠻生長。代工特斯拉擴張是可控的,讓特斯拉控股完全自主,擴張將是野蠻的,對國產新能源是淪陷性打擊。但是又要留下特斯拉,我們要特斯拉的技術和工藝。所以最佳其實是合資,中國控股的合資。

我前面說過,我們需要靠民營車企,吸收特斯拉的技術工藝,未來反哺三巨頭那些龐然大物,如果放任特斯拉野蠻生長,等一汽上汽東風想發力,已經沒有空間了。

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麽一汽不直接合作特斯拉?中美關系,政治考量。所以必然是民營企業,不會是國有企業。

很多人說,為什麽要死盯著特斯拉,特斯拉已經沒有了。這些就是我認為特斯拉依然存在的理由。如果說肯定沒有特斯拉,應該一二三說個道道出來。

這些東西需要在認清特斯拉後,自己去關聯君趣關聯眾泰是否合理。

這就是國家級別的規劃,發改委是大導演。

所以說(眾泰重整)是政治票,如果不是政治票,請說服一個問題,為什麽三巨頭在新能源賽道沒有大動作,反而比亞迪可以全力以赴。叫的上號的車企寥寥無幾,上市公司更少。哪一個上市整車廠,可以被無視和糟踐?

觀點來自7月11日十年群YY吹牛自嗨分享會,感謝@奔啵爾霸 觀點,感謝@完顏完顏友貝勒wanggiya圖片資料。